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淞雅中医院:风、寒、湿引发的疾病,久治不愈伤及五脏
风、寒、湿引发的疾病,久治不愈伤及五脏
我们之前推送过很多关于风湿免疫类疾病的文章,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炎等。这些疾病大多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那么什么是痹症呢?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的第一经典《黄帝内经》对这个病就有专篇的论述。
痹,即痹阻不通。
痹症也就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这类疾病有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且容易反复发作。
《黄帝内经·素问》中黄帝与岐伯的对话论述了痹症发生的原因与类型: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什么意思呢?我们来仔细的解读一下。
黄帝询问岐伯:痹证是怎么发生的呢?岐伯回答:风寒湿这三气乘人体正气不足,存在空隙,就会侵入人体,与人体的正气薄弱的部位相合,导致经历壅塞、气血凝滞就会形成痹证。痹证虽然是风寒湿三气错杂侵入人体为病,但是三者中有一个为主,即一气偏胜,因而在临床表现上就出现三种类型,分别是风气偏胜形成的行痹,寒气偏胜形成的痛痹,湿气偏胜形成的着痹。
● 风气偏胜者,风为阳邪,侵袭人体阳经受之,风邪善于走窜,变化多端,所以在发病的时候疼痛的特点为游走不定,因而得名行痹,行即走窜的意思。
● 寒气偏胜者,寒为阴邪,侵入人体阴经受之,寒气留于肌肉筋骨之间,使得气血凝滞不行而作痛,疼痛剧烈不移,因而得名痛痹。
● 湿气偏胜者,湿邪也属于阴邪,如同水一般无孔不入,侵入人体肌肉筋骨的间隙后潴留不去,使人肢体重着而疼痛不甚剧烈,因而得名着痹。
黄帝又问:这样看来痹有三种嘛,那所谓痹有五种又当怎么讲呢?岐伯回答: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发病的部位定的。风、寒、湿侵袭人体之时,由于患者得病的季节不同,则季节的主气就不同,人体与之感应,藏府的虚实也不同,因而虚弱的部位随时都在变化,那么风寒湿邪留着为患的部位就不同。大体上按照人的五体分布,有筋、脉、肉、皮、骨五类痹证。发病部位在五体,其本质其实是内在的五脏出现虚衰,导致外邪侵袭,而在其所合之处发生病变,所以痹证看似是局部的疼痛,其实也是全身性的疾病,因为它涉及到人体最核心的五脏。(五体包括:筋、脉、肉、皮、骨;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
比如肾应冬、主骨,那么在冬天没有很好摄生,肾气受损,而受邪成痹就表现在骨,而成骨痹。同理春天伤肝就形成筋痹,夏天伤心会形成脉痹,至阴就是长夏季节(三伏天),伤脾就会形成肉痹,秋天伤肺就会形成皮痹。
《黄帝内经·素问》中皇帝又问岐伯了:
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黄帝问:这么看来痹证虽然是五脏的病,但是大都是表现于五体筋脉肉皮骨的,不过还是有一部分痹证也会在内停留于五脏六腑,这又是什么邪气导致的呢?
岐伯回答:疾病不是一成不变的,痹证是全身性的疾病,那么同样也不是局限于一处的。五脏与五体是表里对应相合的,如果痹在五体日久不愈,就会影响五脏,进一步使得藏气削弱,此时若是再一次感受了风、寒、湿邪,新旧邪气相合就要向内侵入五脏了。比如骨痹日久不愈,再感受风、寒、湿邪就会停留于肾,筋痹日久不愈,再感受风寒湿邪就会停留于肝,脉痹日久不愈,再感受风寒湿邪就会停留于心,肉痹日久不愈,再感受风、寒、湿邪就会停留于脾,皮痹日久不愈,再感受风寒湿邪就会停留于肺。所谓痹者,就是在不同的季节,重复的外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这些的共同规律就是病久不愈,又在其主时的季节重感了风、寒、湿邪,最终形成痹证。
中医养生认为冬季应于肾,五脏平衡的核心在肾脏,调平肾脏,有益于其他脏腑的协调。而肾脏调养,多以补虚为主,或阴虚或阳虚。实者较少。常言道肾无实证。故肾脏养生多用补法。冬季是肾脏“进补”的最好季节,随着春节的临近,这个冬天也即将结束,你在这个冬天补肾了吗?没有?那就快快“进补”吧。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