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荣远明教授:治痛风的经验方药
医师介绍:
荣远明,男,1939年7月出生于中医世家,广西融安人,全国名老中医。1963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并留院工作,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2002年被国际名人交流中心评为世界杰出人士。
荣远明教授曾任全国内科学学会委员、全国中医风湿病学会委员、全国中医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广西中医内科学学会学术顾问、广西南宁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广西医师》杂志学术顾问,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广西中医药大学肿瘤内科学术带头人。
获省市科协二等奖;荣获广西科委颁发的“科技情报成果奖”;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急症工作成绩突出奖”,同时被评为“全国急症工作先进个人”。所在的高热协作组被评为“全国中医急症先进集体”。编著、自编的医著如《实用中医学》等30册。发表医学 论文如《辩证治疗外感发热证》等40余篇,论文获省市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全国及国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在教学上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
从医四十余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各类疾病,尤其对热病、风湿病、肿瘤、肝病及疑难杂症等有较深的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大家对此病都不陌生了。疼痛是痛风最常见的症状,一旦痛风发作,能痛到患者怀疑人生。除了疼痛之外,还有关节红肿、变形等症状。若是被痛风缠上了,可是件马虎不得的事,一定得及时就诊。名医荣远明老师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从以下4个方面来治疗痛风。
荣远明教授认为,痛风急性期邪实标象明显,属中医学风湿热痹或湿热痹范畴;慢性期多表现为风寒湿痹或寒湿痹,甚则顽痹、骨痹等。不同时期,临床表现不同,因此治疗侧重点也不同。
1.风湿热痹或湿热痹
多见于痛风的急性期。一般起病急骤,多表现为下肢关节尤其第一跖趾及大脚趾关节红肿热痛,下肢关节沉重,也可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其他关节红肿热痛,常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尿黄,脉弦滑数。
治疗以清热通络为主,佐以祛风除湿之品。常用四妙丸加味或白虎桂枝汤加减,并常加健脾化浊及利尿除湿之品,一是防止脾虚生湿,二是使邪有出路,湿从小便而去。
热盛,加忍冬藤、连翘、黄柏等;热邪损伤阴津者,加生地黄、麦冬、玄参等;肿痛较甚者,加乳香、没药、秦艽、络石藤等;下肢痛甚,选加牛膝、木瓜、独活等;痛在上肢明显者,选加羌活、威灵仙、姜黄之类。
2.风寒湿痹或寒湿痹
多见于痛风的慢性期。表现为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见皮下结节或痛风石,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濡缓。根据感受风寒湿三邪偏盛的不同,临床表现相应具有行痹、寒痹、着痹的特点。针对风寒湿三邪致病的特点,治疗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常用薏苡仁汤加减。此外,仍不忘加用健脾化湿及利尿除湿之品,注意应用上下肢的引经药物以提高药效。
风邪偏盛者,可加羌活、独活、防风,或选用祛风通络之品如海风藤、秦艽等;寒邪偏盛者,可加用温经散寒之品,如制草乌、细辛等;湿邪偏盛者,可加用胜湿通络药物,如防己、萆薢等。对于有皮下结节或痛风石者,可加祛痰、化石通络的药物,如天南星、金钱草等。
若无明显风象,以关节冷痛、重着、肿胀为主者,为寒湿痹证,治疗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为主,方剂选用附子汤加减的同时,荣远明教授指出,寒邪偏盛时应用的温经散寒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易损伤阴血,临床运用这些药物时注意中病即止,对于阴血不足者要酌情配合养阴补血药物。
3.痰瘀痹阻
多见于痛风的慢性期。表现为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疼痛固定,呈刺痛,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皮下有结节或皮色紫黯,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或沉涩。治疗应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通络为主,采用桃红饮合二陈汤加减。
若皮下有结节,可加用制南星、白芥子之类;关节肿甚,则选加防己、土茯苓、滑石之类;关节疼痛剧烈,加用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之品;关节久痛不愈,可加用全蝎、乌梢蛇等;久病体虚,面色不华,神疲乏力者,又当加用黄芪、党参之类扶助正气。
总而言之,这一证型的治疗,不仅强调辨证用药,酌情应用虫类动物药还能搜别除痰,通络止痛,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气血不足,肝肾亏虚
多见于久病体虚者。表现为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游走不定,甚或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痛或足跟疼痛,伴有神疲乏力,气短心悸,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沉细弦、无力。治疗标本兼治,攻补兼施,特别注意扶助正气,以补益气血、调补肝肾、祛风除湿、活络止痛为法,方剂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腰膝酸痛明显者,加用黄芪、鹿角霜等;冷痛较甚,加用制附子、干姜等;关节重着,肌肤麻木者,加用薏苡仁、苍术等;皮下有结节,加用虫类药物豁痰散结。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