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纯医案

牡丹江赵桂荣中医:处暑|凉风起 秋月寒 解乏防燥

处暑|凉风起 秋月寒 解乏防燥

牡丹江赵桂荣中医:处暑|凉风起 秋月寒 解乏防燥

秋乏

进入秋季之后,人们会感觉到没有精神、浑身乏力……这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秋乏”产生的原因,与夏季气候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关。

三伏盛夏,天气炎热,持续的高温使机体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盐代谢失调,胃液分泌减少,胃肠功能减弱,食欲不振,体液大量丢失及一时性大量饮水,从而增加了心脏负担。

同时,高温也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加速新陈代谢,使体内能量消耗相对增加。加之夏天很难得到充足的睡眠,过度消耗的能量得不到适度的补偿,使身体欠下了一笔“夏耗”的债务。

进入秋季以后,酷热逐渐被阴冷代替。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日照时间逐日缩短,人体各系统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如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及水盐代谢恢复平衡,消化功能恢复常态,食欲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减轻,能量代谢相对稳定等。这时,人的机体需要有个生理性的休整阶段。

同时,秋季夜间,凉爽宜人,容易入睡,且睡眠效果好,以致清晨醒来后,仍觉倦乏,还想再睡下去,这就是产生“秋乏”的原因。

如何缓解秋乏,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每天多睡一小时;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秋燥

处暑时节后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中医学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所以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具体表现为鼻干,口干,咽干,皮肤干裂,皱缩增多等。

对付“秋燥”应当“预防为主”,根据天气状况和自身反应尽早做好预防工作。遵循“燥则润之”的原则,着重进行润燥、补肺、养阴的工作。

1、饮食清淡。秋天饮食调养应以滋润、生津、止渴为重。


2、早上锻炼。空气质量也是较好的,达到缓解燥气的作用。


3、饮用牛奶。不但可以安神,而且还可以祛除燥气,使人平静下来。如果在晚上睡前饮用它,可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

4、睡前洗澡。热水澡可以放松大脑,还可以起到安神、促睡眠的作用。

5、多吃白色食物。如煮冬瓜、莲藕、白萝卜、白梨、银耳、白梨等;还可以适当吃些醋等酸味食品

夏热处暑过后早晚温差变化比较明显,还可以自我按摩曲池、鱼际、迎香穴等去秋季火气、防秋燥。除此之外要平衡心绪,适量进行户内外运动,保持充足睡眠以防“秋乏”。

干燥的气候为一些细菌、病菌的繁殖与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人容易感染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建议要做好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预防,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饮食卫生,外出要佩戴口罩。

牡丹江赵桂荣中医:处暑|凉风起 秋月寒 解乏防燥
牡丹江赵桂荣中医:处暑|凉风起 秋月寒 解乏防燥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