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好中医

第四届国医大师之张伯礼院士

天津Top100名中医擅长心血管疾病的张伯礼院士

第四届国医大师之张伯礼院士

所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张伯礼,男,1948年2月26日出生于天津,籍贯河北宁晋,中共党员,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代表性传承人。

张伯礼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得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1992年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1999年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2002年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2007年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201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获得吴阶平医学奖;2017年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2019年获得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并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020年8月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同年11月获得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张伯礼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2022年2月2日,担任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125号火炬手。

第四届国医大师之张伯礼院士

人物经历

第四届国医大师之张伯礼院士

张伯礼担任·2022北京冬奥会火炬手1948年2月26日,张伯礼出生于天津市南开区。

1982年7月,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得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

1982年9月-1992年7月,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室主任。

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2年7月-1999年12月,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

1999年12月-2002年8月,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2002年8月-2006年10月,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组建中医医疗队,担任中医治疗”非典”总指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患者。

2006年10月,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2007年6月,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12月-2018年12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2020年2月,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率领由来自天津、江苏、湖南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中医院。

2022年2月2日,北京冬奥会前夕,张伯礼担任2022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125号火炬手。

科研综述

张伯礼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开展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开拓了舌象色度学和舌底诊研究方向。20世纪90年代开展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明确了中风病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创立了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机制。自1999年开展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途径和关键技术。21世纪初完成了首个中医药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大规模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系列方法。开拓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促进中药科技内涵和质量提升,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6月,张伯礼已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80余篇,主编专著20余部。

第四届国医大师之张伯礼院士
第四届国医大师之张伯礼院士

人才培养

  • 教育理念

张伯礼提出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以拓展学生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倡导强化中医临床思维,注重临床技能训练。

他坚持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要求学生从院校走出去,跟临床名师学习经验,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临床实用型人才。他还特别注重教学中的互动,鼓励师生间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创建了”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自主式学习联动”的教学方法。

  • 制定标准

张伯礼致力于创建中医药高等教育规范。2008年,他主持制定了《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开展了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和中医学专业的认证工作;主持制定世界中医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中医师前)教育标准》,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组织各国专家编写了国际通用系列的中医药教材,筹建了”一带一路”中医师资培训基地,制定世界中医专业认证标准。

  • 指导学生

张伯礼长期在教学一线指导研究生、亲自给传承班当班主任。截至2019年6月,张伯礼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近300名,指导的3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篇获提名奖。

第四届国医大师之张伯礼院士

科研、教学及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情况:

1、业医近40年,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现代化基础研究。继承中医理论,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较深入地进行了冠心病心绞痛、血管性痴呆(VD)、高脂血症、中风及高粘滞血症的系统研究。临床上主张辨病辩证相结合,熟悉现代医学诊断方法,精通中医辩证论治,采两者之长,融中西医为一体,给患者尽可能好的综合治疗。重视方剂配伍,善用对药,开拓“处方行为学”研究新领域。

    2、对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衰等有丰富经验,总结了“气虚血瘀,调气为先,瘀痰相伍,贵在权变”的治疗经验,并研制了系列方药,取得了突出疗效。主持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证医学研究项目;主持天津市重大科技项目《内科疾病单元疗法构建及基础研究》,重点进行冠心病等内科疾病综合治疗方案的优化评价研究,探索最佳综合单元治疗方案;主持完成的973项目子课题《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研究》,系统研究了复方丹参方治疗冠心病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创立了以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模式和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主持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制定了血管性痴呆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下滑三期证治方案。创建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采用大样本临床流调方法,首次明确了中风病中医证候和先兆症动态特征及变化规律,开展了中风病急性期常用治疗方案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综合治疗方案,并被推广应用。

    4、高粘滞血症研究,建立动物模型,进行了病理生理研究;开展了临床流调,分析了影响因素;研制了多种检查仪器,建立了诊断系统;制定了分型治疗方案;对其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起草了血液粘度检查规范文件;在全国讲座百余场次,发表论文和科普文章数十篇;对纠正“中风预报”和“稀释血液保健”的错误观念起到积极作用。创立了血沉曲线检测分析方法,对非活动性疾病有诊断价值,研制了两代检测仪器,被评价是血沉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获国家发明四等奖,两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获三项专利。

    5、多年来承担了国家“七五”至“十五”重大攻关项目40余项,先后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和《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两个项目首席科学家。

    多年来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百余名;获何梁何利基金医学药学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

张伯礼的儿子张磊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兼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执行院长。

2020年元宵节,张伯礼在武汉抗疫一线写下《战地灯节》一诗:”灯火满街妍,月清人迹罕。别样元宵夜,抗魔战正酣。你好我无恙,春花迎凯旋。”2月16日,因劳累过度引发胆囊旧疾需要手术,张伯礼坚持自己签字不告诉家人;和儿子同在前线,他拒绝探望,让儿子先管好病人。

第四届国医大师之张伯礼院士

人物评价

张伯礼在继承发展祖国传统中医药事业上做出了突出成绩。他潜心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倾注大量心血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新华网评)

张伯礼用诲人不倦、勇于开拓的科学精神,生动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赤诚大爱、对科学探索的执着追求,无愧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彰显了一位有崇高价值观的中医达人的高远胸怀。 (人民政协网评)

张伯礼热爱祖国,为人坦诚,学风严谨,富于创新,尊重前辈,虚心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热爱中医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提携后学,关爱学生。 (何梁何利基金评)

张伯礼校长是中国科技界的著名学者,为国家的教育和科技进步特别是在中医教育、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澳门科技大学评)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张伯礼逆行武汉,奋战了80多天。以他为代表的中医药人为抗疫”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医药力量,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也在不见硝烟的战场忠实履行职责。 (新华社评)

张伯礼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奠定中医素质教育和国际教育的标准化工作基础,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持研究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显著成效,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评)

用百倍心血,开一剂良方,他以科技手段让传统中医制剂焕发现代生机;悬一壶丹心,济万世生灵,他用仁者大爱传中华岐黄之术造福千家万户。 (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词)

张伯礼出诊医院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张伯礼出诊

咨询电话:022-27987000 

邮政编码:300193 

传真号码: 电子邮箱:tjzyyfy@chineseshi.cn 

怎么走:633路638路662路681路842路850路51路859路862路867路879路45路50路;从天津火车站出发: 50路; 681路(龙井里);从天津机场出发: 678路(龙井里-中医一附院站)。

第四届国医大师之张伯礼院士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