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馆内制剂

东营经开区正和堂: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的灵魂

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的灵魂

东营经开区正和堂: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的灵魂

张老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无一为张氏杜撰,皆系古典医籍中所载之常用方法,张氏取其多用、且义界清楚、术式易于厘定者,进行归类整理,反复推敲而成。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是针灸技术的高、精、尖部分,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针灸医生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笔者有幸拜于张老师门下,听其教诲,耳闻目睹,略有所悟,现将张老师单式手法中的重点部分介绍如下。

1.循摄

“循而摄之,行气之法。”根据《金针赋》“循而摄之”,张老将循、摄并用。循摄在临床上同时应用的方法是以指头与指甲同时在经穴上叩击,由腕踝关节,向上直至肩、髋关节,叩击速度要快,要有一定的力度,要把叩击力量向内“震”。叩时以医者腕关节为轴,三指要并列齐叩,与经呈平行状,以其中一指(多用中指)叩击在大穴上,如此1~ 2次,每次约2~3 s,在针入穴后,得气欠佳时用此法。力度要视病人体质与经气情况而定,一般用于肢体上。循摄同时应用,可激发经气,进而使气至病所。要注意循摄后必须立即运针,两者衔接要紧密,两者脱节或速度慢时多无效。

张老的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中,“揣爪循摄”为第一序列,“揣”为找穴,“爪”为宣散气血,使进针无痛。针刺得气后使用的循、摄与进针前的揣、爪用的是同一指法,即揣与循同用指腹,爪与摄同用指甲,所不同的是“揣爪”是用在穴上,是在进针前,“循摄”是用在经上,是在进针后,其目的是激发经气。

从整体程序上看,先有揣爪来激发,继之有进针来激发,随后又有循摄来激发,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从不同侧面来激发经气,才能使经气充盈于穴,进而充盈于经,随之用针来整合将经气送至病所。这套程序既有经络理论依据,又是具体的手法所连成的一个激发系统,与历史上的手法叙述和诠释相比,与经络理论的应用相比,确实达到了精微的程度。

这是一个系列操作,其中有手法组合程序,有力的作用部位,为了使这个程序能很好地实现,又要有速度的要求,还要有医患间亲密无间的合作与心理的沟通。汉代名医郭玉曾说:“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心手之际,(心)可得解而(口)不得言也。”这是说明经气之变化至微,因而控制的手段就必须至巧。张老循摄手法的运用为针灸临床提供了提高气至病所率的有效手段。

2.盘法

“盘法”是将针刺入腹部腧穴得气后,按倒针柄,手持针尾,将针向一个方向盘转(每盘360°)的手法。本法适用于腹部柔软处的腧穴。盘时用拇、示、中三指捏住针尾,以腕为轴进行左右盘针,盘时要扳倒针身,针体须弯,然后才能盘。向左或右盘,每盘3~5次,有时左右交替,进针的深度必须达25 mm以上,否则不能盘。盘针时必须掌握好分寸,盘法是在腹部行针时唯一可以加强得气的手段。

明代汪机在《针灸问对》中说:“如针腹部,软肉去处,只用盘法。其盘法如循环之状,每次盘时,各须运转五次,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泻,故曰盘以和气。”

盘法是腹部用针治疗胃肠病、妇科病、泌尿科疾病有效的手法。

3.搓法

“搓法”是一个最重要、最关健的单式手法,是凉热手法的根基。将针刺入后,向一个方向连续360°的转针,如搓线之状,故名搓针。张老主张在行手法特别是行搓针手法时必须速刺进针,力贯针中,力在针尖,针伴力入。

“搓,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故曰搓以使气。”古代理论虽明示不可肌肉缠针,但没有提出具体方法。临床的实际情况是针连续向一个方向搓,往往在得气后有一二个或几个360°就必然导致肌肉缠针。为解决这一难点,张老提出了“实搓”与“虚搓”两个概念。

实搓是针转360°,虚搓是指搓摩针柄而针体不转,但是此时仍有一种搓摩针柄所致之环形力量沿针体传入到腧穴中。张老说实搓好比显微镜上的大螺旋调节;虚搓则好比显微镜上的小螺旋调节。实搓与虚搓交替,能实搓则实搓,不能实搓则虚搓。搓针成功的标志是张老在搓针手法方面的又一个贡献。

“捻之不转,提之不出,插之不入,气满自摇。”一次成功的搓针,搓后腧穴内经气充盈,可将针体紧紧吸引住。针不是一丝不动,而是可动一丝,绝不可以肌肉缠针。针出现“自摇”,穴内又有麻感,这是凉感出现前的最佳状态,此时用飞针手法多可使透天凉手法成功。

4.飞法

《金针赋》:“上下左右,四围飞旋。”术式操作:用右手拇、示两指,拇指与示指呈交互状,要拇指向前,示指向后,将两指弯曲;由针根部轻贴针柄向上飞旋;两指一捏一放,如飞鸟展翅之象(故名曰飞),用拇指肚及示指第一节桡侧由下而上沿针柄之金属螺旋摩,力度要均匀一致,使指感有如转针,但针体不能上提。力呈螺旋式,向上,向外;指法呈漏斗式下紧上松。此螺旋式的“力”含向上提的成分,但要提之不出;含针向右转的成分,但要转之不动。“飞”后要迅速进行再次飞针动作,手向穴位时要带掌风。

《金针赋》上的“赤凤迎源”实即飞法取凉。张老认为针刺临床疗效与手法选择密切相关。针刺取效的关键之一在于选择最佳针刺手法,掌握适度的刺激量,这就要求针刺医生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和随变调气,而不是固守某一种术式。

他强调:任何一个动作都要有目的而不能盲目;任何一个术式都要有所依而又有所变;任何一个手法都要组合有方,搭配得法;具体操作则应“意随针入、力伴针行、意力合一、以意领气”,动作要“小而有力、巧而圆通、精而不乱”。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气”的变化使用各种针刺手法,使“得气”“飞经走气”“气至病所”一气呵成。

综上,“循摄并用”是张氏手法的操作形式,“力贯针中”是其基本要求,“心手合一”是其显著特点,“随气用巧”是其成功保证。

东营经开区正和堂: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的灵魂
东营经开区正和堂: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的灵魂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