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渔父国医馆:蝉蜕 | 疏风散热,透疹利咽,明目止痉的解表发散药
蝉蜕作用(科普)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咏蝉的诗句,这首古诗的名字就是《蝉》。每到盛夏的季节,耳边阵阵蝉鸣声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交响乐,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节气的到来,此时已到炎热夏季,大家需要防暑避暑了。
伴随我们渡过盛夏的蝉变为成虫时脱去的那层壳也是一味非常了不起的中药——学名蝉蜕。之所以说蝉非常了不起,是因为它的一生可谓“凄惨”、“伟大”,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在黑暗的地下蛰伏生长,它们为了避免和同种类互相争夺资源,出土的时间也不同,蛰伏时间最短要3-5年,最长的会达10年以上。在地下蛰伏生长期里,它们会不断汲取植物根部的汁水用于维持生命,进行生长。直到最后一次蜕皮时才钻出地面,蜕皮成功后便开始为这个炎炎夏日而歌唱,直到生命的尽头。
最早记载蝉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蝉若虫的全虫,记为“蚱蝉”:“蚱蝉气味咸寒,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
蝉蜕药用则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记为“枯蝉”:“壳名枯蝉,一名伏蜻。主小儿痫,女人生子不出”。
《本草纲目》云:“治头风眩晕,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
蝉,又名蝉蜕、知了皮、蝉衣等,药典记录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二季收集。它药性偏甘,寒,归肺、肝经。
蝉蜕的药用功效与其生长环境息息相关。
一、疏风散热
蝉虫绝大部分时间一直生活在阴暗的土壤中,靠着植物的汁液维持生命,吸收了土地的平和、凉润之性,而具备能祛散之功,很容易赶走身体的风热之气。
蝉蜕因为具备极强的甘、寒属性,质轻易上浮,能帮助身体清理清热,尤其有利于疏散肺经的风热,解表,宣肺,利咽。经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身热,肺热咳嗽、咽痛、声音沙哑等症状。
二、息风止痉
民间谚语:家有“夜哭郎”,蝉蜕来帮忙。小孩因肝强脾弱,身体敏感而惊恐经常会出现易受惊、易啼哭,这些症状都可以用蝉蜕来治疗,它具有息风止痉、抗惊厥、镇静、安神、收惊的作用。家长们平时经常用的小儿七星茶主要成分就有蝉蜕,用的就是它的祛风散热、解除抽风抽搐的功效。
三、明目退翳
蝉长期蛰伏于地下生长,吸收了植物的精华,这里可以理解为木气,中医认为肝属木,蝉蜕入肝经,善于疏散肝经风热,常用于目赤翳障如眼睛痒,眼红、眼朦等眼部疾病,与防风、菊花、枸杞子、决明子、谷精草等同用,为中医眼科常用药。
四、透疹止痒
何廉臣的《实验药物学》里说蝉蜕:“体轻而扬,故能快斑疹之毒壅,宣皮肤之风热”。讲的就是以皮走皮,祛退之意,因此,蝉蜕也经常用于治疗皮肤病,比如皮肤无名瘙痒、红疹、湿疹、风疹、荨麻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尽管蝉蜕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是服用时还是要格外注意,因其性凉偏寒,虚寒体质、黄疸患者应避免服用。此外,孕妇也不可服用,以免对胎儿产生影响,尽量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