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之瑰宝中医馆:(医案)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骨伤科临床经典医案
壹
病例
李某,女,58岁,退休职员。
【主诉】:腰背痛2年余。
【病史】:腰背酸痛,时轻时重。晨僵现象明显,四肢沉重乏力。50岁绝经,服过大量“盖中盖”等,无明显效果。
【查体】:轻度驼背,腰活动轻度受限,脊柱广泛压痛,直腿抬高试验(-)。脉沉弦,舌质淡,苔薄白。
x线检查:脊柱(胸腰段)后凸变形,各椎体呈鱼尾状改变,骨质疏松。
【诊断】:骨质疏松症。
【辨证】:骨痿(肾虚髓减,脾弱精衰,故骨失充养而致骨质疏松)。
【治则】:补肾、益脾、壮骨。
【方药】:骨金丹。
淫羊藿25g,肉苁蓉20g,鹿角霜20g,熟地黄20g,鹿衔草15g,骨碎补15g,全当归15g,生黄芪20g,生牡蛎(先煎)50g,川杜仲15g,鸡血藤15g,陈皮15g,制黄精15 炒白术15g,淮山药15g。
水煎服,日1剂,嘱服2周。
贰
复诊
【复诊】:患者自述,服药2周,症状有些减轻,惟睡眠欠佳,多梦。遂于前方加夜交藤30g,生龙齿(先煎)20g。
嘱再服2周。
叁
三诊
【三诊】:患者自述晨僵、腰背酸痛明显减轻,步履较前轻松、有力,睡眠好转。
仍按前方继续治疗月余,后服健骨宝胶囊两月余而收功。
按语
本病的真正原因,是肾虚内在因素为根本,风寒湿邪以及小外伤的侵袭、积累为外因。然本病虽属先天之肾气虚,本在先天,日久势必影响后天之脾胃,运化失职,营养补给不充,出现气血虚衰的见症。故其标在脾胃,遵循“标 本兼治”的原则,在补肾益精的同时,必须兼理脾胃,以求全功,是治法之大要也。
本病例系一绝经后之妇女,其病因乃属本虚标亦虚之候。 故治以自拟方“骨金丹”,药用淫羊藿入肝、肾经 补命门,兴肾阳,益精气,以“坚筋骨”也,主腰膝酸软无 力,肢麻、痹痛,为君药。合臣药肉苁蓉、鹿角霜之入肾充 髓,补精、养血、益阳,与君药相配伍,其强筋健骨之力益著。
配熟地黄之滋肾阴健骨,骨碎补、鹿衔草入肾补骨镇痛 当归之补血、和血,黄芪、牡蛎、杜仲益气敛精,盖有形之血 赖无形之气而生,故久病或年老体衰,气血不足,精少、力 疲、骨痿筋弱者,于此将会获得很大裨益。加入鸡血藤之活血、补血、通经活络、止痛,以取“通则不痛”之功。黄精 、白术、陈皮,以益气补精,健脾和胃,且可拮抗本方滋补药腻 膈之弊,皆为佐使药。以上诸药相伍,有补命门、壮肾阳、滋 阴血、填精髓、通经络、健脾胃、坚筋骨之功效。
本方药临床应用三十多年,疗效可靠,无任何不良反应。但仍须在辨证、审因、论治的基础上,加减变通。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亦称骨质缺少症,是一种骨代谢性疾病。基本特征是骨组织体积减少,而不是骨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也就是单位体积的骨小梁减少或变细,骨皮质变薄,骨化学组成即骨内矿化物和骨基质的比例正常,骨折感性增高。本病不是个独立的疾病,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根据不同病因本病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及继发性骨质疏松两大类。本章讨论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或绝经后的妇女,是老年人腰背痛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国外文献报道凡年龄大于5060岁的男性和大于40~50岁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国内郭世绂(1983)报道100例,年龄多在50-70岁间,男女之比约为1:2。
因此,本病又有“增龄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等名称。中医学典籍对本病虽无系统的论述,但从其临床表现及骨结构改变上看,可归属于中医“骨痿”、“腰背痛”等范畴。《素问·痿论篇》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髓减,发为骨痿。”腰脊不举就是腰部不能挺直过伸,此与骨质疏松症主要特征“圆背”畸形腰脊不能挺直是一致的。
▼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要点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要点如下:
(1)年龄在55岁以上。
(2) 腰背痛或周身骨痛、疲乏无力。或兼见椎体压缩、股骨上端骨折(骨折率44%)。
(3) X线片最早在椎体、肋骨、骨盆及股骨上端发生改变。一般认为骨的钙质丧失达到该骨总钙量的25%左右时,X线片上才有明确的骨脱钙表现。椎体表现为密度减低或呈双凹形,即鱼尾状改变,常有一个或几个椎体成楔形。
(4)实验室检查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多正常,尿钙稍增加。
老年性脊柱骨质疏松症椎体凹陷成鱼尾状第三节。
脊柱骨质疏松与普通腰背痛的鉴别:
【脊柱骨质疏松】
脊柱骨质疏松与营养、吸收、内分泌有关,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及老年人下腰部较多见,下腰段次之,青中老年均有,广泛, 有特定部位 ,椎体压缩 。脊柱畸形,X线片无异常 。
【普通腰背痛】
常有外伤或劳损 ,青中老年均有, 腰段最多见,广泛,较多见,可为多发性。 骨折后有后凸及侧弯椎体,骨密度减低,双凹及楔变。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