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葛洪国医馆:走路久足跟部反复疼痛?——陈志杰医生病例介绍
三个月后回访,病人反馈一切都很好 ,现在脚后跟已经不痛,行走自如。
为大家科普足跟部一种常见疼痛——足跟脂肪垫炎
脂肪也会有炎症?足跟不是厚厚的老茧吗,怎么会有脂肪?
和我们想象的不同,其实足跟部是由很多脂肪组织构成的,并且这些脂肪会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出现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疼痛。接下来让我们带您了解足跟脂肪垫炎。
门诊工作中,陈医生时不时就会遇到一些因为“脚后跟痛”(足跟痛)的患者朋友前来就诊。
周阿姨在半年前,突然感觉脚后跟隐隐作痛,一开始她以为是走路多导致的,而且疼痛时长时短,稍稍休息就能缓解,所以并未太在意,但后来,周阿姨感觉脚后跟越来越痛,这才来医馆找陈医生看诊,经陈医生检查,发现右脚内侧脚后跟足跟脂肪纤维垫常有不同程度萎缩、变薄,站立或行走稍久时会有足跟部疼痛,患者表现为晨起时行走疼痛症状较重,随后疼痛逐渐减轻。当疼痛较剧烈时,患者不能使用足跟负重行走,出现局部轻度红肿,足部负重后休息疼痛多能缓解,诊断为:足跟脂肪垫炎(其症状为晨起疼痛,稍后可缓解;严重脚后跟会不同程度的萎缩,影响行走);
陈医生给予定点介入疗法治疗一次,并叮嘱其休息30分钟,周阿姨休息后,疼痛有所缓解,随后陈医生帮病人功能锻炼之后并让其回家,叮嘱第二天再过来做治疗;第二天陈医生给予定点介入和足后跟拉伸功能锻炼;第三天继续定点介入治疗;每次治疗后都给予患者拉伸脚后跟,三次治疗后,患者疼痛消失,可站立行走;三个月后回访,病人反馈一切都很好 ,现在脚后跟已经不痛,行走自如。
陈志杰医生说:
足跟脂肪垫位于跟骨下方,富含脂肪组织,在双脚负荷全身重量行走时,该垫起着缓冲的作用,避免跟骨直接撞击地面。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很好吸收震荡。而老年时,脂肪及纤维水分、胶原及弹性明显下降,造成足跟垫萎缩。
本病为后跟痛,无放射性疼痛,疼痛主要集中在跟骨承重部位。常因走路过多、体质下降、近期体重明显增加、鞋底偏薄等引发。其特点久坐或睡醒后着地疼痛明显,活动后可稍微减轻。这是因为炎症刺激的疼痛会随着足跟负重后压力改变,局部血流加快,炎症物质被部分带走,疼痛缓解。休息时炎性物质再次聚集,故着地时疼痛加重。此病易误诊为跖筋膜炎,需要医生仔细查体方可鉴别。
大多数病例,通过医生仔细检查即可诊断,而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我们可通过X线了解足跟垫厚度,明确其肿胀与萎缩。也可通过足跟部核磁共振检查明确,但绝大数病例不需要该项检查。
脚后根脂肪垫炎该怎么治疗?
上面的周阿姨经过陈医生专业的治疗后,效果明显,其定点介入是目前对脚后根脂肪垫炎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定点介入疗法是一种以治疗非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周身疼痛,采用可控制软组织炎症的特效药物药方及独特的定点穿刺技术,使药物准确的介入到所需治疗的病变部位,此方法具有组织损伤性小,无神经毒素,痛苦轻微和治疗确切的特点。
严重疼痛者,可适当口服一些止痛药物,进行局部热敷、按摩、理疗,局部外用膏药等;若有条件者可行中医针灸、拔罐等会有较好的效果;有需要和条件的可定制矫正鞋垫;减少负重走路,减肥,增强体质,穿厚底鞋等。
目前治疗的一些误区:
①局部封闭治疗,对于脂肪垫炎目前不推荐使用局部封闭,皮质类固醇会导致脂肪进一步萎缩。
②手术治疗,该病目前不推荐手术,尚无有效的方法处置或更换新的脂肪垫,反而手术增加感染或皮肤坏死风险。
功能锻炼必须的
空蹬车、勤踮脚
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抗劳损的功能,减轻局部炎症。尽量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可以经常踮脚。踮脚有利于通畅足少阴肾经,肾经气血通则脚后跟可得到滋养,疼痛也就缓解了。
勤踩毛巾
平坐在床上,膝盖伸直,然后拿一条毛巾绕过脚掌前端,二手分别握住毛巾二侧,向身体方向用力拉至足底筋膜有拉伸感为止;每次拉扯后停留10秒钟再放松,重复10次。此动作可舒缓筋膜紧绷,增加筋膜弹性。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