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名中医Top100之擅长治疗胃炎、肠炎、胆囊炎等消化疾病的杨健武
云南省名中医Top100之擅长治疗胃炎、肠炎、胆囊炎等消化疾病的杨健武
杨健武名医工作室
杨健武名医工作室形成“治疗急性病重视及时祛邪,治疗慢性病重视健脾补肾疏肝”的学术观点,对中医内科、皮肤科、儿科、妇科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特别是治疗胃炎、肠炎、胆囊炎等消化疾病和痤疮、湿疹、皮肤瘙痒、荨麻疹、黄褐斑等皮肤病有独到疗效。
学、劳结合,磨练坚韧品质
出生于1945年的杨健武,从小生活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12岁的时候就背着行李走30多公里路去县城读中学,1958年新的教育方针出台: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在学生年代的杨健武,就经常参加生产劳动,甚至在饥荒年代还到过山上开荒,如今早已告别那个年代过上新生活的他,常回忆那段艰苦的岁月,他说那是一种人生财富,值得一生珍藏。
1963年,杨健武凭借勤奋刻苦的学习干劲,考入云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本科,曾担任班长一职。当时,在学习《伤寒论》第一堂课上,杨健武就被古代医圣张仲景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所深深折服,明白学习中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从此以后,他便爱上了中医,把全副身心都放在了中医的学习上。
在大学学习后期,也就是在1966年底到1967年初这段时间,杨健武还与同学们参加步行串联,从昆明一直步行到甘肃岷县,时隔30多年再次重走当年红军走过的地方,体会红军精神,不仅磨练了意志,更增添了一份责任感。当时他们从10月份一直走到第二年的1月份,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难险阻,行程最远的一天是过二郎山,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共走了74公里。当时气温在零下30度,草地结冰,行走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毕业后杨健武被分到山区、农村、卫生院、县防疫站、县医院等基层,经历过翻越雪山、走过草地的磨炼,使他干起工作来显得游刃有余。
在中医学院学习的4年时间里,正好是文革时期,毛主席指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就是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杨健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团结公社卫生院工作,当时的卫生院分管3个大队的医疗工作,最远的地方距离卫生院有60华里,平时外出诊病,爬山涉水、翻山越岭是经常的事,有时候甚至在冬天还要往返涉渡两三尺深的河水。至今杨健武主任还记得,当年夏季脑膜炎疫情严重,为群众注射疫苗需横渡澜沧江,当时江面洪水波涛汹涌,船过河后根本靠不了渡口,冲下数百米后大家要七手八脚抓住岸边柳树才得以上岸,出去一回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然而再艰苦的环境也挡不住他心系群众健康的脚步。那个年代山上中草药非常多,在翻山越岭时杨主任也认识了很多中草药,这也为他之后临床积累看病经验、研发各种新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京城求学,开阔视野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伊始,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年代,当时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广大农民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个体户为城市没有铁饭碗的人们找到出路,大学和研究生班都恢复招生,夜大、函授、自学考试为有志青年广开成才之路,提供发展机遇。杨健武主任了解到以岳美中为班主任的研究生班招生后,就立志报考卫生部北京中医研究院的研究生。岳美中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理论造诣与临床经验均属当代一流,生前为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做医疗保健工作,被周总理派往朝鲜为崔庸健委员长及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治疗获得成功。杨主任最终经过努力,在来自全国各地的570个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17名录取者的中医研究生之一,实现了跟随岳美中、方药中等名医学习的夙愿。
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生班(后称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研究生部)设在北京西苑医院。80年代初期教学方法沿袭了全国中医研究班的模式(1976年3月至1977年9月由卫生部委托中医研究院主办),一年半的理论学习以中医四大经典为主,学校同时邀请全国知名中医任应秋、姜春华、刘渡舟、李克绍、李今庸、张海峰、万友生、朱良春、潘承濂、裘佩然等20多个专家做专题讲座。这让杨健武主任学习到了全国各地中医名家的学术观点、临床特长、治疗经验、为人气质,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
后一年半的时间,17名同学分到中医研究院所属各医院,拜知名专家为师进行临床学习。当时杨健武由于基础好、性格好,有幸与另外4名同学分到西苑医院副院长方药中老师的班中。方老任西苑医院副院长,他以学术渊博、认真严厉著称,抗战期间方老在重庆师从南京名医陈逊斋老先生。1952年—1957年,当时还在北京医学院读书的方老,就已编写了《医学三字经浅说》,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方老国学功底深厚、诗词歌赋张口便来,而且还是李维康的京剧票友,《内经》、《伤寒》烂熟于胸,成段背诵、只字不差,曾系统学习过西医,临床经验丰富,每次门诊前都要求学生集体背诵上次布置的任务,谁稍有不熟,就要单独再背一遍。方老每周带学生出门诊三次、进病房两次,批评学生丝毫不留情面。同学们每次跟师都战战兢兢,不敢有任何松懈。最后的结果也验证了“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杨健武主任以全班第五名的成绩毕业并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前三届研究生,每年只招几千名学生,师资配备强、教学认真,要求很严格,连答辩委员会配备也是顶级的,由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董建华任主任委员,其他委员有医史、耳鼻喉专家耿鉴庭研究员、儿科专家王伯岳研究员、胃肠病专家步玉如研究员、肝病专家方药中研究员、肾病专家时振声研究员。
除了在学业上取得成绩,杨健武主任也结交了全国各地的同学,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全国知名学者,如中医体质学说创始人、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师兄,对杨健武主任影响深远,两人曾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合写并发表文章5篇,合作写出《伤寒论研究》书稿。回昆后,杨健武主任仍参与王琦的体质研究课题,负责云南省的病例观察及收集等工作。与王琦几十年亦师亦友的关系,杨健武主任坦言对自己的帮助非常之大。
此外,《周易与中医学》作者杨力,在云南中医学院和北京研究生班都是高杨健武主任一届的同学,除每天早晨一起跑步锻炼外,惜时如金,冬天买一袋馒头,打点开水就过一周,至今已发表了几百万字专著。她的异常刻苦勤奋,也给杨健武主任影响深远。
上世纪80年代初,云南有4人在北京读中医研究生,杨健武主任就是其中一人,毕业后,其他三人:杨力、朱勉生、王玉英都留在了北京,而且事业有所成就。然而,杨主任心系家庭,数次婉谢留在研究生部工作的提议,主动要求回到云南工作,以致教学秘书王琦师兄留下“青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的临别赠言。
躬耕不辍,成果显著
从事中医工作45年,杨健武主任曾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审评专家,云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一至第三届理事。《云南中医杂志》第二届、第三届编委会常务编委、专职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第四届编委会常务编委、专职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现任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评审专家,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专家。
科技成果曾获1985年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获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0篇,约13万字。参与编写出版《伤寒论研究》、《中医疾病诊疗撰要》、《中医基础与临床》、《药食保健》、《云南中医学院院史》等5部专著,执笔撰写约46万字。在《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发表文章约5万余字。在《春城晚报》、《云南广播电视报》等报刊发表科普文章60余篇,共计公开发表作品约66万字。
在中药科研方面,杨健武主任曾主持研制成功滇卫药健字(1996)3321号“气血双生液”和国药准字B20020685“气血双生合剂”,并参与研制成功民族药新药“脑康灵胶囊”,参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朱兆云科研团队进行痛舒胶囊、肿痛气雾剂、愈伤气雾剂等金品系列新药申报资料及产品推广科普宣传资料撰写工作。
诊病开方,心系患者
杨健武主任一生推崇慈爱之心、慈善之心、感恩之心、与人为善的做人原则,这与圣爱中医馆的办馆宗旨相吻合,因此退休后他便立即加入人民西路圣爱中医馆的创业团队。在诊病过程中,他时时为病人着想,坚持平等相待,一视同仁,合理用药,节省资源的行医原则,从不开大处方,尽量以便宜、有效为原则,让病人少花钱就能治好病。
还记得,一名临沧农村患儿因剧烈头痛专程到昆明求医,在某三甲医院住院5日,未明确诊断病情,仍以头痛待查出院,医院嘱咐其到有条件的医院治疗。患儿家属一筹莫展,得到好心人提示,于2013年4月30日下午到圣爱中医馆北市馆求医。王姓患儿,女,8岁零3个月,由父亲及姑姑交替用指尖按压头部止痛,稍有停顿即大声喊痛哭泣。杨主任不忍患儿之痛苦及家长之无助,承担风险接诊。
四诊合参,乃脾胃虚生痰,肝风上扰,痰瘀阻滞清窍所致。投以健脾化痰,平肝熄风,通络止痛颗粒药一剂,并给患儿家属讲清楚,此乃危急重症,大医院也不敢留住院治疗,服药后如无缓解,次日应及时到大医院治疗。
第二天下午,患儿姑姑带其来圣爱中医馆圆通馆继续求治,见到杨主任面露喜色。告知服药后患儿疼痛明显减轻,因经济困难,当天将乘夜班车返回家乡,再来开几副药回家调理。杨主任仍按上方开颗粒药五剂,10天服完。可见中医药也可以治疗危急重症,虽然患儿头痛剧烈,但已经过系统检查,排除脑部肿瘤、脑血管意外及脑炎等疾病,故可放胆进行中医治疗。诊治准确,自然疗效明显。
崇尚节俭,修身养性
在日常生活中,杨健武主任崇尚节俭。他说,简朴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心理修养和一种精神境界。在物欲横流、奢靡之风盛行的现代社会,它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利己利国。对个人,有益于修身养性,健康长寿。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富贵病,肺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多发而死亡率高的癌症,都与吃得太好、活动太少有紧密关系。而过多攀比和患得患失的心态,更是健康的大敌。
杨健武主任养生提倡“志闲而少欲”,保持平和、善良的心态,不追求非分的利益。“形劳而不倦”,适当劳动、运动,以不过于疲劳为原则。“饮食有节”,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食物多样,营养均衡,推崇生态原味,不对食品做过度加工及添加。“起居有常”,生活有规律,早睡早起,崇尚俭朴,放弃过多的物质享受。总之他认为,养生先养心,心安体自健,寿自长。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