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爱中医馆名中医之云南省首届名中医龙凤昌主任
圣爱中医馆名中医之云南省首届名中医龙凤昌主任
在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同时,龙凤昌名医工作室主张在临床治疗中,衷中惨西,中西医结合。在诊断上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与先进的诊断技术,明确西医诊断,在辨证治疗中规范症候,规范处方用药。如肝病治疗中,把现代医学理化指标作为诊断和辨证时的参考依据,针对指标,遣方用药,以提高疗效标准,提高治疗效果。
龙凤昌名医工作室
成立地址:云南 – 昆明-北市区馆 成立时间:2014年06月24日 学术带头人:龙凤昌
在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同时,龙凤昌名医工作室主张在临床治疗中,衷中惨西,中西医结合。在诊断上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与先进的诊断技术,明确西医诊断,在辨证治疗中规范症候,规范处方用药。如肝病治疗中,把现代医学理化指标作为诊断和辨证时的参考依据,针对指标,遣方用药,以提高疗效标准,提高治疗效果。
中学时代多次患病,立志学医 龙凤昌主任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小手工业家庭,父亲早逝,勤劳善良的母亲靠做豆腐将他们弟兄四个抚养长大。母亲时时教导孩子们说:以后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龙凤昌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尤其这一做人处事的准则,他更是直到现在还铭刻在心中,可以说这句话在他一生的成长道路上起着重大的作用。
在弟兄四人中,龙凤昌排行老四。从小,因为身体不太好就经常跑医院,特别是在上高中那段时间,胃疼时有发生,曾多次求医看病无果。记得在高中毕业临近高考时,龙凤昌又犯病了,为这事他还差点错过了高考,在班主任的关心、鼓励下,龙凤昌忍着病痛参加了高考。当时他就在想:只要有机会上大学,就一定要学医,这不仅对自身健康有好处,也能为更多的病人治病。没想到命运如此幸运,结果还真的如愿以偿!
走上中医路,难舍中医情
1965年8月,龙凤昌考取了云南中医学院,这为他的求学之路开了一个好头,为他人生的梦想以及成长的道路也奠定了基础。在校期间,龙凤昌与其他同学一起,受到了吴佩衡老院长的谆谆教导。吴老一生挚爱中医,拥有献身中医的崇高精神,令当时还是学生的龙凤昌敬佩万分,并立志以吴老为一生学习的榜样。因为这样一份尊敬,使得龙凤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开始的不懂中医,逐渐地认识中医、爱上中医,并立志要学好中医,继承和献身中医事业。1969年,龙凤昌从中医学院毕业,从此开始了他从事中医、献身中医的人生旅途。
1968年,年级的同学都去了丽江,当时龙凤昌与另外几个同学留在学校做一些其他工作。后来,在毛主席“中国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光辉指示指引下,云南省掀起了采、种、制、用中草药防病治病的群众运动,云南省卫生局决定举办云南省中草药展览馆。当时省卫生局就把龙凤昌和几个同学抽到展览馆工作。展览馆从筹备一直到结束,龙凤昌一直担任讲解员,其中还上山采过中药,参与了《云南中草药》一书的编写工作。通过参加展览馆的工作,龙凤昌感觉收获颇多,学到了很多中草药的识别和应用知识,这为他以后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能熟练的运用和准确的用药打下了坚实的中药学基础。展览馆结束后,龙凤昌被留在卫生厅中医处工作,直到毕业分配。
1973年在省药检所工作期间,龙凤昌主任参加了“云南省药品标准办公室”从事新药临床的组织和试验工作,参加《中国药典》1975年版的编写和《云南省药品标准》一书的编写工作,通过这段时期的工作,龙凤昌主任在临床医疗药品的开发和应用以及书籍的编审水平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之后,龙凤昌主任担任过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党委委员,医院工会委员,中医核医学科党支部书记,中医科和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编委。2000年8月云南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确定龙凤昌主任为云南省首届名中医,中医学师带徒指导老师,收徒2名,通过三年的中医药传承工作,学术和诊疗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两名继承人现在也成为省红会医院中医科的学术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早已晋升为中医副主任医师,现还在申报主任医师。2006年2月5日,云南省卫生厅授予龙凤昌主任“云南省荣誉名中医”光荣称号。2004年2月1日,龙凤昌主任退休了,但是他并没有中断对中医的热爱,他来到了圣爱中医馆,在这个充满中医特色的平台上,龙凤昌主任继续做着中医门诊工作,继续与各式各样的复杂病情打着交道,他说,他这一辈子可能都离不开中医了!
平淡生活认真过 说起自己的医学生涯,龙凤昌主任坦言:作为医生,每天给病人看病就是自己的生活,其实看起来很平淡。可是,一个医生的平淡生活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病人带着病痛来到你的身边。“对于病人而言,承受着身心的痛苦,带着对医生的信任和冶愈的希望,那却是非常不寻常的日子。正因为想到这些,我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四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工作……”龙凤昌主任平静地说。
作为云南省知名中医专家,从医这45年来,龙凤昌主任经常会遇到各地送来的疑难病、重病病人,为了治好这些病人,已经在业界享有盛名的龙凤昌主任从不怠慢。凡是遇到问题,马上就打开书查看,或是向中医、西医业内人士请教。“一个医生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非常难于治愈或者是医治不好的疾病,即使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也不例外,关键是你的态度。病人承受着身体的痛苦,怀着信任来找我,耐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说,仔细看病,作为医生,我就应该认真。”龙凤昌主任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透出的满是诚恳。
勤学精思得妙术
多年前的一天,双桥村来了一个老人,腹泻长达4年之久,病人试过了多种治疗,但是却屡治屡发,断不了根。慢性腹泻是一个很常见的胃肠疾病,很多病人由于数年的腹泻,导致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疲乏无力,病人非常痛苦无奈,而且这种病用西医治疗也常常没有明显效果。看到老人憔悴痛苦的样子,龙凤昌主任想,中医在慢性脾胃疾病方面素有很好的效果,一定要找出一个办法来治好老年人的这类慢性病。
为了治好病人,他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到经典古医书《难经》、《素问》……只要一有空,就捧着各种医书细读深思,就连一些平时很少用的偏方、单方都不放过,不停地寻求新的诊治方案。那时龙凤昌的生活很艰辛,家里有老有小,每天下班后都要照顾,家中里里外外打理完后,熬夜看书是很平常的事情。经过多方论证,终于摸清了老人的慢性腹泻病属“脾肾阳虚”,几剂药下去后,老人竟然彻底治愈了,多年后也再没有复发。后来,又遇到此类病人的时候 ,龙凤昌主任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先仔细“辨证”,然后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施治”,就这样一次次成功地治愈了那些经受了数年疾病之苦的病人。
精确的诊断,从而有针对地治疗,将中西医的优势相结合,龙凤昌主任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治疗慢性脾胃疾病病人,并由此发表了数篇具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成为云南中医界消化内科的“第一把手”。
一生孜孜不倦的学习,数十年来对临床上作不断的总结和创新,使他在内科、妇科、儿科方面及各科疑难杂症方面都具有较深的造诣。
一天,龙凤昌主任处来了一个患过敏性紫癜的孩子,全身皮下出血,关节肿痛剧烈,已经无法行走,但是孩子对西医激素治疗不敏感,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后出现严重肾脏损伤(大量蛋白尿),病情非常严重,随时都可能危及生命,龙凤昌主任诊断后为孩子开了两剂药,孩子才服完一剂药,症状就完全消失了,孩子全家欢喜地到处奔走相告。 从这些年来与各种各样病人的接触过程中,龙凤昌主任得出了一个真理:病人的信任就是我的工作!大概在15年前,双龙乡一卢姓农民和一刘姓工人,龙凤昌主任为他们治好了病。后来龙凤昌主任退休了,患者就不知他的去向,但是只要生病,他们还是会千方百计打听龙凤昌主任,辗转之中终于找到,便“盯着”龙凤昌主任再也不放,还经常会介绍亲朋好友来看病。病人的信任是对医生莫大的肯定,龙凤昌主任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他说:“为病人解除病痛是我最崇高的责任。只要为病人治好了病,他们就不会忘记你!”
临床实践出真知
在45年的临床实践中,龙凤昌主任重视理论学习,追溯医学发展之源,勤求古训,刻苦学习,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肝胆疾病、脾胃病、糖尿病、风湿病、颈肩腰腿痛疾病等的诊治。注重经方的应用,留心用药时的进退,观察疗效的应否。主张用方于精简,用药贵于专,用药疗效的巧处在于分量。探求以最少的药味、最小的剂量,来达到最高的疗效。
中医药学内容非常丰富,辨证论治是其精髓。龙凤昌主任认为: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中医法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可把握各具独立性疾病的演变发展轨迹和疾病演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特异性,针对性地应用治疗方药。强调了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临床用药要体现清热解毒利湿,疏肝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软坚等法则,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药。他还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思想,治疗中要注重后天脾胃的调养。指出了益气活血、扶脾助运;益气健脾中,以调升降;益胃润燥,刚柔相济;寒热虚实,统筹功补;权衡五脏,先调脾胃的治疗原则。
在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同时,龙凤昌主任主张在临床治疗中,衷中惨西,中西医结合。在诊断上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与先进的诊断技术,明确西医诊断,在辨证治疗中规范症候,规范处方用药。如肝病治疗中,把现代医学理化指标作为诊断和辨证时的参考依据,针对指标,遣方用药,以提高疗效标准,提高治疗效果。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