肖小儿中医馆(医案):肖正安(肖小儿)如何治疗小儿发热
肖小儿24小时治疗小儿发热
肖正安教授在临床诊治中以“医咳不止咳、治泻不止泻、急惊清心胆、祛因治高热、诸病皆护胃、辨证效自捷”为临床指南,注重辨证、审因求治以治其本;在临证用药中以“药取稳妥、效求神速”为座右铭,即儿科诊治遣方用药要平稳,慎用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及剧毒药物,但又要见效快,不能延误病程,故在临床上,对高热患儿要求最快4小时退热,一般8~12小时,最迟不超过36小时,且不再反复,若服药后36小时发热不退者,自己均作无效论。可见肖老先生对小儿发热的认识及治疗有其独到之处。
小儿高热,是以肌肤灼热,体温高达39℃以上为主要特征的儿科常见证候。
在儿科的急症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范围甚广,无论外因或内因所致的许多急性病证,几乎都有高热的症状出现,所以王肯堂《幼科准绳》说“小儿之病,唯热居多,……凡病鲜有不发热者。”而“热之始发,必有所因。”肖老先生认为小儿高热的病因虽然复杂,机理各异,但除去时疫疠气与局部感染外,总其大要,不外乎外感与内伤。其发病机理,不外营卫不谐,阴阳失调,外邪入侵,正邪相争。六淫之邪皆从火化,均可发热。
小儿肌肤疏薄,腠理不密,卫外不固,若将息失慎,护理不周,则外感六淫致病,六淫之邪,从火化者,均有发高热的可能。即系风寒外闭,玄腑不通,毛窍闭塞,亦可发生高热;暑月炎天烈日,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水升火降,时当长夏,湿令大行,小儿处此交变之中,已失天和,再失将养,暑邪感于外,生冷戕于中,暑湿相合而感暑湿之患,故日暑多挟湿。暑之为病,有动而得之,伤阳暑者,暑邪伤气,火灼津伤,心火亢极而发热;有静而得之,伤阴暑者,阴寒协迫,皮肤闭而为热,实则暑天之感寒而发热;长夏濡暑,湿邪内蕴,郁闭不宣,湿化为热,湿热郁蒸,亦可发热。
内伤乳食,脾失健运,郁蒸为热
小儿脾常不足,易为乳食所伤,如因乳食不节,生冷过度,伤害脾气,脾虚不运,水湿不化,郁蒸为热,湿热郁遏,可致高热不解;小儿由于过食辛辣香燥炙煿之物,辛辣走窜,香燥动火,或服温热峻补,助火升阳,阳火升动,熏发于外,均可致壮热不已。
蜀地气候饮食易生湿热
另外,肖老先生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及医疗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儿童顽热湿病多”。成都地处西南、又为盆地,气候多温暖潮湿,湿热为多;蜀地饮食习惯偏辛辣,易生湿热,常内外相引而成为儿科疾病的多发致病因素。加之医疗大环境的改变,形成了动则输液的医疗怪圈,而很多液体的主要成分为葡糖糖,中医称之为甘味之品。唐代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云:“脾者土也,生育万物,回助四旁,善者不见,死则归之……四季运转,周而复始。”《内经》有云:“过甘伤脾。”如果大剂量葡萄糖输入体内,显然有碍脾的运化转输,脾伤则湿停,且小儿是“纯阳”之体,易从热化,湿热相聚,于是小小的感冒发热就容易转变为难退的高热顽热。
审因求治,辨证分型
所以,在小儿发热的治疗上,肖老先生强调审因求治,首辨表里,再辨寒、热、虚、实,详其病因,遵循“辨证施治”的中医治疗精髓。肖老先生提出,大烧大热,大热大渴者,当用寒凉,泻火解毒,若非实证实热,则不得轻用清泻,如吴鞠通说:“小儿之火,惟壮火可减,若少火则所以赖生者,何可恣用苦寒以消之哉”,又如《幼科全书》所云:“凡小儿有病皆热,证既不同,治亦当异,须明虚实,不可妄施汗下”。故肖老先生在临床治疗上,辨证精确,祛因治疗,方得速效。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