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德术堂:中医的角度如何看痛经及预防?
中医的角度如何看痛经及预防?
什么是痛经?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气血运行不畅,因经水为血所化,血随气行,气充血沛,气顺血和,则经行畅通,自无疼痛之患。若气滞血瘀或气虚血少,则使经行不畅,不通则痛。
(一) 气滞血瘀:多由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机不利,不能运血畅行,血行受阻,冲任经脉不利,经血滞于胞中而作痛。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行经量少,淋濟不畅,血色紫黯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块下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舌质紫黯,舌边或有瘀点,脉沉弦。
(二) 寒湿凝滞:经期冒雨涉水,游泳,感寒饮冷,或坐卧湿地,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运行不畅,滞而作痛。主要表现为经前或经行小腹冷痛,甚则牵连腰脊疼痛,得热则舒,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三) 气血虚弱:平素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两亏,行经以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而致疼痛;或体虚阳气不振,运血无力,经行滞而不畅,导致痛经。主要表现为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苔薄少,脉虚细。
(四) 肝肾亏损:素体虚弱,肝肾本虚,或因多产房劳,以致精亏血少,冲任不足,经行之后,血海空虚,不能滋养胞脉,故使小腹虚痛。主要表现为经后小腹隐痛,经来色淡量少,腰脊酸楚,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薄少,脉沉细。
如何预防痛经?
一、经期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及经期感冒。
二、在月经期时禁止使用冷饮及寒凉食物,经期忌游泳,盆浴及冷水浴。
三、保持阴道清洁,注意经期卫生。
四、放松心情,保持心情舒畅,缓解恐惧心理。
五、如果出现剧烈性痛经,甚至晕厥应先保暖,再给予解痉镇痛剂。
六、多喝热牛奶,每晚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热牛奶可以缓解痛经。
七、练习瑜伽、弯腰放松等动作更能松弛肌肉及神经,也可增强体质,有助于改善痛经。
八、积极正确的检查和治疗妇科病,月经期应尽量避免做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及各种手术,防止细菌上行感染,患有妇科疾病要积极治疗,以去除引起痛经的隐患。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