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名源堂:蒋士生治疗肠息肉
蒋士生治疗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大肠里面黏膜层长出的凸起状结构。我们的肠道由很多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在不断的生长和死亡,在这个更替的过程中,如果因为外界因素而发生一些异常情况时,例如代谢紊乱,或者细胞组织异常增长,就会导致肠息肉的出现。而常见诱因有很多,引起肠息肉的原因比较多,包括饮食因素,遗传因素以及感染等。
大多数息肉是“良民”,不会做恶,我们把它们叫做“增生性息肉”,而有些息肉就比较恶劣,叫做“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如果长期不重视,腺瘤性息肉就会“胡作非为”,去侵犯旁边的组织,或是搭上血液和淋巴的“快车”转移到其他器官,从而发展成恶性肿瘤。
即使是“坏家伙”腺瘤性息肉,也不一定全部都会发展成癌,只不过这种息肉癌变风险较高。
不可否认,肠息肉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无创肠镜手术一刀切。然而肠息肉并不是那么“十恶不赦”,切还是留,我们需要根据数量、大小、患者体质等酌情处理。
如果体内肠息肉数量不多,而且个头比较小,不影响肠道的蠕动和肠腔,那么就可以采取观察态度,密切留意肠息肉的情况。而如果是一些大于2厘米,管状绒毛状的息肉,就要警惕是癌前病变,需要及时切除这个“定时炸弹”。
另外,肠息肉存在复发风险,一些由于坏习惯导致的肠息肉,就算是采取了手术的方法切除,也难保患者不会再犯。因此患者更需要做的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锻炼方式,才可以降低癌变风险。
中医:不手术就能消除息肉,还能防复发!
肠息肉手术除了要承担手术风险,在手术后也会复发,而如果不能及时消除,息肉也会有癌变的风险。因此如何消除息肉,如何让“它”不复发,成为了关键。那么,肠息肉究竟该怎样解决?
中医关于肠息肉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灵枢·水胀》篇曰: “肠覃如何?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对于文中的“肠覃”一词的认识,《证治准绳·杂病》云:“夫肠者大肠也,罩者延也。大肠以传导为事,乃肺之腑也。肺主卫,卫为气,得热则泄,得冷则凝。今寒客于大肠,故卫气不荣.有所系止而结疲在内贴着,其延久不已,是名肠覃也”。据肠息肉的常见临床症状可归属中医的“肠覃”“泄泻”“肠癖”等病证范畴。
蒋士生医案介绍
28岁的罗先生因连续两周出现阵发性腹痛、腹中肠鸣等症状,来到长沙某三甲医院就诊。经肠镜检查后发现,结肠多发小息肉。罗先生拒绝接受肠镜下切除息肉治疗。后经人介绍找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蒋士生。
根据罗先生体质及息肉特点,为他辨证施治,并辅以中药外敷、脐灸等“内治外消”的综合系治疗方法。治疗半月后,罗先生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后,再次肠镜复查时,他惊喜地发现息肉数量减少了,而且单体体积也变小了。
“大肠息肉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脾气虚,气虚则血行不畅,血行不畅故生淤血,气血瘀滞则形成息肉。”蒋士生教授表示,从中医角度来讲,大肠息肉的治疗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通过内服汤药及膏方,外用穴位贴敷来增强患者体质,调和气血。
66岁的范嗲嗲,于2014年出现便血、容易腹部胀闷不适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乙状结肠息肉,并进行了手术切除。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却没想到,在术后三年内居然反复出现息肉。虽然再次进行了手术,但息肉就像雨后春笋般,又一次复发。无奈之下,范嗲嗲听从朋友建议,找到蒋士生教授寻求治疗。
接诊后,以“理气健脾祛湿,消瘀化痰散结”为法,辅以服用个性化膏方,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如今,2年时间过去了,患者复查肠镜,并未发现明显息肉复发。
专家档案
蒋士生,男,湖南省宁远县人,研究员、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原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从事中医药科研、教学、医疗工作40余年,先后承担国家、部省、厅局级科研课题20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56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专著20部。200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家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师从著名中医学家李聪甫研究员,深受李老脾胃学说思想的影响,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了自己临证独重脾胃的学术思想:辨病用药首重脾胃、扶正祛邪顾护脾胃、脏腑杂病治从脾胃、虚实相因先调脾胃、调理善后运化脾胃。认为脾胃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形成了“病、证、脾胃”三位一体的诊疗思路,在防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肿瘤、乙型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和内科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中医消化系统病症与内科疑难病、恶性肿瘤。
消化疾病:胃息肉、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肠息肉、肠炎、溃疡性肠炎、克罗恩病、乙肝、肝硬化、胆结石、胆囊炎等。
恶性肿瘤: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肺癌、淋巴癌、宫颈癌等。
内科疑难病:冠心病、脑梗、咳嗽、哮喘等。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