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长城医馆:宝宝发烧切莫慌,不妨试试中医推拿
宝宝发烧切莫慌,不妨试试中医推拿
日常生活中,家中的宝宝难免都有发烧感冒的情况。发烧的宝宝额头滚烫,浑身酸疼。虽然,发烧意味着宝宝的健康出了问题。不过,在温度没有升到太高的情况下,可以试试自然散热方法。
宝宝发烧类型多
● 外感发热,风寒者多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涕,苔薄白,指纹鲜红;风热者多表现为发热、微汗出、口干、咽痛、鼻流黄涕、尿黄、便干,苔薄黄,指纹红紫。
● 肺胃实热,多为高热,伴有面红、气促、不思饮食、便秘、烦躁、渴而引饮,舌苔干燥,指纹深紫。
● 阴虚内热,多午后发热,伴手足心热、形体消瘦、盗汗、食欲减退,舌红少苔或无苔,指纹淡紫。
● 气虚发热,多为低热,或劳累后发热,消瘦、气短懒言、乏力、自汗、食欲不振、四肢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色淡红。
推拿退烧法
01 外感发热
让宝宝呈仰卧状态,先清肺经、天河水各300次,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各50次。风寒发热者,加推三关300次,掐揉二扇门(位于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50次,拿风池穴10次;风热发热者加推脊300次。
操作位置及方法
清肺经/补肺经: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旋推为补。
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为总筋穴(掌后腕横纹中点)至曲泽穴的一条直线。用食、中二指自腕推向肘为清。
开天门:天门指两眉中间至前发际的一条直线。操作时,用两拇指自上而下交替直推,直至发红,注意不要用力过度而破皮。
推坎宫:坎宫为眉头至眉梢的一条横线。操作时,用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桡侧,为阳池穴至曲池穴的一条直线。操作时,用拇指桡侧或食、中指自腕推向肘。
推脊/捏脊:用食、中指自大椎穴直推到长强穴,称为推脊;用捏法自上而下称为捏脊。
02肺胃实热
让宝宝呈仰卧状态,采用清肺经、清胃经、清天河水的推拿手法各300次,揉天枢穴、清大肠各10次,揉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运内八卦各1分钟。
操作位置及方法
清胃经:胃经为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
清大肠:大肠位于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的一条直线,从虎口推向食指尖为清。
运内八卦: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点,从此处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的圆周。操作时,以拇指或中指指端顺时针弧形或环形推动(运法)。
03 阴虚内热
让宝宝呈仰卧状态,补肺经、揉二马各300次,清天河水、运内劳宫穴各300次,补脾经、按揉足三里穴各100次,推涌泉穴100次。
操作位置及方法
揉二马:二马又名上马,位于手背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中。操作时,用拇指端揉此穴。
运内劳宫穴:内劳宫穴位于掌心,屈指时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的中点处。操作时,自小指根掐运,经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内劳宫穴。
补脾经:脾经位于拇指末节罗纹面。旋推或屈曲患儿拇指,循拇指桡侧缘向掌根方向直推,称为补脾经。
04 气虚发热
采用补脾经、补肺经、推三关、揉劳宫穴、摩腹(补法)、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按揉足三里穴、捏脊等推拿手法。
温馨提示
小儿推拿最好由专业医师操作,或医师指导下操作。若孩子发烧1~2天,精神状态没明显变化,可以多喝水;若发烧3天以上,精神状态不佳,伴有咳嗽、喘促、嗜睡等症状,病情发展较快,体温高烧不退,不能延误诊治,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可采取中西医药物配合推拿综合治疗。
另外,小儿推拿手法主要适用于6岁以下的孩子,6~12岁除选择小儿推拿的特定穴位外,还需配合成人的推拿手法。
诊所地址: 长城名医馆位于晋中市榆次区文苑街9号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