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介绍:
陈林兴 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名中医,全国名中医张良英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诊治: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闭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妇科炎症、孕前调理、产后调治、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和乳腺疾病等。
痛经,也被称为经行腹痛,是指在女性月经期间或前后出现的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问题,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类型。
原发性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多数发生在青春期女性,可能与子宫收缩过度有关。
继发性痛经,是由妇科疾病引起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等。
痛经的症状包括周期性的下腹部疼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乏力等不适感。痛经通常在月经开始时出现,持续一至两天,随后逐渐缓解。
根据女性疼痛体感的差异,体现的临床意义也是各不相同,如:
胀痛,体感为胀而且痛,属气滞,但头部胀痛或目胀而痛为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刺痛,体感为痛如针刺,属瘀血;窜痛,则疼痛部位游走不定,属气滞、风证;冷痛,体感为痛有冷感而喜暖,属阳气不足或寒邪阻络;灼痛,体感为痛有灼热感而喜凉,属湿热蕴结,或火邪窜络;绞痛,体感为痛势剧烈如刀绞,属有形实邪阻闭气机;隐痛,体感为疼痛不剧烈,绵绵不休,属虚证;重痛,体感为痛有沉重感,属湿证,但头部重痛为肝阳上亢;酸痛,痛而有酸软感觉,属湿证,唯腰膝酸痛,多属肾虚。对于痛经严重的部分女性,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这种类型的痛经,主要是由于气滞、寒凝、热灼、气虚等,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血瘀。患者月经经常不调,颜色紫暗,容易有血块,痛经比较严重如针刺样,常伴随着血块排出疼痛减轻,或乳房胀痛等不适。治疗需要活血化瘀止痛。
气滞型的痛经,是由于肝气郁结、气血不畅所导致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小腹胀痛、情绪不稳定、易怒、脾气差、头痛等症状,还可能会有乳房、胸胁胀痛等。治疗需要疏肝理气止痛。
这种类型的痛经,主要是由于寒湿内侵、经血凝滞而引起的。患者通常会有小腹冷痛、肢体发冷、月经颜色偏暗、量少等症状。治疗需要温经祛寒止痛,这种类型最常见。
湿热型的痛经,则是由于体内湿热蕴结所导致的。患者通常会有小腹疼痛、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月经量多、色暗红,白带量多、质稠味腥等症状。治疗需要清热利湿止痛。
虚寒型的痛经,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气血不足所引起的。患者通常会有小腹隐痛或坠痛、面色苍白、疲乏无力、手脚发凉、月经过少等症状。治疗需要益气温阳止痛。
痛经患者在短期内偶尔使用止疼药以缓解疼痛,通常不会形成依赖。然而,长期频繁地依赖止疼药来缓解痛经,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对药物的依赖性。
持续大量使用止疼药,可能会使身体逐渐对药物产生耐受性,即需要更大剂量的药物才能达到相同的止痛效果。如果停止使用止疼药,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如头痛、焦虑、失眠等。
因此,为了避免对止疼药的依赖性,建议在使用止疼药时注意以下几点:
遵循妇科医生的建议,按照常规剂量和正确方法使用止疼药。不要超量使用药物,也不要长期连续使用。
除了依赖止疼药,可以尝试其他非药物疗法,如热敷、休息、按摩、针灸治疗等,以减轻痛经症状。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有助于减轻疼痛。
如果痛经严重或频繁发作,建议咨询妇科专家,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以找到适合个人情况的最佳治疗方案。
总之,短期或偶尔使用止疼药对于缓解痛经是安全的,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依赖性。因此,使用止疼药时应谨慎,最好寻求专业妇科医生的指导。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