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名中医之张学文——《医林改错》的学习与活血化瘀法的运用
陕西名中医之张学文——《医林改错》的学习与活血化瘀法的运用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是临床实用的中医著作,是国家推出的中医各科必读的20本重要古籍之一。该书虽非宏篇巨论,但因敢于问阙经典、阐发气血,不仅为后世医家所叹仰,更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可见到70多个版本。该书图文并茂,立论新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即适合于初学中医者,也是中医基础和临床研究者重要的参考书籍。
一、《医林改错》与作者
《医林改错》成书于道光庚寅年(1830),是王清任生前仅有的著作。自1830年北京三槐堂书铺初刻到清朝覆灭的80年间,散见的版本多达40余种。至今,在国内可以见到的版本不少于70种,这还不包括流传于民间的手抄本。此外,还有英、法、日等多国译本,其英译本最早在英国的《博学会报》上刊载,并称王清任为“近代解剖学家”。由此可见,该书在当时影响之巨大。
《医林改错》全书分为上、下两卷。记载了王清任42年的医学心得和临证经验,同时也反映了王氏广涉医典、勇于创新的学术思想。全书载方33首,用药87味。其中的大多数方剂都有很好的疗效,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有的经药厂制成成药,市场广为销售。
作者王清任(公元1768~1831),字,勋臣,又名全任,直隶(今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人。其先祖王凝机,是当地一大名医。王氏幼年时曾一边习武,一边学医,这也为他日后敢于解剖尸体奠定了基础。王氏21岁(1789)正式行医,先后在村里、北京开设“正中堂”、“知一堂”,行医42年间,他严谨求实,精研医道。因感于古籍所论之脏腑形态、功能以及所绘图谱尚有不实不尽之处,他每于诊病之瑕去刑场、义塚,观察解剖尸体,绘成亲见脏腑图形以更正古医书中脏腑之不尽翔实之处,并将他42年临证经验,尤其是对瘀血、气虚诸病的证治经验进行了总结而编成是书。书中收录的病症范围之广,可涉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传染病等领域,且多为提纲挈领之言。其所载33首方剂,多有效验,常为后世医家喜用和推崇。
二、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
脏腑乃人体之根本,病因之于内,必形之于外,王清任对此感慨颇深。他说:“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他通过大量的解剖观察和总结,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脏腑解剖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纠正和补充。如对于血管,他认识到左右颈总动脉、主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左右髂总动脉、左右肾动脉、左右锁骨下动脉、下腔静脉等的位置和形态。观察到肺为两叶,有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相连,肺下无透窍。纠正了前人关于肺有六叶两耳、二十四孔的错误。古人认为肝脏左三叶右四叶,胆附于肝之短叶。王氏则明确指出,肝有四叶,大面向上,后连于脊,其位在胃之上,胆附于肝右第二叶。其他诸如胰脏、胰管、胆囊管、幽门括约肌、肠系膜等,多与现代解剖学基本符合。此外,王氏对膈膜位置和形状的描述,对脑功能、会厌、视神经以及怀胎说等的认识,虽然较为朴素、简陋,甚至掺杂了一些错误,但较之前人来说仍不失为一大进步。正如知非子作序所言“先生是书,功莫大于图绘脏腑诸形。…而使数千载之误,由先生而正之哉!”。
2.阐发气血理论,创立脑髓学说
对气血理论的发挥是王清任学术思想耀眼的闪光点。如他说:“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气有虚实,……当与半身不遂门四十种气虚之症、小儿抽风门二十种气虚之症互相参考。血有亏瘀,血亏,必有亏血之因。……惟血府之血,瘀而不活,最难分别。”他认为“目视、耳听、头转、身摇、掌握、足步”等都是受“气”之所支配。“亏损元气,是其本源”,“气通血活,何患病之不除”?王清任的以上观点,实际上是对《内经》“血实者宜决之,气虚者宜掣引之”理论的进一步发挥。
王清任所倡立的以“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为核心的脑髓说,是对《内经》“心主神明”理论认识上的一次“扬弃”和补充。他通过长期的观察,不仅总结出:耳之听、目之见、鼻之闻通归于脑的观点,而且,从小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认识到脑主意识的功能。如他所言:“看小儿初生时,脑未全,囟门软,目不灵动,耳不知听,鼻不知闻,舌不言。至周岁,脑渐生……。至三四岁,脑髓渐满,囟门长全,耳能听,目有灵动,鼻知香臭,言语成句。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此外,王清任根据中风患者肢体和头面不遂的交叉现象,客观地指出:“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他的这一观点,与脑神经生理学的机制不谋而合,有着极强的实用价值,也为现代中医脑病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3.理论联系实践,创立多首名方
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以及血府、膈下、少腹、身痛逐瘀汤等名方的创立,是王清任长期理论研究和临床不断总结的精华之所在。王氏理论尤重气血的观点在他创立的方剂中可见一斑。如具有活血逐瘀作用的通窍活血汤,以及血府、膈下、少腹、身痛逐瘀汤等。其中,通窍活血汤现今已广泛用于中医脑病领域,且疗效卓著;血府逐瘀汤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疗效确切可靠。补阳还五汤开创了“益气活血”治疗中风的先河,对后世医家有着巨大的影响。此外,王氏创立的多首方剂以及验方,大多都有着较好的疗效。有人对《医林改错》所载33方87味药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发现全书列举气虚证60多种,用黄芪的处方11首,最大用量达120克;87味药物中,活血化瘀药占1/3之多。可见,王氏不但理论上强调气血关系,临证实践中也是与理论认识密切结合。
以上,是我们现今看到的王清任对医学贡献的一个缩影。当然,王氏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错识或者说局限性,如将卫总管误认为是气管,从而未能发现其与心脏的密切关系,以至于错误地提出“心无血说”的观点及正确理解脏象与脏腑的关系等。因此,一度有人认为《医林改错》是“越改越错”。但是,我们若能站在当时科技低下、人文观念保守等背景来看待这一问题时,就不难发现王清任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是何等的不易!
三、如何学习应用《医林改错》
读《医林改错》这本书,不能只读书中的理论观点和治法方药,而是首先应该学习王清任师古不泥,学有创新,从实践中寻求真知的精神。从《医林改错》所直接引用的10余部经典和20余部典籍的观点来分析,王清任对古籍中的一些疑问并不是他凭空臆断,刻意标新立异的举措,应该被客观地看成是他在博览群书后认识上的一种升华。是科学的、严谨的为医之道,值得我们现今的医务、科研工作者认真学习。
其次,要学习王清任善于在临证观察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他通过对小儿生长发育过程的观察,提出“脑髓说”,并详述痫症发作之始末予以分析和回答。对半身不遂病症的体会上,他说:“惟半身不遂一症,古之著书者,虽有四百余家,于半身不遂立论者,仅止数人,数人中并无一人说明病之本源,病不知源,立方安得无错?……凡遇是症,必细心研究,审气血之枯荣,辨经络之通滞……”;“若十分元气,亏二成剩八成,每半身仍有四成,则无病……如左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左,则右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日半身不遂。”依次观点,王清任创立了“补阳还五汤”这一名方。
再者,认真领悟王清任最为擅长的活血化(逐)瘀的立法和组方思路。如活血化瘀治法与补气药、清热药、解毒药以及化痰祛痰等药物的配伍方法。书中明明确指出:“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如桃仁一药,王氏在多首方中应用,但用量多据他对瘀血轻重的判定而选投,轻仅3克,重则达25克。再如通窍活血汤中之黄酒,虽做药引之用,但断不可少。余在临证中体会到,尽可能选用上好之品,每日用量30克,,往往收效较好。
此外,对于王清任实事求是的医德医风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如他运用隔下逐瘀汤治疗积聚一证时多次指出:“此方可效,全难愈”,“虽不能愈,常可保病不加重”等。
由上可见,《医林改错》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是中医工作者深化自身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部很好的参考书。
活血化瘀法是古代八法中“消法”的一种,从古至今,临床使用效验,且代有发展。
活血化瘀法是针对瘀血内停,脉络瘀阻,血行失常而采用的以改善血液循环,化除体内瘀滞为基点的一种治法。历代医家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运用和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互相协作,共同努力,在对该法的机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皆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从临床角度看,活血化瘀法不仅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肿瘤等科的多种病证,而且在防治诸多老年病、疑难杂证和许多危重急证等,采用该法或兼夹使用活血化瘀法,常可收到满意或预想不到的效果。故在国外,对本法的研究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我在学习前贤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临床的点滴经验,着重从《医林改错》书中几首方药上谈点体会,仅供同道们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古人在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正斗争的力量强弱,病情的轻重缓急,主证与兼证的关系,以及病证的寒热虚实之不同,本着辨证论治的原则,恰当地选方用药。根据“方从法立,法随证出,辨证立法,以法统方”的原则,创立了许多辨证明析,立法正确,组方合理,选药精当,方药合拍,取效敏捷的活血化瘀方面的名法、名方如:通窍活血法之”通窍活血汤“,理气活血法之“血府逐瘀汤”,益气活血法之“补阳还五汤”,活血止痛法之“隔下逐瘀汤”,温经化瘀法之“少腹逐瘀汤”,通痺化瘀法之“身痛逐瘀汤”,温阳化瘀法之“急救回阳汤”等。其他如黄芪甘草汤、木耳散等均有实际运用的情况。另外根据王氏对中风先兆证的论述和我们临证所见,创立的清肝活血法之“清脑通络汤及脑清通方”,以及根据“通窍活血汤”之义改制的“脑窍通”和根据“补阳还五汤”之义改制的“通脉舒络汤”及“通脉舒络液”等等,在临床运用均取得良好效果。
1.脑窍通方(自拟方)
【组成】麝香0.1g,(冲)丹参15g,桃仁10g,川芎12g,白茅根30g,赤芍10g,菖蒲10g,三七3g,川牛膝30g等十余味.
【用法】上方经制剂,做成口服液.也可将丹参、桃仁、川芎、白茅根、赤芍、菖蒲、川牛膝等煎汤,三七、麝香冲服。
【功能】活血开窍,利水醒脑。
【主治】脑出血或其它外伤、热病所致之颅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神志昏迷,人事不省或小儿脑积水者,以及脑肿瘤等属于颅脑水瘀证者。脉见弦硬或滑,舌紫黯或有瘀点、瘀丝,苔白,或舌下脉络变化。
【方义】方中取王清任通窍活血汤意,且丹参、桃仁、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消散瘀血;三七化瘀又可止血,防止出血;麝香、菖蒲芳香开窍醒神;白茅根清热止血利水护肾,川牛膝滋益肝肾、引血、引水、引热下行。全方合用,具有化瘀止血,开通脑窍,苏醒神志,利水降低颅压等作用。
【体会】临床所见不少脑病患者,因颅脑络脉破裂,出血、渗血,致脑窍闭塞,神机失运;或因脑内水瘀互结,瘀而致水,水阻成瘀,致脑髓受损,颅压内压增高,神志不清。根据其病因病机、证候表现,拟定此方,名曰“脑窍通”方,曾试制成口服液(有时亦作汤剂应用)。经大量临床观察,证明对中风病早期康复、脑溢血、脑水肿、脑外伤、高热昏迷、中风后遗症、脑积水、脑肿瘤等有较好的疗效。
2.清脑通络汤(自拟方)
【组成】草决明30g,川芎10g,赤芍10g,生山楂15g,丹参15g,磁石30g(先煎),菊花12g,葛根15g,地龙10g,豨莶草15g,川牛膝15g~30g,水蛭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能】清脑降压,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先兆症(小中风),症见头痛,头昏,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手足逐渐不利,疲乏无力,舌质紫黯苔薄白,舌下脉络瘀阻,或有瘀丝、瘀点,脉弦细等。
【加减】肝肾不足者加山萸肉、生杜仲、桑寄生;语言迟钝者加胆南星、菖蒲、郁金、天竺黄;胸闷胸痛者加瓜蒌、薤白、三七;肢体不利并疼痛者加鸡血藤、威灵仙、姜黄。
【方义】草决明、菊花清肝脑之热;水蛭、赤芍、川芎、丹参化心脑之瘀;磁石平肝阳之亢;川牛膝补肝肾之虚,引诸邪下行;地龙、豨莶草通络降压;且草决明和生山楂可以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山楂,即助活血化瘀,又防阻胃之弊。
【体会】《医林改错》在论中风未病前之34种症状,我们归纳6种主症并自拟出防治的清脑通络汤,这也是在学习前辈经验和我们多年临床总结出来的针对临床常见的中风先兆症(俗称小中风)的经验方。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其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早期以头昏、眩晕、肢麻、舌麻、血压升高或上下波动、血脂增高等为主要特征。早期预防和治疗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针对早期病机为肝热血瘀而拟定的清脑通络汤,应用于临床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已根据此方清减成“脑清通片”,并已通过有关部门鉴定,三期临床观察已作完。“高冠心”是临床常见疾病,此方辨证加上瓜蒌、薤白、三七等,也可以运用于该病,且疗效显著。
3.通脉舒络汤(自拟方)
【组成】炙黄芪30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丹参15g,川芎10g,鸡血藤30g,桑寄生15g,川牛膝15g~30g,路路通20g,生山楂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能】补气活血,益肾通络
【主治】症见肢体麻木,半身偏瘫,患肢无力,或口角流涎,腰膝酸软,耳鸣,舌质淡紫苔薄白,舌下脉络曲张,脉沉细。
【加减】体肢麻木者加豨莶草,手足发凉者加桂枝;抽动者加全蝎、蜈蚣;语言不利者加天竺黄、胆南星、菖蒲、郁金;肝肾阴虚明显者加山萸肉、生熟地;头颈麻木或疼痛者加天麻、葛根;大便干燥者加肉苁蓉、火麻仁、大黄。
【方义】此方以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加减而成。王清任发前人所未发,倡气虚血瘀理论,创制补阳还五汤,为后世治疗气虚血瘀之证如中风偏瘫、痿证等奠定了基础,拟定了大法。此方临床上应用,的确有较好的疗效。故宜宗其法而变通其方,方中黄芪初用30g,久用力不足者可逐渐加重至60~90g、120g,使气旺以促血行;鸡血藤、当归补血,与黄芪相配,其有祛瘀不伤血之功;桃、红、芎、芍、丹参活血祛瘀;地龙、路路通通络剔邪;桑寄生、川牛膝补益肝肾;生山楂消食散瘀降脂。全方配合可补气、活血、通络、益肾,对中风中经络者用之疗效较好。中风恢复、后遗症期用之亦佳。其他有气虚血瘀病机的病证用此方皆有效。
【体会】我们以此方为主加减治疗风中经络之气虚血瘀证病人近千人,发病在3个月内者,均取得较好疗效。并以此方为基础加减,1978年制剂成为“通脉舒络”滴注液,作为医院治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病人的治疗。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乙等奖。临床体会,早期应用,坚持应用效果较好,一般在发病后3个月以后,最迟不超过半年者,用后效果最佳。对1年以上者,则只能改善部分症状。另须要坚持用药,并可配合针灸,按摩,药浴,理疗等方治疗。它起效较缓,不可图速效而朝令夕改。在中风后遗症中,根据本方原则,辨证加减,亦取得良好效果。
4、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10克,生地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头痛、胸痛、汗出、胸不任物、灯笼病(心里热)、烦闷急躁、呃逆、呛水、不眠、夜不安、睡则梦多、肝气病(无故爱生气)干呕等,均因于有瘀者。
【加减】方中牛膝,我们一般多用川牛膝,头痛明显者可加白芷10克,胸痛明显者可加三七3克(冲),全瓜萎12克,失眠可加丹参15-30克,心里热,急躁可加山栀10克。
【方义】方中归、芍、芎、桃、红活血化瘀;川牛膝益肝肾,通血脉、引血、引热下行;柴胡、桔梗疏肝郁开肺气,枳壳开胸理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合当归养阴润燥,防辛燥理气耗津,以达祛瘀血而不伤新血;甘草调和诸药。故全方即解气分郁结,又行血分瘀滞,气行血行,祛瘀生新,故可治疗气瘀阻滞,久而生热所致的以上诸症。
5、膈下逐瘀汤
【组成】五灵脂6克(炒),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研泥,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元胡3克,甘草10克,香附5克,红花10克,枳壳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积聚、肝积,肋腹疼痛不移,卧则腹坠,肾泄(五更泄)久泄。
【加减】如积聚明显有块,我多加三棱10克,制鳖甲12克,食欲不佳者加山楂15克,如属小儿疳积者,不在“通窍活血汤”内加减,而在本方内加减治疗。
【方义】方中归、芎、桃、红、芍活血化瘀;五灵脂;元胡;香附;理气活血止疼;枳壳开胸理气、丹皮清血分中瘀热,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
6、少腹逐瘀汤
【组成】小茴香七粒(1.5克)炒,干姜3克,元胡3克,没药6克研,当归10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生蒲黄10克,五灵脂6克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少腹血块疼痛或不痛,或无块而疼痛,胀满;月经不调,其色紫暗有血块,或兼少腹疼痛,久不受孕;因瘀流产等等。
【加减】如小腹发凉而胀者可加台乌药6-10克,如少腹胀痛不适,可加橘核10克,荔枝核10克。
【方义】归、芎、赤芍活血化瘀;生蒲黄、五灵脂(即失笑散)化瘀止痛;茴香、官桂、干姜温暖下元,元胡、没药理气活血、止痛。全方可理气活血,温经止痛,祛瘀生新,以达调和气血,或加五子衍宗丸,种子安胎有奇效。
7、身痛逐瘀汤
【组成】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10克,灵脂6克炒,香附3克,牛膝10克,地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用】化瘀活络,通痺止痛
【主治】痺证诸痛
【加减】若微热关节肿者,加苍术,黄柏;若虚弱,加黄芪一、二两。我在临床一般加独活10克;偏寒者加桂枝6克;偏肾虚加寄生15克,炒杜仲10克,用淮牛膝;如属行痺加威灵仙10克;如疼在关节部位疼痛加松节12克。并往往用药渣再加花椒10克,陈艾叶20克,桂枝20克,再加水煎后待温泡洗局部。
【方义】归、芎、桃、红活血化瘀,没药,五灵脂化瘀止痛,秦艽,羌活、地龙除风胜湿通络,川牛膝益肝肾,引血下行,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甘草调和诸药。故全方可达行气活血,祛瘀通络,益肾除风,通痺止痛之功。
8、解毒活血汤与急救回阳汤
【组成】解毒活血汤:连翘6克,葛根6克,柴胡10克,当归
6克,生地15克,桃仁24克,红花15
克,枳壳3克,甘草6克
急救回阳汤:党参24克,附子24克大片,干姜12克,
白术12克,甘草10克,桃仁6克研,红花6克
【用法】水煎服,急则日夜3—4付
【功用】除瘟败毒,回阳救逆,活血化瘀
【加减】按其实际情况宜加败毒除邪,益气养阴,护胃益肾之吕。亦可加参附、生脉、枳实、丹参注射液等。但霍乱初起,必先用针刺放血泄其瘟毒
【注意点】按原文记载,解毒活血汤是初得“瘟毒吐泻转筋”初得吐泻而言,若见汗多肢冷,眼塌不可用。若吐泻一见转筋身凉,汗多,非此方(急救回阳汤)不可。莫畏病人大渴饮冷不敢用。
2方前后有序,决不敢乱投而误命。故原文谓“……两方界限分清,未有不应手而愈者。慎之慎之。”
其他如黄芪甘草汤,(生黄芪12克,甘草24克)
治老年人溺尿玉茎痛如刀割之症时,我均未用过原大剂量,并加用知柏地黄汤和川牛膝及白茅根等。效果也不如原书上说的“不论年月深久,立效”,可能与我用量不足有关。
再如用木耳散(木耳一两,焙干,研未,白砂糖一两和均)以温水浸入糊敷之治诸疮溃烂有效。但我在临床上均加入适量冰片,并以香油和药。且木耳一定洗净晒干后用之。木耳甘平,入胃,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活血通络之功,故用黑木耳同蜂蜜共食治疗多例胃柿石有奇效。
在学习《医林改错》诸系列活血化瘀方药后,并参考古今许多先贤的论述和自己的一些实践,在临床上,我对于辨证确系有瘀血存在或兼有瘀血的内、儿、妇、外、五官、肿瘤等科的多种病证,试用活血化瘀法,或兼用活血化瘀法给予治疗,皆不同程度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如头痛、头冷痛、点头病、面痛、眼疼、肩疼、胸痛、风湿性心脏病、胃脘痛、胃脘痛兼梅核气、积聚、胁痛、脊背痛、皮痹、热痹、着痹、行痹、痛痺、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病、腰痛、半身麻痛证、梅核气、脏躁病、气厥、气厥震抖证、气厥抽搐证、毒瘀交结抽搐证、轰热证、无名定时高热证、中风病、低烧、眩晕、高血压病、肺痨、肺痿、大咯血、虚痨、怔忡、不寐、心悸、惊悸、狂证、肝郁、积聚、膨胀、奔豚气、浮肿、尿血、便血、阳痿、滑精、严重恶寒症、单纯肥胖症、惊叫症、血小板增多症、白细胞增多症、淋巴反应性增生症、毛细胞白血病、瘀毒痰核症、静脉硬结、下肢紫斑、翻甲、夜游证、骨檀风、黧黑斑、粉刺、过敏性皮炎、红丝疔、甲状腺囊肿、痰核、疖肿、有头疽、肠痈、脱疽初发、痛经、经闭、经行呕吐、浮肿、经行舌疼、舌痒、血麻、崩漏、乳癖、乳痈、不孕、滑胎、热入血室、虚损、更年期综合征、解颅、小儿痉证、小儿浮肿、癖积、小儿阳强不倒、赤眼、鼻渊、鼻衄、口疮、齿衄、耳疳、多种中毒等。但有些病例是个别的,经验是点滴的,体会是肤浅的,还不能说明规律性的问题,并且也常遇到一些无效或失败的病列。如有的瘀血证临床诊断证据确凿,用药大法无误,但仍欠显效。像本院学员高某某原有肝郁,1978年初秋患急黄证(急性肝坏死),突然神识昏蒙、谵妄,全身出现黄疸,面色青滞、舌紫,舌底瘀点显见,脉象虚弦,皮肤散见瘀斑,其瘀血指征明显。除用西药外,中药主要使用千金犀角散加减,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并静注丹参注射液等,虽中途患者一度神志清醒,症状大有减轻,可下地活动,但后又复外感,病情反复而死亡。
另外,我体会到,活血化瘀法虽然有“疏其气血,令其条达”,改善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但有些辨证立法虽正确,而因患者体质特异,或病情复杂,或目前尚无根治办法,如肿瘤等原因而出现了不少暂时无法治愈者病证,有待我们继续努力,共同提高,为攻克一些顽证贡献力量。
再者我们必须注意到,活血化瘀法虽有很好的功能,活血化瘀方药虽能治很多疾病,但如无原则的多用、过用必有伤气、耗血、损阴之弊,我们必须要作到辨证论治,有的放矢。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