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堂医案:孙鹏飞医师中医治疗外感咳嗽
一个咳嗽,换了三个方子

孙鹏飞医师,山东泰安人氏,中医主治医师,高校讲师,传承古法中医,喜用脉诊,以脉测症,脉症合参,理论尊五行生克、一气周流,提倡本气自病、化病气为正气,临床为全科医师,尤精妇科、儿科、杂症。

外感咳嗽医案一则
【患者信息】张某,男,7岁
【患者主诉】怕冷明显,咳嗽,咽喉中痰鸣音明显,打喷嚏。
【基本情况】2020年9月5日就诊,怕冷明显,咳嗽,咽喉中痰鸣音明显,打喷嚏,气温降低则症状加重,近一周流鼻血两次,脉软微郁似滑,舌前有红。大便正常。
【诊断】太阳阳明合病。
【方药】小青龙加石膏汤
生麻黄
桂枝
生白芍
炙甘草
滑石粉
细辛
干姜
醋五味子
清半夏
【医嘱】6付,水煎服。
【二诊】2020年9月15日,上次药服用六剂后,怕冷、咳嗽、喷嚏消失,未流鼻血。两天前因受凉以及情绪压抑,再次出现咳嗽,现在白天咳嗽较轻,夜晚加重,后半夜可听⻅痰鸣声, 症状轻重与气温变化无关,阴茎上有小水泡,水泡白色、瘙痒,睡眠中坐起。
【诊断】太阳病。
【方药】厚朴麻黄汤加减。
生麻黄
炒杏仁
生石膏
姜厚朴
滑石粉
生姜
醋五味子
姜半夏
淮小麦
射干
桔梗
_
【医嘱】6付,水煎服。
【三诊】2020年9月26日,小朋友目前痰鸣音消失,鼻塞,早上起床咳嗽伴喷嚏,断断续续发作约15分钟,然后自行消失,脉软寸关微郁微滑,舌有红。
【诊断】太阳病。
【方药】麻杏甘石汤加减。
生麻黄
炒杏仁
炙甘草
生石膏
滑石粉
大枣
【医嘱】6付,水煎服。
【医生按语】一诊时,孩子是典型的太阳病为主,也就受凉导致了体表的营卫不和,卫气不能正常的固护肌表、营气不能够充养肌表,所以表现出来了明显的怕冷,并且气温降低时身体不舒服的症状就会加重。体表让寒气给闭塞住了,体内气机不能够透过皮肤外达,因此就会往 上涌,就表现出来了咳嗽的情况,按照脏腑辨证而言,这是肺气不宣。又因为喉中有明显的痰鸣音,这是体内有痰湿的表现,所以就需要外散寒气、内化水湿,这就是典型的小青龙汤证。孩子又出现了流鼻血,脉象上还有滑,也就是体内还有一些火热。综合而言,这就是常说的『寒包火』,所以治疗上就选用小青龙汤为主,又加上了生石膏。
二诊时,孩子的情况明显缓解,并且症状变化跟外界温度没有必然联系,所以判断体表的寒气不明显了,但还有咳嗽、痰鸣声,因此体内气机上涌以及痰湿的情况还存在,阴茎上的水泡也是水湿引起来的,因此治疗上选择与小青龙汤类似的厚朴麻黄汤,这两首处方对比而言,都可以治疗体表有寒气引起的营卫不和,同时体内有水湿,不同点在于:小青龙汤采用 麻黄、桂枝的配伍,可以更好的外散寒气,厚朴麻黄汤则含有厚朴、石膏、淮小麦等清降的 药物,可以更好的降肺气止咳,二诊时寒气已经不明显了,但还有咳嗽,因此就采用了厚朴麻黄汤为主,虽然孩子有情绪压抑的诱因,但是脉象以及症状都没有肝气郁滞的表现,因此就不用疏肝。
三诊时巩固治疗,继续散寒宣肺,因为脉象滑、舌质红,所以使用石膏,孩子体质偏弱,所以增加生姜、大枣保护脾胃之气。
这位小朋友这几次的生病都是由受凉引起来的,寒气会直接侵袭肌表,导致皮肤开合异常,从而营卫失和,因此就出现明显的表证,身体强壮一些的病家表现出太阳病,身体相对弱的就会导致少阴病,不论哪一种,都需要注意保暖,已经过了寒露节气,露水都已变寒, 就意味着气温真的降低了,提醒大家逐渐增加衣物、抵御寒冷,这是预防外感疾病最好的方法。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