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有三和金海中医诊所——高圣洁如何调理典型脊柱相关疾病
高圣洁如何调理典型脊柱相关疾病
案例的分析和辨证

一位来自贵州27岁的男性客人。因9年前参加高考,学习压力大导致头晕等不适症状。先由西医诊断脑部无不良情况。后经屡次检查,认为属颈椎病引起,遂按西医治疗。九年期间症状不断加重,目前情况如下(客人主诉):
1.主症为头痛明显,且一直处于头晕的状况下,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以至有轻微社交障碍。
2.视力、听力、嗅觉严重减弱。
3.颈部、肩部肌肉僵硬不适,扭头有拉扯感,时有手臂发麻的现象。
4.背部偶有疼痛,严重时彻夜难眠;腰部酸软;右脚跟疼痛。
5.饭后消化慢,有胃胀感,大便溏稀。
6.夏天怕热,冬天怕冷。
7.易疲倦,白天无精神。嗜睡,情绪起伏大。
请高老师做脊柱检查,结果如下:
颈椎右侧弯;
胸1-胸10呈 3字形抛物线弯曲;
至阳穴处弯度最大,此段脊柱下陷;
两侧膀胱经有带鱼状硬块,右侧更甚;
胸10至腰4呈S形侧弯;
骨盆左高右低,骶部折角、侧弯。
根据脊柱诊断与症状的对应关系,这是一例很典型的脊柱相关疾病。

2
手法的调理思路
手法调理从疏通督脉和足太阳经开始。人之脊柱,身之大梁。督脉附着于脊柱,贯脊而上,统领一身阳气。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客人的阳气明显生发受阻,导致精力不足,疲惫无力。
《庄子·养生主篇》:“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也道出了督脉的重要性。
脊为骨属,“肾主骨、生髓、主藏精”,且“肾经贯脊而行”。客人肾气不足,腰背酸痛,严重时整夜难眠。
脾虚,饭后脘胀,大便溏稀。据“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也可在脊柱上找到本源。
阳气的生发、先天之肾、后天之脾胃皆与脊柱有密切联系。据此,手法重点放在脊柱和背部足太阳经上。
初次手法,客人整个身体肌肉僵硬板结,感觉经筋与肌肉不分,黏在一起,拨打困难;身体多汗,手法后按摩单全湿透。且不受力,只能由轻到重逐渐加力使其适应。
重点处由轻到重长时间反复拨打,有量变才会有质变。特别是硬块处,松解肌肉,清理渗出物,慢慢硬块变小,下陷的脊柱也逐渐触摸清晰。
随着气血逐渐疏通,阳气提升,身体机能逐步恢复,很多症状都会自行缓解。特别是正脊后,脊柱正直,气血通畅,各种症状有更为明显地缓解和恢复。面色亮白了,颜值也提高了!
客人在调理中,出现患处反复疼痛的现象,这是气血开始通畅,打破了身体原有的“相对平衡”,正邪相搏出现的返病现象。此时客人的信任和积极配合给我莫大的支持,备感欣慰。
调理中老师巡诊指导,指点迷津,让我更有底气。在手法调理上,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要突出重点,合理分配时间。力度的掌握要根据客人的疼痛阈值来调整。手法师内心平静,身体放松,用心感受客人身体的反应,做出来的手法也会相对柔和,更容易被客人接受。杨医生也为客人诊脉开方促进康复。

3
手法的作用反馈
本次调理共计48天,每天一次手法,每次2小时。
最后客人因有事提前结束调理,虽身体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之前各种不适均有好转,最主要的症状头晕头痛,明显减轻了。
视力听力嗅觉都有恢复,足跟疼痛已不明显,胃部不适消失,面色由起初略有灰暗色变得明亮起来,精神上显得更有活力了。腹部赘肉减少(调理中饮食照旧),身体比之前轻快。
由于自身气血还不够充盈,肌肉的恢复未达到理想状态,如果肌肉状况更好的话,相信身体可以恢复到更加理想的地步。并收获了许多自身健康养护的理念。
客人正值青春壮年,却为疾病所困,以至影响学业生活,令人惋惜。祸福相依,也正是因为病痛,才在多年寻医问药中发现中医之美。
他性格开朗,并且是中医针推专业学生,好学善思,热爱中医。祝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己所学,既能自主健康,又能治病救人,早日实现自己的中医梦!
4
手法师的感悟

郑红燕
同有三和上海馆手法师
学习手法期间,我看到很多西医棘手的病,通过老师的圣洁脊柱全息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手法真的是能利益很多人,这正是我学习手法的信心所在。
老师已是花甲之年,依然勤恳读书、临床接诊、讲学授课,兢兢业业地实践、传播手法,更是我心中楷模。
习练手法本身也是一种自我修行,使身心平静安然,“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状态是我心所向往。
我会珍惜在老师身边学习的机会,不断精进手法,不负老师教导,传播手法,让更多的人受益!
愿与大家共勉!
圣洁脊柱全息手法
“圣洁脊柱全息手法”是同有三和中医机构扶阳诊疗体系中非药物调理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圣洁老师是“圣洁脊柱全息手法”的创始人。
圣洁脊柱全息手法的诊断包括望诊、触诊、问诊等。通过诊查脊柱的状况,实际是诊查人体阳气运行和五脏六腑、经脉之间的变化联系。
本法以脊柱为核心,把人体经筋与骨、脏腑、形神做了贯穿,从整体观角度对疾病的发生及治疗的起手和收功做了总结,并对按摩术以往师徒秘授的诸多窍诀进行了解读。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