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痘痘可不止是皮肤问题,还可能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 新雨淘中医笙境 • 2023年7月4日 pm4:01 • • 阅读 155 痤疮,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痘痘”,中医称之为“粉刺”,临床特点是皮肤散在性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及囊肿,多伴有皮脂溢出,好发于颜面、胸、背部。 痤疮是非常常见的皮肤病,许多青中年男女深受其困扰,几乎成了皮肤科的常客。但是你知道吗,很多时候痤疮不仅只是皮肤问题,还可能与自身的脏腑功能失调相关! 痤疮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 不少痘肌患者花了很多时间、精力、金钱做皮肤护理,痤疮却反反复复,难以根治。这正是因为从中医来看,痤疮不仅是一个皮肤问题,更是和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相关。 早在《黄帝内经》中,中医就对痤疮有了一定的认识,“劳汗当风,寒薄为皶, 郁乃痤”, 其中的“皶”及“痤”均为皮疹之义,并点出痤疮乃郁结所致。 如今中医普遍认为,痤疮的发病与素体血热偏盛、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相关,多在青春期、饮食不节、月经前后加重,若湿热夹痰,则会使病程缠绵,病情加重。临床上主要分为三个证型: 一是肺经风热证。丘疹色红,或有痒痛,或有脓疱,伴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临床治疗多取疏风清肺法,以枇杷清肺饮加减。 二是肠胃湿热证。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溲黄。临床治疗多取清热除湿解毒法,以茵陈蒿汤加减。 三是痰湿瘀滞证。皮疹颜色黯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瘢痕为主,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临床治疗多取除湿化痰,活血散结法,以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姜丽娟教授在妇科临床诊疗中发现,痤疮的治疗不能只停留在以上三种普遍证型,要充分考虑女性冲任失调引发的痤疮问题,要鼓励患者调整情绪,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特别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要多从妇科、内分泌科的角度进行治疗诊疗,临床能取得较好疗效。 从中医妇科、内分泌科的角度来看,痤疮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肾阴虚证 由于肾阴不足,精血亏虚,阴虚生内热,循经上蒸头面而致病发。多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月经后期,量少等症状。需要滋血补肾,养阴清热,可以予左归丸治疗。 2.痰湿内蕴证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的人,容易痰湿郁积,气血运行受阻,或者郁久化热,发为痤疮。多伴头晕胸闷,四肢困顿,腹胀,肥胖,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等。需要化痰除湿,健脾益气,可用苍附导痰丸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3.气滞血瘀证 经常心情不佳的人容易气机阻滞,导致冲任郁滞,气血不畅,发为痤疮。多伴精神抑郁,心烦易怒,两胁、乳房胀痛,月经后期,月经有血块,痛经等。需要疏肝理气,行气活血,可用逍遥散加减来治疗。 在临床上,姜丽娟教授认为痤疮多湿热郁火,常用生地四物汤加减治疗。对于痤疮较多,热象明显的常加炒知母、皂角刺、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消疮。注重调节患者肾阴阳平衡,常加淫羊藿、巴戟天、女贞子、肉苁蓉等;情绪烦躁易怒常合逍遥散或加郁金、川楝子、丹皮、合欢皮等;眠差者,常加夜交藤、制远志、炒枣仁等;大便干结者常加白术;大便稀溏者常加山药、炒白术、白扁豆等。 方药:生地、当归、赤芍、丹皮、连翘、桑叶、蒲公英、地丁。(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5类人群要提高警惕 痤疮看似普通平常,背后所隐藏的不仅仅是“皮肤问题”,特别是有以下情况的人群,更要引起重视。 1.油脂性皮肤,面颊时常泛有油光; 2.痤疮最初表现为粉刺, 之后演变为血疹或者继发成脓包、结节、皮脂囊肿等; 3.经常熬夜(晚上11点之后),睡眠不足,生活作息不规律; 3.女性伴有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甚者不孕; 4.女性体型多偏胖,甚至出现多毛体征,毛发粗硬,阴毛浓密,还会出现上唇细须等; 5.长期抽烟喝酒。 如何防治? 1. 平时多注意皮肤清洁,多用温水洗脸,针对自身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护肤品。 2. 不能用手挤压痤疮,用棉签蘸取消毒液消毒,擦药。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口罩,滋生细菌。 3. 注意防晒,减少化妆;卸妆要彻底,定期清洁化妆工具,不能带妆运动、睡觉,避免过度清洁脸部,损坏皮肤屏障。 4. 平时饮食讲究营养均衡,少食外卖、奶茶;三餐规律,多素少荤,清淡适量为佳,尽量少吃或不吃高糖高油,辛辣以及易致过敏的食品。 5. 戒熬夜,戒烟限酒。 6. 情绪对肝气的调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持心情愉悦,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规律作息,才能让肝气调达舒畅,气血畅通无阻,自然不会频发痤疮。 7. 反复痤疮发作的女性患者,多留意自己是否伴有前文所说到的症状,若有则及时到妇科完善相关检查,以协助诊治。如若已经出现激素水平紊乱,甚至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更应该积极就医,遵医嘱。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昵称: *邮箱: 网址: 记住昵称、邮箱和网址,下次评论免输入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