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人民医院:(医案)中医如何治疗感冒
福州市人民医院:(医案)中医如何治疗感冒

王某某,女,18岁。2018年1月25日初诊
主诉:咳嗽、咳痰伴鼻塞、流涕1周。自诉1周前出现咳嗽、咳痰,咳嗽呈阵发性,每日十至十二咳,每咳三至五声,痰多,色黄质浓,伴鼻塞、流浊涕,未予重视,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遂今前来就诊,辰下咳嗽较甚,痰仍较多,呈淡黄色,质地较前稀薄,仍有鼻塞、流浊涕,纳寐欠佳,大小便尚调,视诊可见舌红苔黄腻,按之脉浮滑。
处方:
苦杏仁9g 紫苏叶9g 藿香9g 桑叶12g
连翘9g 蒲公英10g 黄芩9g 牛蒡子9g
桔梗9 陈皮9g 豆蔻6g 黄芪30g
苍术10g
3剂,日1剂,水煎服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病中养护:嘱慎起居,避风寒,忌食甜食、辛辣刺激之品,少量频饮温热开水。
二诊(2018年1月28日):服三剂后,患者咳嗽、咳痰明显减轻,每日五、六咳,每咳两到三声,痰量明显减少,色淡黄质粘稠,偶有鼻塞、流清涕,无咽痒,舌苔转薄黄苔,脉细滑,考虑邪热尚存,继续予前方五剂。病中养护:嘱慎起居,避风寒,忌食甜食、辛辣刺激之品,少量频饮温热开水。
后咳嗽、咳痰基本缓解,无鼻塞、流涕。
按语:此病属中医“感冒病”范畴,虽为外感风热但兼夹里邪,此方注重表里同治,因单用解表,则在里之邪难出,如仅治其里,则在表之邪不解,故须表里同治,使病邪得以分消,该患者在表为风热之邪,在里为痰热之邪,该病时值冬季,虽为热证,但用药不宜过于寒凉,方中以紫苏叶、桑叶、藿香、连翘等疏风解表可避免寒热偏倚,以蒲公英、黄芩、牛蒡子等清里热,配合陈皮、苍术、豆蔻等燥湿化痰,均使药味较为平和,另外杏仁与桔梗的配合,一升一降宣提肺气直逼痰出,乃为咳嗽方中的点睛之笔;与经方中的表里双解方不同,此方更注重从肺而解,更为直接地改善肺疾诸症。
郑承铎主任指导,此病为外感风热之邪,热邪犯肺,肺气宣肃失常,失于肃降则上逆发为咳嗽,失于宣发则津液内聚生痰,痰热互结向上壅阻鼻窍,虽表证为主但亦有里实,故用药应表里兼顾。
医院地址与电话
医院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路102号 导航
医院电话
0591-87678569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