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君和堂蔡德亨:这可能是上海滩上又一位被低估的老中医之二
像蔡德亨这样的中医,越多越好
时下,减肥药物的不良反应已频现报端,自然无毒的减肥方法开始备受都市“瘦身一族”的推崇,针灸减肥就是其中之一,并已在各家中医医院广泛开展。
对此,上海的一位民间针灸奇人倒看得通透:“针灸减肥已经被滥用了。”“针灸减肥其实真正起减肥作用的是节食,而非针灸。”
他就是“蔡氏头排针”的创始人蔡德亨,人称“神针蔡”,也是上海君和堂的首席专家。
蔡德亨,男,1951年3月出生于上海,16岁起开始学习针灸、推拿;1981年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系毕业,曾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副所长、上海永和医院自然疗法康复中心主任;现任上海国华医疗中心院长。
三十多年来,蔡德亨将针灸、推拿、中药方剂综合运用于临床,创立发明了“头排针”,擅长治疗如中风偏瘫、小儿脑瘫、脑外伤后遗症、帕金森病等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对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神针蔡”:唤醒植物人
2002年,蔡德亨用他神奇的针法和药方,不但唤醒了一个沉睡了四个多月的植物人,而且还让他重新撑起了自己的事业。龚先生是一位建筑承包商,一次他骑摩托车出行,路上遭遇了车祸,脑部受到重创。幸亏及时送医院抢救,使他脱离生命危险。不过,他的颅骨因这次车祸而小部分缺损。
医生建议龚先生及时进行颅骨修复术,植入填补材料,但当时,龚先生自感恢复良好,又出于对脑部手术风险的顾虑,拒绝了手术。没想到就此埋下了祸根。
出院不久后,龚先生又继续奔忙于各个工地之间。时节已近深秋,凉意逼人,忙碌的龚先生工地工作时,不小心摔倒在地,当时便不省人事。被送到医院抢救后,虽然脱落了生命危险,但仅能维持生命体征,俨然成为了植物人。
据蔡德亨分析,龚先生的头部受到冷风刺激,血液循环受阻,导致脑供血不足,所以才导致了他摔倒成为植物人的悲剧。出事以后,龚先生住在蔡德亨当时工作的永和康复中心,并且成为了他的病人。蔡德亨观察了龚先生的基本情况后认为,通过头排针等针法治疗,龚先生仍有恢复意识的可能。
蔡德亨不但对龚先生使用头排针,针刺其大脑的运动区和语言区,还对他的人中、风府、哑门等穴行针,同时还对龚先生进行整体调理。他通过诊脉发现,龚先生的脉象为玄滑脉,有痰湿体质特征,舌苔白腻,喉部有漉漉声。“其证型应适用于醒脑宣窍方”,该方中有化痰的制南星,还有姜半夏、茯苓、广郁金、菖蒲、竹茹和冰片等,根据病情变化加减。由于龚先生不能自主呼吸,需要借助呼吸机,这些汤药便通过鼻饲管打入,一打便是四个多月,直到奇迹发生的那一天。
2003年的早春。龚先生也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醒来了,带给其家人的是狂喜。但蔡德亨则意识到,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龚先生的茫然眼神,预示着他还将面临着记忆恢复、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等诸多难关。
此后,蔡德亨将中医综合治疗转变为针灸治疗结合康复锻炼。他将醒脑宣窍方撤离,但仍继续使用头排针疗法,刺激龚先生的大脑记忆区、运动区和语言区,并嘱咐护工和家属,每日须定时为其进行康复锻炼。
在坚持中,一个个奇迹正慢慢地变成现实。醒来三个月后,龚先生开始恢复记忆,认出了自己的亲人……苏醒后的第18个月,龚先生完全回康复:行动自如,口齿清晰。但蔡德亨还是提醒他:“别忘了这次灾难的根源,头骨上的缺失部位,还要尽早手术修补。”这次龚先生采纳了救命恩人的建议,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了手术,手术很成功。从此,他重新操持起了自己的建筑生意,当然,从此也不再骑摩托车了。
“匿名隐身”练得针灸本领
谈起自己为何走上中医路,蔡德亨认为这与社会环境有关,“一根针、一把草,走到农村去”的动员,让他觉得中医既神秘又有趣。
“文革”开始不久,蔡德亨遇到了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老中医,蔡德亨至今仍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只肯暗地里收我为徒,而且不愿告诉我他的名字。他说自己成分不好,怕我知道他的名字后连累我。”
因为是暗自结下的师徒关系,所以,师徒二人都各自瞒着身边人。蔡德亨每天凌晨4点便到老中医处报到出门前,对家里人说自己去遛狗;老中医每天对蔡德亨传道授业的时间,是从4点开始到诊所开门前,因为他对其他医生说,蔡德亨是过来打杂的。的确,每日门诊开业伊始,他就在消毒针具,扫地抹桌,一点也看不出是个学徒。
老中医主要教蔡德亨推拿和针灸,推拿讲究运气,需练气功;针灸则讲究指力。虽然是暗中收徒,但老中医对蔡德亨的要求丝毫不减,“你要能将针扎进衫木之中,那么你的指力才算达到了要求”。在每天清晨的学习时段中,蔡德亨抽出一小时专门练习指力。最初从扎草纸开始,他花了一个月时间练成;扎橡皮花了半个月时间;而扎杉木最难,但他坚持了三个多月也将其攻下。蔡德亨说:“这一段时间的苦练,对我后来的行医受益匪浅。”
以华佗为率,扎根于民
蔡德亨说,古今中外,他最崇拜的医生是华陀。古人云:“能针不药者不医,能药不针者不医”。华陀是一位“既能针又能药”的医者,他既能看外科,又能看内科。蔡德亨信奉:真正的中医师应无内外科之别,针灸推拿师应能开方,中医内科医师应会针灸、推拿。
不过,最让蔡德亨敬佩的,还是华陀身上的骨气,“不论是为关羽看病,还是为曹操看病,华佗都保持医者的‘傲骨’:病者无贵贱高低之分,一视同仁。”他认为,华佗的骨气还是来自于他的人民性,“华佗扎根于民,什么病都看,阅症无数,这对我的影响很大。”
而在蔡德亨的行医生涯中,也有深入民间的经历。1968年,他被派到崇明红星农场工作,一年之后,便当上了“赤脚医生”。蔡德亨这“赤脚医生”可比不上别人,其他医生都有中药材提供而他没有,原因就是他不是农场培养的。只要有双手,没药可以自己种。蔡德亨得知上海植物园的中药园里有种苗,他就背上麻袋,到植物园去要种苗,这样来回好几次。父亲知道儿子需要草药时也鼎立相助,还陪着蔡德亨到江苏昆山一带去采草药。
时间久了,当地百姓都知道了蔡德亨的为人。农场附近的杂货店伙计,对蔡德亨很是照顾,当时白砂糖还定量分配,但只要一有剩余,伙计就将这部分送给蔡德亨。而蔡德亨将拿来的白砂糖与中草药一起熬成糖浆,充实自己的药材库,蔡德亨的医术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当时,他出诊治疗外伤居多,虽然老百姓叫不出他的名字,但只要一见他出现,就会亲切地说:“接骨头医生来了!”
头排针:增强行针的刺激量
1977年3月,作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大学生,蔡德亨考入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从此开始系统的中医理论学习。1981年,蔡德亨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又被调入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在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工作期间,蔡德亨发明了头排针。
头排针技法发端于中医头针。头针在上世纪80年代,已在中医针灸界盛行,形成了各种流派:焦氏头针、汤氏头针、林氏头针、朱氏头针……各大针灸名士技法截然不同,但对治疗神经系统类疾病都有疗效,原因究竟何在?这引起了蔡德亨的兴趣。
最终,蔡德亨在组织胚胎学中找到了答案。组织胚胎学认为,大脑支配着四肢的活动。如果大脑发出的活动指令传输受阻,那么不但四肢活动受限,甚至功能丧失,而且语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丧失。如果对传输活动信息的神经系统加以刺激,那么四肢活动受限和语言功能丧失的现象就可能发生改观。
头针在组织胚胎学中,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原理就是如此。“最终的疗效,取决于神经受到的刺激量的大小,这在各派头针的行针过程中都有体现。”蔡德亨说。据此,蔡德亨取各派之精华,增加行针的刺激量;又化繁为简,简化头针行针步骤,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实践,终于自创出“蔡氏头排针”。
敢于突破禁区,才有质的飞跃
头排针之所以有效,胜在其刺激量上。蔡德亨还为此突破了传统医学禁区,创立了复合针刺法。传统医学认为,颈椎后的风府、哑门二穴乃禁穴,因为它紧靠人体的生命中枢——延髓。故对此二穴行针有“出三分(约0.3厘米)必死”的说法。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蔡德亨观察过针灸治疗听力丧失者的案例,这过程中对风府、哑门二穴的行针深度明显超过了三分。上世纪80年代,蔡德亨参与了国家重点课题:经络实质的研究。在此期间,他特别观察了人体颈椎的解剖结构,发现延髓外有颈椎骨保护,只要行针方向朝下而不朝上,成年人的针刺深度可延伸到4厘米~6厘米,儿童则可在1厘米~4厘米。
这些数据的得出,是经过众多临床案例的试验,而这些案例中的第一个就是蔡德亨自己。他曾经为自己扎针,成功以后再应用到病人身上,而这些动作都是瞒着家里人做的。在蔡德亨看来,风府、哑门二穴是针灸治疗瘫痪类疾病的关键,“正因为靠近生命中枢,所以此二穴的信息传输量最为丰富。”蔡德亨的复合针刺法是扎针、捻针同步完成,不在穴位上留针,通过快速刺入、捻转来增强对穴位的刺激。
正是因为敢于突破禁区,所以在疗效上有质的飞跃。复合针刺法结合头排针等蔡氏针法,使得众多原本余生与床相伴的瘫痪者,能够重新站立起来,完全恢复了健康。如今,在上海国华医疗中心,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脑瘫患儿接受蔡氏针法治疗,他们当中最小的才三四个月大,最大的也只有10岁。蔡德亨说,在他这里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少则半年,多则四五年,70%左右的患儿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蔡德亨说,他今后的事业重心,可能将转移到这些脑瘫患儿身上。在国华医疗中心的小儿康复室里,配有声控灯光感应设备,为脑瘫患儿提供了激发好奇心理的主动康复训练。蔡德亨介绍说,患儿在扎完头排针后,留针一个小时。“在此期间,说、笑等愉悦的面部表情,会引起头皮运动从而加强针感。所以,我们鼓励孩子们在这时多运动。”而这种独特的儿童心理训练法,都是蔡德亨和他的同事们自己研发的。他现在的一大心愿,就是能帮助更多的脑瘫患儿恢复健康,“这样能减轻家庭的负担,也能减轻社会的压力”。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