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淘民间中医之开封闫清臣:百年忠恕堂原来是这样的
这样的民间中医,在民间真的不少

原创大公鸡。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河南,开封,尉氏县。
闫清臣先生的忠恕堂中医,名头很响,品格很高,前来看病、问诊、开药者几乎每天络绎不绝,大多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
忠恕堂的历史非常悠久,名号自100年前的晚清时期就已经开张,不仅医术高超,且医德高尚,有口皆碑。

尉氏县的闫清臣先生的忠恕堂。
这家百年老字号、方圆百里赫赫有名的忠恕堂,却是如此的陈旧、低调、不起眼,相比于旁边的现代化店铺,忠恕堂的简陋简直就是解放前。
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百年忠恕堂??
闫清臣先生正在给患者把脉问诊。屋里坐了好几个患者。
一旁的柜台里有两个女店员在忙乎,记者看到一个患者正在按方抓药,结算完付账时,两大包药,收费20多元。
也就是说,从闫清臣先生接诊、号脉、问询到诊断开药结束,连同药材在内,只收了20多元!
疫情当下,自然要问到一个敏感话题:
“假如这个屋子里除你以外,我们都是新冠感染患者,你怕不怕?”
闫清臣回答说:“不怕,但是简单的防护我还是要做的。中医讲究的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大多数武汉人身处疫情中心也没见有什么问题!”
“有人说,这次的病毒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的,西医都没办法对付,你中医连病毒名称都搞不懂,怎么能治疗?”
闫清臣:“中医里没有病毒这个概念,瘟疫,乃温病而已,和人体内环境、外环境有关,历史上发生过几百上千次瘟疫了,都是中医抗过来的!”
“中医讲究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免疫力,但现在有很多疾病,比如艾滋病,是可以骗过免疫系统的、据说新冠病毒也如此,你怎么看?”
闫清臣先生:“还是免疫力不够!正气不足,病邪自然会趁虚而入!”
忠恕堂创于晚清,兴于民国。
创始人为闫清臣的曾祖父,到了祖父闫六成接管忠恕堂后,已经是当时洧川县最大的中医馆(当时洧川为县制,现在为尉氏县管辖)。当时忠恕堂有几个弟子——张廷选,黄玉振,李根山等(后来都是当地名医),当然也包括闫清臣的父亲闫广恩。
解放初期,政策不允许开私人诊所,闫广恩就把原洧川县的“忠恕堂”迁回老家大马乡郭家村成立联合诊所。

1960年出生的闫清臣,自幼就耳濡目染,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12岁就能背诵《药性赋》《汤头歌》和《频湖脉学》。
80年高中毕业后在甘肃省中医学校学习,师从中医大家吴大针教授,尹锡泰教授,裴正学教授等多位陇上名医。在校学习四年后就和父亲一起在村卫生室行医,这期间父亲把祖传几代的中医经验,都悉数传授于他。
98年时,因业务的发展,闫清臣把诊所迁至大马乡政府所在地大马街,并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卫生院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闫清臣用祖传的治疗经验和在学校里学习到的医学理论结合,运用传统的中医办法,治疗了许多的疑难杂症,享誉省内外。
对于疫情,闫清臣表示:
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一次把中医学的真正效果和作用呈现在世人面前,提前使用中药就能使病人尽快康复,尽早使用中药能使诸多的重症患者转为轻症!
“清朝瘟病大家叶天士在‘瘟疫论’里早就提出‘时疫毒邪’的理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转心包’,其认识瘟疫侵犯人体的途径和这次新冠肺炎的症状有异曲同工之妙。”
谈到中医药的尴尬现状,闫清臣先生深表痛心:
“几千年来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有多少次的瘟疫流行?但每一次都是中医人利用中医中药挽救世人于水火,正因为有中医人的呵护,才使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看今天国内中医现状,总让人潸然泪下”……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