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医馆十大猜想之三:固守老中医与开创新模式,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在新雨淘2023年中医馆的十大猜想系列中:
第一篇,我们讨论了榕树家加盟。
榕树家在2023年是继续突飞猛进,还是就此偃旗息鼓,甚至会不会搞出别的幺蛾子。
第二篇,我们讨论了固生堂增长的天花板到底在哪里?
固生堂在2022年开出了8家新店,2023年仍将继续这种买买买、开开开的规模至上战略,同时继续与各地中医药大学、各地公立中医院合作,以医联体的名义抢先锁定名老中医之类的稀缺资源。以营收规模的增长推动股价的上涨,从而让之前为绑定名老中医和高级管理层而发行的股票和期权得以获利兑现。营收涨,则股价涨,股价涨,则营收更涨。
如果说第十大猜想第一篇中的榕树家,在1年的时间里开出了911家连锁诊所,这就是创新商业模式的典型胜利;
那么,十大猜想第二篇中的固生堂,就是固守老中医战略的典型案例。固生堂高举名医好药的大旗,收购千万级营收的大型医馆,以名老中医为主力实现数十亿级的营收规模。
于是,我们的问题来了:
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固守老中医与开创新模式之间,到底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榕树家,固生堂,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本质上,中医馆行业并不缺少学习和创新,也不缺乏沉沦和毁灭。
固守老中医,并不只是固生堂一家。和固生堂同时期起步的君和堂,云南女首富刘琼创办的圣爱中医,都是固守老中医战略的典型代表。
但为什么只有固生堂取得了成功?
而君和堂目前正深陷资本泥潭。圣爱中医呢,正在开辟养生理疗的第二战场。
就算是百亿市值的固生堂,就没有危机了吗?
在这个资本重新定价的年代,所有的重资产模式,都需要一次重新清算。固生堂也不会例外。
我们已经看到固生堂积极变革的全新三板斧:线上诊疗、馆内制剂、百亿级的期权和股票,只是,面对全新的中医馆商业逻辑和颠覆性的中医智能技术,固生堂的名医好药、大医大馆的战略还能坚持多久?
至于,开创新模式,中医馆的新模式还少吗?
作为中医馆行业的专业平台,我们在2年的时间里,对6万家中医馆,几乎都有研究和探访。几乎所有奇奇怪怪的新模式,我们都有目睹和耳闻。
比如传销。比如会销。比如义诊。比如商保联动。比如内治。比如外治。比如内容变现。比如培训变现。比如产品变现。比如新媒体。比如医生IP。比如加盟。比如连锁。比如产品变现。比如民间神医。比如祖传秘方。
这些不胜枚举的新模式,到底成就了哪一家中医馆。
榕树家应该是这两年涌现出来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唯一拿得出手的代表了。但是它针对医美行业的以会销为主要方式的连锁加盟路线,在江湖上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更大的问题在于,如果你去问很多有抱负有追求的中医师,他们愿意去榕树家执业吗?他们愿意去榕树家坐诊吗?
这些中医师的答复会是什么?
如果不能吸引到足够数量的高水平的中医师,榕树家的连锁中医还能走多远?
鼓吹股权、鼓吹上市、鼓吹私董会、鼓吹一夜暴富,这样的故事,在传销、会销盛行的那个年代讲讲还可以,现在这个资本重新定价的时代,还真的有人相信吗?
固守老中医,开创新模式,谁会是哪个最后的赢家?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去看两张照片:
中国最伟大的两家企业,一家是腾讯,另一家是阿里巴巴。
第一张照片,是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的合影。
第二张照片,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的合影。
腾讯与阿里巴巴的成功离不开两位创始人的天赋与远见。但是也离不开两位半路加入的CEO的努力,更巧合的是,两位CEO都是投资行业背景。
专业的能力,与资本的思维,你说谁更加重要?
还是回到我们本篇猜想的主题:
固守老中医,开创新模式,到底哪个更重要?
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在2000多年前,已经给过我们答案。
周易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
如果说,老中医是中医馆形而上的道,那么,新模式就是中医馆形而下的器。
到底谁能赢?
孙子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胜!
只是,环视我们身处的这个行业,环视这个行业的6万家中医馆,有几家中医馆,具备这样的领导人组合呢?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