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致中堂:纯中医治疗肝癌医案二则
纯中医治疗肝癌医案二则
医案一
患者某某,男,47岁。2018年体检查出乙肝,甲胎蛋白偏高,遂去住院治疗,治疗后得到控制。2018年12月份,突然自觉胁下隐隐作痛,持续一个多月,去医院检查。西医检查:肿瘤标志物提示:甲胎蛋白高达300+,癌胚抗原偏高,糖类抗原升高,1月9日经湖南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切片检查后确诊为肝癌。当时医生建议做西医治疗。病人及家属拒绝。于2019年1月29日经介绍来馆就诊,当时全身面目发黄,眼睛黄,精神萎靡,无力,心胸下窝疼痛,喜温喜按,四肢凉,腿无力,不爱喝水,不喜油腻,晚上大汗淋漓。平时性格急躁易怒。
一诊处方:黑附片15g ,干姜20g,当归片20g,鳖甲15g,木香8g,丹皮10g,桂枝15g,山萸肉40g,茯苓15g,泽泻 15g,盐车前子10g,川牛膝20g,山药20g,熟地20g,白花蛇舌草30g,七叶一枝花6g,败酱草20g,硫磺1g,酸枣仁 20g,知母10g,炒白扁豆20g,北沙参15g,太子参10g,大云片20g,淫羊藿 10g,大腹皮 8g,白芍15g。10剂,煎水内服。
2月10日二诊,胁下疼痛稍有缓解,面目黄已消退。
二诊处方:在原处方基础上+鸡血藤30g,细辛10g,黄芪 20g。再服15剂,煎水内服。
2月25日三诊,维持原处方不变,再进20剂。
3月1日,患者家属反馈,症状全无。西医肿瘤学检查诊断,所有指标均已恢复正常。
医案二
患者谭某某,女,70岁,2018年12月6日因剑突下疼痛2周,再发加重2天,前往医院住院检查。当时实验室检查显示,甲胎蛋白偏高,糖类抗原偏高。腹部MCT提示:1.肝左叶胆内胆管多发结石。2.胆总管上段管壁增厚伴胆道高位梗阻,原因待查,新生物?其他?建议进一步检查。3.双肾囊肿,左肾结石。4.双肺慢性炎症。12月13日病理切片检查,肝内胆管有结石,局部病灶见癌组织,肝离断面未见癌残余。CT显示:1.“肝左叶,尾状叶及胆囊切除术后”改变,腹腔积液,积气。2,双肾囊肿,左肾结石。3.双肺慢性炎症。4.双侧腹腔积液伴双肺下叶膨胀不全。病人及家属拒绝西医治疗。
于2018年12月21日邀请焦师去医院看诊,当时面色青,萎黄,全身无力,伴有低热,胃口不好,夜尿多,盗汗,舌苔白腻。
一诊处方:
黄芪20克,当归20克,桂枝10克,甘草6克,陈皮8克,白术30克,人参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五味子10克,茯苓20克,远志10克,建曲15克,炒麦芽15克,炒山楂15克,盐补骨脂10克,淫羊藿10克,大云片15克,鳖甲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15克,酸枣仁15克。5剂,煎水内服。
12月31日二诊,正气稍复,能吃下米粥,夜尿次数减少。
二诊处方:在原方基础上加砂仁10克,乌药8克。服药60余剂。
5月24日,去医院检查显示:甲胎蛋白,糖类抗原指标均以恢复正常。CT结果显示:
1.“肝左叶,尾状叶及胆囊切除术后”改变,术区局限积液,积气现已基本吸收。
2.双肾囊肿,左肾小结石,同前。
3.双肺散在炎症,炎症较前减轻。原双侧胸腔积液现已基本吸收,双下肺现已基本复张。
焦师云:
1. 肝癌属本虚标实,肝体阴而用阳,肝肾同源。我们要从这个基本理论中寻找治法,首先因为肝体属阴,故在治疗中要调补肝肾阴虚,临床中常以一贯煎,六味地黄丸等来滋肝肾阴虚,从而恢复肝脏体阴之本质。另外,肝癌肿块属于肝阴实,所以临床上又用附子,硫磺等药物,采取温通兼活血化瘀的方法来解决肝阴实肿块的问题。
2. 见肝之病,知肝犯脾。我们在治疗时要知道疾病的传导方向,从而阻止疾病的传导,因此我们在治疗肝癌病人时,时刻要记住益气健脾。
3. 肝癌病人一般肝虚络脾,所以,在治本的基础上,不要忘记通络,久病伤络,这种通络的方法,要采用动物类有情药物,另外在通络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根据病人的体质来治疗,攻补兼施。
4.肝癌本身是癌毒,其癌毒是由痰,湿,热,是癌症发生的基本因素,故我们在治疗中一般采用清热解毒,化痰祛瘀,利小便为其主要治法。
5. 肝癌的黄疸和腹水的治疗,首先,黄疸的处理要依据将黄疸分为阴黄阳黄,间黄来选方用药,并且处方茵陈的用量要大,对于腹水的处理要采用药在分清阴阳的基础上采取药,针,灸三法的基础上大胆的选用一些甘遂等中病即止的药物。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