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象中医(医案):顾志君医师治疗口腔溃疡
顾志君医师治疗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引起该病的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和硬腭则少见。发病年龄一般在10~3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当然其他年龄段,免疫功能差的也容易发作。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首先与免疫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的患者表现为免疫缺陷,有的患者则表现为自身免疫反应;其次是与遗传有关系,在临床中,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父母一方或多方若患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他们的子女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病;另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作,还与一些疾病或症状有关,比如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结肠炎等,另外偏食、消化不良、发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工作压力大、月经周期的改变等等。随着一种或多种因素的活跃、交替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致使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频繁发作。
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为难治之病,难治到什么程度?西医虽有消炎、止痛、敛疮的治法,更有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剂疗法。但部分患者仍有反复发作,百药尝遍无效的,还有患病十多年,每天需服用强的松才能勉强控制的。看XX系的医院以“男女科病”“美容整形”“口腔溃疡”为主打病种,就知道本病属于难治之病,患病人数众多。
中医治疗本病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继内经之后,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龚廷贤等医学大师对本病均有详细的论述。
特别是《寿世保元·口舌》论述颇丰:口疮者,脾气凝滞,加之风热而然也,治当以清胃泻火汤方之,此正治之法也。如服凉药不已者,乃上焦虚热,中焦虚寒,下焦虚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如发热作渴饮水口疮者,上焦虚热也,补中益气汤主之;如手足冷,肚腹作痛,大便不实,饮食少思口疮者,中焦虚寒也,附子理中汤主之;如晡热内热不时而热,作渴痰唾,小便频数口疮者,下焦阴火也,六味地黄丸主之;如食少便滑,面黄,肢冷,火衰土虚也,八味丸主之;若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见昼伏,不时而动,或无定处,若从脚起,乃无根之火,亦用八味丸,及十全大补汤,加麦门、五味。更以附子末,唾津调搽涌泉穴,若概用凉药,损伤生气,为害非轻。
从中医“藏象学说”来说,口疮之病变虽然在口腔内,但与内脏有密切的联系: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咽系舌本;胃与大肠经络经过两颊与齿龈;任督等经脉也均上络口腔唇舌,因此小小口疮不简单,要与脏腑经络共同考虑,特别是复发而难治的。归纳起来,口疮有虚实两端:实证多心脾胃有热,虚证则有气血阴阳亏虚不足,治疗当应分别论处。
通过整体分析来治疗本病,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兹举近期所治一例。01病例如下
W某,女,33岁,口腔溃疡一月余,舌头与脸颊内侧均有发作,服多种药物均未见效,身热,爱出汗,脾气大,甲亢病史5年,目前仍在服西药治疗,入睡慢,睡眠晚,纳可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左细右弦。
脉症而言,甲亢之阴虚火旺为其生理基础,加之天气炎热,又爱出汗,难免更伤津耗气。阴血不足,血虚肝旺,心火上炎导致口疮久治而不能愈,治拟养血疏肝,清心安神法,处方:
丹皮6g,焦栀子6g,当归6g,白芍9g,柴胡6g,茯苓9g,白术6g,炙甘草5g,玄参6g,酸枣仁9g,珍珠母15g,女贞子9g,旱莲草9g,夏枯草9g,淮小麦12g,莲子心3g,7剂,水煎服。
方用丹栀逍遥散养血清肝,木生火,肝火清则心火宁;玄参清上焦浮游之热;酸枣仁、珍珠母养血安神,珍珠母有敛疮生机之效;肾水不能制心火,故用二至丸、莲子心补肾清心,使肾水得足,心肝气火得清而病愈。
药进5剂,诸症大减,口腔溃疡基本愈合,人也觉得舒服了很多,嘱其随诊。
随访半年,口腔溃疡未发。
提示:个人体质不同,切勿照方抓药。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