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荻安堂高新中医诊所:喻贞良柴陷汤治疗痰热结胸证
喻贞良柴陷汤治疗痰热结胸证(医案)
医生:
痰热结胸证医案:
患者张某,女,29岁,高新区某银行职员,于2019年5月3日到高新区获安堂中医诊所诊治。
患者自述,反复咳嗽月余,咳时胸痛,一周前经西医输液治疗无效。现咳引右胸胁疼痛,阵咳加剧,喉中有痰,咽痒。CT检查左肺有结节的病史。
刻诊:舌苔厚腻微黄。左脉弦细数,右脉沉弱。
辩证分析:咳嗽日久,胸闷,咳引胸胁疼痛,是由于感冒日久,外邪入里化热,热灼津成痰,形成痰热结于胸下,致使肺失宣降,气机阻滞所致。舌苔厚腻微黄,咳嗽有痰,咳痰不止,痰咳出后稍感舒适,说明痰湿阻滞中上焦久矣,由于咳久气虚,推动痰邪无力,导致痰邪久滞于胸,故而胸闷胁痛。左脉弦细数,说明患者工作压力大,坚持带病工作,劳损伤阴,加之气机阻滞,气郁不舒郁久化热,而形成了痰热互结胸胁。
诊断:结胸证。
辩证:痰热互结于胸,少阳郁而化热。
治法: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和解少阳
方药:柴胡15克,玄参10克,酒黄芩10克,枳实15克,桔梗20克,郁金15克,全瓜蒌30克,法半夏15克,浙贝母15克,蝉蜕6克,蜜旋覆花15克,姜厚朴15克, 茯苓20克,甘草6克,夏枯草20克。三付,水煎服。
方药分析:辩证邪在少阳,痰热结于胸下,故而以疏解少阳的柴胡为君,酒黄芩,郁金为臣。桔梗宣降肺气,枳实、厚朴调畅气机,气行则津行,阻滞于胸中的痰湿随气行而散。但患者痰热互结久矣,且一咳就牵扯右肋疼痛,故而需加入化痰之品,浙贝母、全瓜蒌、茯苓等品,化痰散结,利水渗湿,将不易咳出的痰从水而化,免去患者咳痛之苦。玄参养阴清热。咽痒系风邪滞留,蝉蜕轻清宣散,邪去而痒止。蜜旋覆花具有降气消痰,尤适用于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之症,虽性微温,但与夏枯草配伍,能发挥其降气化痰之功,而无伤阴之弊。
二诊:2019年5月10日,患者自诉咳嗽缓解,咳痰减少,基本不咳,唯饭后咳。胸闷、胸痛、咳引右胁痛的症状减轻,但有声音嘶哑,咽痒,神疲乏力。脉濡而弱,左脉仍然弦细数。
诊断:痰热结胸,兼肺脾气虚。
辩证分析:患者仍属于痰热结胸阻滞中上焦,由于久咳伤气,导致了肺脾气虚。
本人带有学生,学生建议增加其肺部宣散之力,但化痰宽胸,行气散结,佐以益气等目的保持不变,遂更方试病。将柴陷汤的柴胡易麻黄。
方药:蜜麻黄6克,杏仁10克,酒黄芩10克,郁金15克,全瓜蒌30克,枳实15克,冬瓜仁30克,桔梗20克,法半夏15克,姜厚朴15克,炒薏仁30克,甘草6克,夏枯草20克。 二付,水煎服。
另外人参5克,浓煎,每天分三次服。连服三天。
三诊:2019年5月17日,患者再次前来就诊,自诉咳嗽阵咳,咳引右侧胸胁痛未见好转,病情无进退,咽干咽痛,脉浮紧弦濡。
辩证分析:本例患者已诊断为痰热结胸证,在治疗立法遣方上就不能随意改变治法和方药,这就是临床实践告诫!既然是痰热结胸,痰湿滞留胸中,仍按首诊治法以“柴陷汤”加减,应遵循医之先贤临床经验:“药已中病,效不更方”。临证考虑患者咳引胁痛日久,以致气滞津停必有痰瘀互结,故而用药上佐以活血祛瘀之品赤芍。
治法:化痰宽胸,行气活血,散结祛瘀。
方药:柴胡15克,赤芍15克,玄参10克,酒黄芩10克,桔梗20克,全瓜蒌20克,法半夏15克,浙贝母15克,蝉蜕6克,蜜旋覆花15克,姜厚朴15克,茯苓20克,甘草6克,夏枯草20克, 炮姜10克。
四诊:2019年5月24日。患者诸症悉减,胸闷、胁痛好转,咳痰少了很多,已不咳嗽。现脉细濡。舌苔薄白,中部微腻。
辩证:肺脾气虚,痰湿阻滞。
治法:健脾益气,化痰宽胸。
方药:方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
药物:柴胡15克,赤芍15克,党参2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厚朴15克,全瓜蒌2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炮姜15克,炙枇杷叶12克。
上方服三付,巩固疗效。随访电话联系患者已好转痊愈。
按:
1、本例患者反复咳嗽月余,外邪由表入里而形成痰热结胸证。肺居胸中,少阳经脉循行于胸胁,若属痰热阻肺,少阳经脉为之郁滞者,除咳嗽而外,胸胁满痛,为必见之症,虽无寒热,选用柴陷汤治疗为其佳方。
2、咽喉、气管刺激感,多因风滞留,故加蝉蜕与桔梗相伍,起到利咽祛风止痒之功。
3、柴陷汤中加旋覆花之理。蜜旋覆花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功效。尤适用于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之症,虽性微温,但与夏枯草配伍,能发挥其降气化痰之功,而无伤阴之弊。
4、本例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充分体现了“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的原则。首诊时诊断为“痰热结胸证”,病机为痰热结于胸下,少阳郁而发热。治当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和解少阳。方用柴陷汤加减。二诊:患者服药后,咳嗽减轻,仍咽痒即咳,咳时胸胁疼痛未解,伴声音嘶哑。然病机没有多大变化,只有声嘶,恐有外邪闭肺之象,将“柴陷汤”中的主药“柴胡”易成麻黄,故病情无进退,三诊时仍以柴陷汤加减治疗,而收满意之效。这就说明了“药已中病,效不更方”之理。
成都荻安堂高新中医诊所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和西一街96号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