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勇教授——一副药治好病的精彩案例(五)
医生:
何庆勇,湖北黄冈人,男,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师从我国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王阶教授 。现工作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1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运脾化浊法干预血脂异常大鼠microRNA-33调控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的研究NO. 81202803),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证候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的基础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体系研究》,参加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1项,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课题2项。
2020年2月,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名单。
腹痛肠鸣医案:
高某,男,55岁。初诊日期:2015年6月25日。
主诉:反复饭后腹痛、肠鸣,频频半个月。
现病史:患者半个月前出现饭后腹痛,腹胀满,肠鸣频频,尤以中午饭后为甚,大便稀,每天均有发作,现为求治疗,遂来我门诊就诊。
刻下症:每次于饭后约10分钟出现腹痛,腹胀满,肠鸣频频,必须马上就厕,每天均发作,常因此处境尴尬。大便次数多,容易紧张,多梦,白天汗多。
查体:形体偏胖,舌红,苔薄白,脉沉滑。
方证辨证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说:“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笔者临床体会到半夏泻心汤的方证是:心下痞满(胃脘堵塞、痞闷),按之不痛,肠鸣下利,呕吐。本案中患者肠鸣频频,腹胀满,大便次数多,舌红,苔薄白,脉沉滑。符合半夏泻心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半夏泻心汤证。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说“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笔者临床体会甘麦大枣汤的方证为:脏躁(更年期),喜悲伤欲哭或容易紧张。本案患者容易紧张,多梦,汗多。符合甘麦大枣汤的方证,故方证辨证为甘麦大枣汤证。
诊断:痞证,半夏泻心汤证,甘麦大枣汤证。
治疗:方用半夏泻心汤合甘麦大枣汤。
7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二诊:患者诉服用1剂中药汤药后,腹痛、腹胀满、肠鸣频频均愈,容易紧张减轻。
按语:
关于半夏泻心汤的临床使用,笔者认为应注意两点。
一是重视半夏泻心汤的方证,若症见呕吐、肠鸣、胃脘部胀满(心下痞满)、下利等,其中的二种或几种症状,凡辨证属寒热错杂者(如舌红和苔白兼见;舌淡白和苔黄兼见者多为寒热错杂),均可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如本案患者即是舌红和苔薄白兼见,故当属寒热错杂证。
二是应重视半夏泻心汤的古法加减:“若寒加附子一枚,若渴加瓜蒌根二两,呕加橘皮一两,痛加当归一两,客热以生姜代干姜。”(见《备急千金要方》)。
方证总结:
半夏泻心汤的方证是:心下痞满(胃脘堵塞、痞闷),按之不痛,肠鸣下利,呕吐。甘麦大枣汤的方证总结为:脏躁(更年期),喜悲伤欲哭或容易紧张。
半夏泻心汤证
一女患者,饥饿时觉得胃往下掉,并且头晕,早上恶心呕吐。按压胃部不痛。《伤寒杂病论》上讲:“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原方: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煎服。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在用量要据情缩减。
两剂后恶心呕吐及胃下垂等症基本消失!
开始用一老中医的常用方小柴胡汤合平胃散治疗,效果不好。不是因为这两个方没有效果,是没有对证!这位老中医用这两个方治好了很多胃肠病患者!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