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颐年堂:清明节气十五天,养肝护眼好时节
清明节气十五天,养肝护眼好时节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
《历书》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
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
清明一词源于“清明风”,清明风是一年中的八风之一,是冬至后吹过45天条风和45天景风以后吹来的温暖清新的风。清明前后往往细雨霏霏、和风拂拂,中国南部雾气少,北部风沙消失,空气通透性好,一派清明景象,是最适宜享受大自然的时刻。
春秋时《国语》中记载
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
即“阳气上升,万物齐巽”。
古人将一年中的“八风”都起了名字:东风叫明庶风、南风叫景风(亦名凯风),西风叫阊闾风,北风叫广莫风,东北风叫条风(又叫融风),东南风叫清明风,西北风叫不周风,西南风叫凉风。节气三候
一候桐始华
桐花开始开放,这里的桐花指的是泡桐。泡桐在清明时节应时而开,花大型,紫、白两色,是春、夏递嬗之际的重要物候。
二候田鼠化为鴽
鴽[rú],是指鹌鹑类的小鸟。根据《夏小正经文校释》的记载,鴽这种候鸟,春天来于农田间活动,而田鼠这时却因为天气渐热躲到地底下去了,加上鴽这种小鸟的花纹和田鼠确实很像,人们便以为鴽是由田鼠变成的。
三候虹始见
虹在这个时节出现,是有一定原因的。风光明媚的春季,有了雨水的洗涤,更有繁茂的植物绿叶对裸土的封遮,美丽的彩虹才能出现在雨后的天空。七十二候歌中亦说:虹桥始见雨初晴。节气演变详解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俗演成民间节日和国家法定假日的节气,又称作“清明节”,但在最初,清明节还是个小小的节气,后来渐渐吸收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节日习俗,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除了扫墓习俗之外,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上巳节
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今时今日,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过节的主题。节气养生
养生四要
清:清淡素鲜防体热
春天是肝木之气旺盛的季节,人的脾土之气会相对受到抑制,因此,春天宜少食酸味的食品,多食甘味的食品,以达到补养脾脏之气的目的。
中医讲究吃对就是养生,提倡吃时令菜,反季节菜尽量别吃。因为当令食物符合自然生长规律,营养价值高,气味淳厚。如荠菜、芹菜、莴笋等。对蛋白的补充可以通过豆腐、豆芽等植物蛋白来替代。
另外,少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内火过盛的人尽量避开羊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等大辛大热食品。
明:清肝明目 “菊杞茶”
春季很容易出现眼睛干涩、目赤火热的症状。是因为春天肝气上升,肝主眼,身体很容易出现肝火旺盛的情况。
菊花枸杞茶是一款清肝明目效果很好的饮料,枸杞子养肝明目,菊花疏风清热,二者结合,可谓是清肝明目的最佳搭档了。
除了喝菊花枸杞茶,我们也可以通过中医疗法对眼部进行经络按摩,通过医师舒缓的按摩缓解眼部疲劳,或诊疗之后选择其他适合您的护眼方式,抓紧清明节气这十五天的护眼养生时间,让眼睛变得“清明”起来,如有需要,可联系颐年堂中医馆眼科专家臧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