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之瑰宝中医馆:(医案)中医药治疗足跟痛
中医药治疗足跟痛
某男士, 50+岁。足跟痛1年。
【症状】久站久走容易诱发加重,伴腰酸,平素怕冷。
【四诊】胃纳佳,二便调,睡眠可。舌淡,苔薄,脉沉。
【诊断】腰痛 肾气不足证。
【治疗】予以金贵肾气丸加减。
【处方】熟地15g 山萸肉9g 山药20g 补骨脂10g 仙茅10g 川牛膝15g 延胡索15g 赤芍10g 巴戟天10g 威灵仙15g 王不留行10 g 甘草6g
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剂分两次饮。
【效果】七日后复诊,足跟痛缓解,改丸剂口服2个月,好得挺快的。
什么是足跟痛?
脚跟痛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女性较男性多见,是由于急慢性损伤引起。
本病发生机制有二:一是因为劳累过度使足跟部筋骨损伤而引起疼痛;二是肝肾亏虚是造成足跟痛的重要因素。肝主筋,肾主骨,肾之经脉绕足跟而行,中年以后肝肾不足,肾虚无以生骨,肝虚无以养筋,筋骨随之退化而发生疼痛。
多见走路或运动时,脚跟踩到或撞击到硬物,或用力过猛脚跟着地等,甚至站和走得太久,都会引起疲劳性损伤。 如经久失治,往往在脚跟下方(跟骨结节处)发生骨质增生,形成脚跟骨刺,影响走路,为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 近十多年来发现许多患者都很年轻,他们都否认脚跟有过明显外伤。
起病比较缓慢,一般多为一侧发病,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病史,足跟部疼痛,晨起后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重,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过久又加重症状,特别是行走高低不平路。其特点是足部不红不肿,根骨的跖面和侧面有压痛,若根骨刺较大时,可触及骨性隆起。X线片可显示骨质增生,但有时与临床表现不成正比。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