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和道医馆:治愈痛风,重在慢病管理
浙江和道医馆:治愈痛风,重在慢病管理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饮食中高嘌呤、高脂肪、高蛋白成分的比重增大,使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长,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为推进社会各界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了解,2016年第四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痛风学专业组在本届年会上经过众多专家讨论,正式提出倡议,将每年4.20(四月二十日)定为“全民关注痛风日”,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大家对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重视程度。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患者询问:“医生,我体检发现血尿酸超出正常范围,是不是得了痛风?”但此时患者并没有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还有另外一部分痛风患者,经过一系列治疗后关节红肿疼痛症状消失,无论尿酸是否正常,都认为自己已经恢复健康,不用再继续治疗,这部分患者是真的已经痊愈了么?答案是否定的,为此需要对患者加强教育,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尿酸从何而来?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尿酸的生成与与嘌呤密切相关,正常人体约10%~15%的嘌呤由食物中摄取,85%~90%由体内自身合成。人体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800毫克,同时排泄掉800毫克,处于平衡的状态,如果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排泄不出或者尿酸排泄机能退化,使体内尿酸滞留过多,血液中尿酸升高称为高尿酸血症。国际上HUA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女性血尿酸>360 μmol/L。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发展成为痛风,当血液中尿酸的浓度超过了血液的最大溶解度,从而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沉积在关节或者软组织内,出现急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临床表现时我们才诊断为痛风,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只是存在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而非痛风发作的充分必要条件。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1.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根本原因,血尿酸越高,痛风发作越频繁,发病年龄越早。研究证实:血尿酸≥600 μmol/L时痛风的发生率为30.5%,血尿酸<420 μmol/L时痛风的发生率仅为0.6%;而血尿酸<420 μmol/L时痛风发作的平均年龄为55岁,血尿酸≥520 μmol/L时痛风发作的平均年龄为39岁。
2.肾脏病变: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有70%经过肾小球滤过后排出体外,体内尿酸过多超过肾小球滤过能力,蓄积在肾脏中结晶化导致急性高尿酸肾病和慢性尿酸性肾病乃至肾功能衰竭,而肾功能下降导致尿酸的排泄进一步减少,加重高尿酸血症。
3.糖尿病:研究表明正常人尿酸水平每增加60umol/L,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7%,高尿酸症还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
4.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还可引起高血压,据统计,血尿酸每增加60 μmol,高血压发生的风险增加15%~23%。
5.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常合并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异常疾患,容易引起血管粥样硬化,最终易导致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
痛风实用指南
1、痛风最多见的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也就是脚大拇趾。
2、痛风不发作不等于痛风治好了。目前痛风还不能根治,需要坚持规范降尿酸。在治疗痛风时,不能以「痛不痛」作为停用降酸药物的标准。痛风治疗的目标是「把尿酸长期控制在低水平」。没有痛风石的,把血尿酸降低到360 μmol/L以下;有痛风石的要降到300 μmol/L以下。
3、不要认为治疗痛风的药物对肝肾毒性大而不吃,因为痛风本身对机体的损伤要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
4、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核心:包括健康饮食、戒烟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减重对于降尿酸有好处,有研究表明平均减重7.7kg约可降低血尿酸值100 μmol/L。
5、痛风患者要定期且适度地运动,并掌握保护关节的技巧。有氧运动最适合痛风患者,如限制时间的快走、匀速慢跑、原地节奏跑、游泳等。进行至少30分钟的运动,应当及时补充水分,通常每隔 15 分钟补充 250~400 毫升水,少量多次,不宜暴饮。
6、睡前泡脚没有特别的益处,要是喜欢就泡。但是需要注意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别用热水泡脚了,高温会加重痛风部位的炎症反应,加重疼痛。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