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中医,都叫经方中医
中医,也是有很多类别的
经常有人对我说:我吃了好多中药,不管用,你们中医不行。
我就问他:您在哪儿看的呀?
他说:在某某大医院,某某教授给我开的方子,还是个专家号呢!
我再一看方子,全是3克、6克的量。
我说:你不能在一家大饭店里,吃了一顿川菜,不喜欢就否定整个中餐。
一个学院派的专家中医,就能代表整个中医吗?
说到这里,您可能会有疑问,中医就是中医,怎么还不一样?
大师兄有话说:是的,中医是分流派的。
而且中医的流派之多、流派之争,一点也不次于金庸的武侠江湖。
这就要从中医的发展历史开始讲起。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中医理论体系从先秦两汉时期就正式形成了,标志就是中医的四大经典,哪四大经典呢?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这四本书是现存已知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
到了魏晋隋唐时期,中医一直稳健地发展,王叔和、皇甫谧(密)、孙思邈、葛洪等大师辈出。
屠呦呦获奖的青蒿素就取自葛洪写的《肘后备急方》。
从宋金元时期开始,中华文明不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中医虽然没有断根,但是逐渐走向了另外一条路,比较典型的是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以火热立论,用药多寒凉;张从正主张用汗、吐、下三法攻邪,被称为“攻下派”;李东垣(元)的补土派;朱丹溪的滋阴派。
从这时候,中医就分派别了,也逐渐脱离了《伤寒杂病论》这条正确道路。
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末民初,中医在一条歧路上越走越远,温病学派大行其道,滥用“五行”学说和“取类比象”,药量轻灵,动不动就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用一些莫名其妙的方子和药材,导致一个小小的肺痨都治不好。
鲁迅先生就曾经写到,抓雌雄一对蟋蟀当药引子。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得到大力发展,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流派能够一统江湖,而且逐渐形成了三个大的流派:经方派、时方派、学院派。
简单地说,经方派就是我们守正学堂的主张。
就是医不离易,药必经方。
就是以《易经》作为指导方针,而且所有的方子和药都出自《伤寒杂病论》,除此之外的一律不用,并且坚持原方量一两等于15克。
像那些六味地黄丸、连花清瘟、蒲地蓝、板蓝根等等,都不是经方,我们都不用。
时方派,是目前最主流的流派,包括大部分官办的中医医院都是时方派,传承于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用量轻灵,一派寒凉。
开药都是3克、5克,药材里几乎都是滋阴的生地熟地和清热的黄连、石膏等等,几乎没有姜、桂、附等热药。
最后一个是学院派:最大的缺点是学术性很强,但不治病。
一是学的杂,开的方子四平八稳,但不治病。
二是学的不精,那些在校大学生的精力都用在英语考级、用在发表论文考研究生上,真正用于中医经典和临床上的时间有限。
三是来源与出路不好,中医本科毕业一般需要5年,中医院效益比不过西医院,毕业后不好找工作,大家报考的热情就不高,大家可以想一想,国家恢复高考40多年,您听说过哪个省的高考状元报名中医大学的?
每年毕业好几万中医毕业生,您又听说过几个成长为中医大家?
所以说,我们提倡大家回到中医的起源点,学习古老的、纯粹的、真正的经方。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