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诏玮名老中医工作室:(医案)中医如何治疗中风
肖诏玮名老中医工作室:(医案)中医如何治疗中风
姚某,女,60岁
2月份以“失语3天”就诊于当地医院,查颅脑MRI提示左侧放射性冠区及额顶叶多发急性脑梗死,无意识障碍,现面麻,歪斜舌,漏口水,寐欠佳,偶有咳嗽、咳痰,痰色黄白相间,纳寐欠佳,二便尚调。既往高血压、高血脂病史。BP130/72mmHg。
诊断:中风 气虚络瘀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黄芪30g 当归6g 赤芍12g 白芍12g
地龙9g 茯苓9g 白术9g 桃仁6g
菊花9g 徐长卿15g 柏子仁6g 石菖蒲15g
神曲9g 鱼腥草15g 桔梗9g 蝉蜕6g
苦杏仁6g 法半夏9g 浙贝母9g
×7剂
讨论:患者颅脑MRI提示左侧放射性冠区及额顶叶多发急性脑梗死,西医诊断为脑梗塞,中医诊断为中风,无意识障碍,为中经络。《黄帝内经》首提“中风”, 《素问·风论》中究其病因均为外感风邪所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 “五脏之中风, 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 邪乃得往”, 此言阴阳失调, 邪气侵袭, 正气不足, 易中风邪。汉代以后, 多承《内经》、《伤寒杂病论》之说, 论中风的病因病机多从“内虚邪中”立论,患者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引起脑梗死等高危因素,加之患者平素体弱,内外相引发而中风,辨为气虚血瘀证。
张仲景根据邪气的深浅程度将症候类型进行划分, 开中风病症分类之先河《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将中风中于络会导致“肌肤不仁”、中于经则“重不胜”、中于腑则“不识人”、中于脏则“舌即难言, 口吐涎”的症状一一列举, 由此就产生了中风的病症分类。可见, 根据邪“在络”“在经”“入腑”“入脏”的病变有浅深不同, 病情亦有轻重之分。由于经络位浅, 而脏腑位深, 若邪中于络, 则营卫不运, 肌肤失养, 故有“肌肤不仁”。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创立了“元气亏损是半身不遂本源”之说, 创立补阳还五汤方, 目前仍就是治疗中风的代表方。朱老师处方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黄芪补气以促血行,并使淤祛而正不伤,当归活血兼补血,赤芍、白芍、桃仁助当归活血祛淤,地龙行经通络,徐长卿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同时用茯苓、白术顾护脾胃。患者伴有咳嗽、咳痰,辅以鱼腥草桔梗、蝉蜕、苦杏仁、法半夏、浙贝母清热宣肺,祛痰止咳。
脑梗死是卒中最常见类型,脑梗死的治疗原则,超早期治疗,“时间就是大脑”力争发病后尽早选用最佳治疗方案,挽救缺血半暗带。不同病情患者卒中急性期长短有所不同,通常规定卒中发病2周后即进入恢复期。在控制卒中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抗凝基础上,有条件者应持续进行康复治疗。中医在中风后遗症期康复中,针刺中药具有明显疗效,应及时进行干预。李用粹在其《证治汇补》中还提出, “平人手指麻木, 不时眩晕, 乃中风先兆, 须预防之”, 并给出中风病应从“慎起居”“节饮食”“调情志”等方面进行预防和养生, 对中风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院地址与电话
医院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路102号 导航
医院电话
0591-87678569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