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纯医案

乌梅丸——胆道蛔虫病的克星

发现一本好书——由胡代禄 、杨向东、万晓刚编著的《高效普适方巧治常见病》,该书专门收集了诸多名家临床常用的“专病专方”。这些“专病专方”几乎无需辩证,拿来可用,用之即效。

余国俊先生在《余国俊中医师承讲记》中说:“广义言之,凡准确针对病、证、症的特效方或特效药,都是专方专药。”

王幸福老师在《杏林求真》中说:“我一声看病分两个阶段,年轻时用辨证施治,疗效不高,;年老时用汤方辩证,疗效卓然。”在其《医灯续传》中说:“要想打开局面……专病专方、汤方辩证为一捷径,舍此无二。”

高效普适方即属汤方辩证、专病专药范畴,是普适性较强的高效方剂。本书所辑高效方多数出自中医名家之手,属于几十年的经验结晶。验之临床,有用之即效,立起沉疴之功。

特别是,对于缺乏辩证经验的中医小白或者中医爱好者来说,有了它,从此打遍天下无敌手。

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是由于肠道蛔虫上窜入胆道而引起,是肠道蛔虫病的严重并发症,属急腹症范畴。临床表现:急性发作时,剑突下或右上腹呈阵发性钻顶样绞痛,恶心、呕吐,吐出物为淡黄味苦的胆汁,可夹带蛔虫:痛甚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间歇期疼痛消失:如继发胆道感染,则有发热、烦躁、黄疸等。此病属中医“蛔厥”范畴,分型治疗,多不及专方专药。

乌梅丸——胆道蛔虫病的克星

此病现在虽不属常见病,但在笔者习医时,则属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效果甚佳,连西医也不得不承认,甚至还被《中华外科杂志》转载,从而为中医争得若干声誉,我们没有理由忘却。该病之治还颇能体现高效普适方的运用,笔者遂将此病的证治亦列入此书。

笔者以为,下述方药治疗胆道蛔虫病,既有高效性,又有较强的普适性。

一、乌梅丸(《伤寒论》)

(一)概述

1.组成与用法

乌梅30~60g,细辛6g,干姜10g,黄连10g,当归6g,制附子10g,川椒10g,桂枝10g,党参10g,黄柏12g。

1剂煎2次,服1天,分3次服。

2.方解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方以乌梅酸以安蛔,川椒、细辛、干姜、制附子辛以伏蛔,则蛔静而痛止,川椒、细辛、干姜、制附子兼能温里祛寒:黄连、黄柏苦以下蛔,兼能清里热;党参、当归补益气血。

诸药合用,共奏祛寒清热、制蛔补虚之功。临床可径用原方,或酌减药味。

(二)各家经验举隅

1.福安地区医院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研究小组

本院在1958年7月以前共收治16例胆道蛔虫病,均行西医药治疗,其中9例进行了手术治疗,而在7月以后到1959年6月止,共收治胆道蛔虫病22例,全部应用乌梅丸治疗,有3例用乌梅丸汤剂,19例用中成药乌梅丸[第一次9g,顿服,后每次3g,每日3次(成人量)1,治愈率95.4%。经1年多的观察,仅1例未能根治。治愈时间:1天3例,2天8例,3天5例,4天4例,7天1例,其惊人的治疗效果,为治疗胆道蛔虫病开辟了新的道路。

本院将治愈的前3例撰文《中药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的初步报告》并刊登在《福建中医药》(见1958年10月号)上,并旋即被《中医杂志》及《中华外科杂志》转载。

未愈的1例,经用乌梅丸治疗8天,阵发性疼痛依旧存在,并有高烧38~39℃,白细胞升高到10×109儿以上,心窝部压痛加剧,继用大柴胡汤加乌梅及大量抗生素,至第10天疼痛基本消失,体温及白细胞下降而出院,但经4个月余的追踪观察,患者心窝部阵发性疼痛,仍时有发生,遂列为未愈。

因疼痛十分剧烈,可以配合注射阿托品或内服颠茄合剂等药物,给予生理盐水输入,并可应用针灸治疗。[福安地区医院.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病的继续观察报告.福建中医药,1959(9):12]

2.李振贤

以安蛔驱虫为主要治则,方用乌梅丸加味(乌梅120g,川连10g,黄柏10g,附子6g,干姜6g,细辛3g,桂枝10g,党参10 g,当归10g,川椒6g,槟榔30g,使君子15g,苦楝皮15g,榧子15g,木香10g)。

水煎服,每天1剂。如病情需要,可每天2剂。儿童剂量减半。

31例中,16例只服药1剂,疼痛即完全停止:10例服药2剂,疼痛停止:4例服药3剂,疼痛停止:1例因畏服中药,每次饮不够量,结果服药3剂无效而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病例:黄某,女,13岁。1979年5月10日早饭后突然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如刀割样,坐卧不安:伴恶心呕吐,吐出物初为食物残渣,后为胆汁,吐出蛔虫2条。经大队卫生所治疗未愈,即日下午4时30分入院。

诊断:胆道蛔虫症。

治疗:入院后即给予乌梅丸加味1剂、水煎频服。当夜8时左右,患者疼痛停止,安静入睡,次日下午大便排出蛔虫10多条。留医2天,痊愈出院。

体会:乌梅用量少有用至120g者,我们用之未发现有任何副作用。[李振贤乌梅丸加味治疗胆道蛔虫症31例.广西中医药,1981(3):47]

(三) 笔者解读

1.乌梅丸解

(1)乌梅丸主治蛔厥,而胆道蛔虫病属蛔厥范畴,乌梅丸遂可用治胆道蛔虫病,现在的中医师即使没见过此病也都知道这样用。但在几十年前,很少有人敢用乌梅丸,因为此病急重,属急腹症范畴,随时都可能手术,都是西医收治,所以才会出现“在1958年7月以前的16例中,9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才会有《福建中医药》的相关刊文及《中医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的转载。

(2)乌梅丸之治胆道蛔虫病颇具高效,上述2个临床报道即为其例。张氏曾综合分析应用乌梅丸及其类方治疗胆道蛔虫症的效果,从类方比较中认为,本方以乌梅、黄连、川椒为代表性药物。对1782例观察结果看,治愈1727例,治愈率达96.3%。[张浩良资料选编(江苏新医学院),1975(2): 97]

(3)以源流言,乌梅丸之治胆道蛔虫病在前,西医药以及手术治疗远在其后,故应该是乌梅丸“为治疗胆道蛔虫病开辟了道路”,其功至伟!

2.案解

第1个临床报道主要用中成药乌梅丸治疗,而丸者缓也。成药作用较缓,但仍取得高效,说明乌梅丸确为胆道蛔虫病高效方,亦说明不加减亦有高效。第1个临床报道的署名是“小组”,不知道有哪些中医师参与了,算是一种缺撼。

第2个临床报道用乌梅丸(加味)汤剂,而汤者荡也,疗效自然迅捷。

3.临证体悟

(1)早年的胆道蛔虫病很常见,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农村尤为常见,而径用乌梅丸汤剂即有高效。30多年前,笔者用乌梅丸汤剂治疗胆道蛔虫病,都是用乌梅丸原方,药味不增不减,也有高效。由于效果好,这方常被人传抄,依样画葫芦,一样有高效,真是奇了。

(2)乌梅丸汤剂之治胆道蛔虫病,大多1剂即有显效,这为中医增色不少。那时的西医师遇到胆道蛔虫病,予西药后都会对患者家属说:“你们去开点中药。”这中药就是乌梅丸汤剂。刘方柏先生亦说:“由于乌梅丸对胆道蛔虫症疗效确切,不仅中医师使用,西医师一遇此病,也直接处以本方。我

曾遇一放射科医生,他不懂中医,而对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却十分熟悉。因为多年临床中,一查见此症,投用本方后,多可药到病除。这使本方成为经方中专病专方的一个典范。”刘方柏.刘方柏临证百方大解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

(3)第2个临床报道中乌梅“用至120g”,笔者以为用量太大,不必用那么大,45~60g足矣。

二、乌梅丸简化方

(一)概述

乌梅丸由10味药组成,方解严谨,什么“胃热肠寒”“寒热错杂”“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寒热并用,邪正兼顾”“温脏安蛔”,好像10味药缺一不可,可实际上不是那样。那些年,物质匮乏,交通不便,中药常常这缺那缺,缺乌梅时,医者多以山楂等药代之,尽管另外9味药均有,但疗效大减。反之,若乌梅未缺,其他药缺二三味,多不影响疗效,说明乌梅丸可以简化。

(二)各家经验举隅

1.朱炳林

余根据蛔虫怕酸、怕苦、怕辛的特性,临床皆集酸、苦、辛之药。酸如乌梅、白芍、石榴皮,苦如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辛如干姜、川椒、细辛、槟榔,每味酌取一二种,配合芍药甘草汤或四逆散,药简效宏,多能一二剂即症状缓解。之所以选用芍药甘草汤或四逆散,一是受程钟龄“芍药

甘草汤止腹痛如神”(《医学心悟》)的启发:二是缘于“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酸泄之”之理,乃取白芍酸收苦泄、敛阴和血、平肝止痛,甘草清热解毒、缓急和脾,二药相合,酸甘化阴,和收相济,调和肝脾之力甚著。

验案:喻某,女,19岁。1977年3月4日突发上腹部疼痛难忍,呈阵发性,有钻痛感,呕吐2次,吐出蛔虫5条。剧时翻滚辗转,不思饮食,大便如常,小便黄。诊为胆道蛔虫症,给予抗炎解痉治疗,痛未止,乃处以下方。

白芍20g,甘草10g,乌梅20g,黄柏15g,干姜5g。3剂即痛止,且排出蛔虫数十条。「朱炳林.胆道蛔虫症的治疗体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4,11(3):36]

2.候钦丰

1977年冬,余随李克绍教授在附院门诊,遇一济南郊区老媪,68岁。自述5天前因误食生冷之物,遂感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其则向右肩胛部发射:并伴四肢不温,恶心呕吐,不欲食等。曾吐蛔虫2条。切脉沉弦稍弱,舌质淡而苔薄白。李老遂用:乌梅12g,川花椒6g,炙甘草6g。嘱其取药3剂,煎汤温服。

3日后,患者欣喜复诊。自云服药1剂,疼痛顿时减轻:3剂尽而疼痛竟全消失,并便下蛔虫数条。继以香砂六君子汤2剂善后。

本患者病因误食生冷而诱发,且无上热之象,故去苦寒之黄连、黄柏,并弃人参、当归等安脏之药,仅用乌梅、川椒安蛔驱蛔,药少而精。李老常说:“运用经方治病,首要审察病机,尚需牢记方中主药,乌梅丸中诸药皆可去掉,惟乌梅、川椒为其主干,不可弃之。”由于药精力专,紧扣病机,故能收如此满意的疗效。「孙继芬黄河医话.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

(三) 笔者解读

1.乌梅丸虽集酸、苦、辛、甘四味,但以酸、苦、辛为重。第1案“集酸、苦、辛之药”,是为传承:“每味酌取一二种”,是为简化:“配合芍药甘草汤或四逆散”,是为发展,因为“芍药甘草汤或四逆散”有缓急解痉、止挛止痛之功,四逆散兼能疏肝理气。其立方融传承、简化、发展于一炉,可谓巧思!

2.第2案仅集酸、辛、甘之味,每味取一,是乌梅丸的高度简化,但仍有佳效。当然,没有最简,只有更简。钟育衡医师曾单用乌梅治愈1例原因不明的蛔厥证,认为“原因不明、病势急骤者,以乌梅一味,水煎顿服,即可取效。乌梅为安伏蛔虫良药,单味服之,可迅速见效”[夏洪生.北方医话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

3.第1案“药简效宏,多能一二剂即症状缓解”,第2案则更简,但均有高效,说明二者均深得乌梅丸奥义,亦说明乌梅丸可以简化、发展,若简化、发展得当,亦有高效。

4.李克绍先生言:“乌梅丸中诸药皆可去掉,惟乌梅、川椒为其主干,不可弃之。”[孙继芬.黄河医话.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笔者亦有同感,那些年常常缺药,只要不缺乌梅、川椒,其他药缺二三味,一点也不影响疗效。

三、椒梅四逆散(张君斗经验方)

(一)概述

椒梅四逆散是母校泸州医学院已故老中医张君斗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习用方,用治胆道蛔虫病多有佳效。

1.组成与用法

川椒10g,乌梅30~60g,柴胡15g,积实15g,白芍30g,甘草6g。

1剂煎2次,服1天,分3次服;或少量多次频服。

2.方解

方以乌梅、白芍酸以安蛔,川椒辛以伏蛔,则蛔静而痛止;柴胡、枳实苦以下蛔,兼能疏肝理气:甘草合白芍缓急解痉。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缓急解痉、安蛔止痛之功。临床可随证加减。

(二)各家经验举隅

党庆先

采取中西医结合,以椒梅四逆散作汤剂为主。中药基本方:川椒30粒,乌梅30g,柴胡10g,枳实12g,白芍30g,甘草3g。

药物剂量随年龄体质和病情轻重而增减,病情特重者可日服2剂,多数用椒梅四逆散全方,少数酌情加味。如腹痛剧烈加延胡、川楝、木香,呕吐甚加半夏、生姜,腹胀加厚朴,偏热加黄连、黄柏,偏寒加吴萸、小茴。

治疗效果:本组50例中有18例为单纯性胆道蛔虫均用本方加味治疗:32例为胆道蛔虫并感染,其中15例单服本方,7例用本方配合新针疗法,10例加用抗生素。平均止痛日数,单纯性者2天,合并感染者2.51天,平均住院日数,单纯性5.86天,并感染者8.65天。

排虫情况:50例中有2例因妊娠未驱虫,其余给予川楝素片或西药驱虫,除3例未能排虫,余皆排虫,最多达70余条,最少者1条。

讨论:治疗宜疏肝理气、安蛔止痛。我们体会到此方对于偏热者疗效较好。对于偏寒者,虽然加用了吴茱萸、小茴等温热之品,但其效果不如我科以前用乌梅汤加减观察的疗效好。[党庆先.椒梅四逆散治疗50例胆道蛔虫观察.泸州医学院学报,1980(4):63]

(三) 笔者解读

1.椒梅四逆散解

此方既集酸、辛、苦之药,又酸甘合用,有疏肝理气、缓急解痉、安蛔止痛之功,遂为胆道蛔虫病高效方,该临床报道即为其例。

2.临证体悟

上文言:“我们体会到此方对于偏热者疗效较好。对于偏寒者,虽然加用了吴茱萸、小茴等温热之品,其效果不如我科以前用乌梅汤加减观察的疗效好。”早年,笔者屡用椒梅四逆散治胆道蛔虫病确有高效,但不觉得其疗效与寒或热有关,可能是例数太少之故。

四、椒梅排蛔汤

(一)概述

1.组成与用法

川椒5~10g,乌梅、茵陈各30~60 g,大黄10~20g(另包后下),柴胡、白芍、枳壳、槟榔各15g,金钱草30g,苦楝皮12g。

素体气血虚者,加党参、当归;气阴虚者,加北沙参、怀山药。

1剂煎2次,服1天,分3次服。

2.方解

方以乌梅、白芍酸以安蛔,川椒、槟榔辛以伏蛔,则蛔静而痛止:柴胡、枳壳、茵陈、大黄、苦楝皮苦以下蛔,柴胡、枳壳合槟榔兼能疏肝理气,苦楝皮兼能驱虫:金钱草合大黄通腑利胆,白芍缓急解痉。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缓急解痉、通腑利胆、制蛔止痛之功。

(三)各家经验举隅

林伟等

椒梅排蛔汤组成见前。

每剂煎汁600mL左右,每日分2~4次服用。本方在发病初起时服用,可避免使用阿托品等解痉剂。

本方酸、苦、辛合用,量大药猛,有较强的安蛔止痛、利胆排蛔作用,宜中病即止,久服有耗气伤阴之弊,故临床使用常不超过5剂(5天)。若治疗无效,应及时改用纤维十二指肠镜取蛔等方法。

治疗结果:86例经椒梅排蛔汤治疗后,治愈72例(占83.7%),好转9例(占10.5%),无效5例(占5.8%)。在治愈的72例中,服1剂治愈14例(占19.4%),服2剂治愈19例(占26.4%),服3剂治愈23例

(占31.9%),服4剂治愈13例(占181%),服5剂治愈3例(占4.2%),平均有效治愈剂量为2~3剂。

典型病例:廖某,女,60岁。1999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因“突发右上腹钻顶样疼痛30分钟”就医。患者诉右上腹疼痛剧烈,坐卧不安,伴恶心呕吐。B超示胆总管下段有一约4.7cm蛔虫影。诊断为“胆道蛔虫病”。因年高体虚,在椒梅排蛔汤原方基础上加北沙参20g,急煎1剂,取汁600m L,首服300mL,服后25分钟左右即有所缓解,余300mL于5小时后再服,疼痛消失。

次晨复查B超示胆道内未见蛔虫。继服原方2剂,大便排泄蛔虫2条,4日后出院。

体会:椒梅排蛔汤系“椒梅四逆散”合

乌梅丸——胆道蛔虫病的克星
乌梅

“胆道排石汤”,既能快速安蛔止痛,又可强力利胆排蛔,用则迅速见效,实为“标本兼治”的有效方。我们试探性地加大某些酸、辛药物的使用剂量,如乌梅由常用量30g增至60g,川椒由5g增至10g,用后发现其安蛔止痛效果更明显。[林伟,李唯一.椒梅排蛔汤治疗胆道蛔虫病86例.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2):56]

(三) 笔者解读

1.沈达荣先生言:“蛔厥宜下。前人云’腑病以通为补’。胆属腑,故宜通。蛔厥下法包含通腑驱虫和利胆行气,二者相辅相成,逼迫蛔虫退出胆腑,疼痛自然停止……

近年来,余运用下法治疗蛔厥证数十例,皆应手而愈,最少服1剂,最多服4剂,患者无不痛止而虫下,诸症消失。”[詹文涛.长江医话.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

“椒梅排蛔汤”是椒梅四逆散去甘草,加茵陈、大黄、槟榔、金钱草、苦楝皮组成。既有缓急解痉、安蛔止痛之功,又有“通腑驱虫和利胆行气”之效,遂为胆道蛔虫病高效方,上面的临床报道即为其例。

2.上文言“本方在发病初起时服用,可避免使用阿托品等解痉剂”“试探性地加大某些酸、辛药物的使用剂量,如乌梅由常用量30g增至60g,川椒由5q增至10g,用后发现其安蛔止痛效果更明显”。可资借鉴。

3.椒梅四逆散与椒梅排蛔汤,虽集酸、苦、辛,但与乌梅丸大有不同,用治胆道蛔虫病却仍有高效,说明乌梅丸虽是治疗胆道蛔虫病的高效专方,但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他方若组成得当,亦可能是胆道蛔虫病的高效专方。

4.笔者没用过椒梅排蛔汤,因为与上文作者李唯一是同学,遂专门问询,他说此文真实可靠。

五、单味茵陈煎剂

(一)概述

1.组成与用法

茵陈30~60g,水煎顿服,或少量多次频频服用。

2.方解

茵陈蒿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苦以下蛔之功,有医者单用以治胆道蛔虫病亦获佳效。

(二)各家经验举隅

1.徐子华

余在使用西医常规处理无效时,常采用重剂一味茵陈煎(茵陈60g)治疗,每能获得满意效果。

典型病例:肖某,女,34岁。1990年11月20日诊。患者因突然右上腹钻顶样阵发性绞痛而急来我院求诊。自诉疼痛剧烈时,痛引右肩胛及背部,伴剧烈呕吐,在家曾呕出黄色苦水及蛔虫2条。望其形态,身体蜷缩一团,苦不堪言,舌质红,苔黄腻,脉弦。临床诊断:胆道蛔虫症。先后用肌肉注入阿托品0.5mg,针刺迎香、足三里、中脘穴,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治疗3小时之后,阵发剧痛仍然不止。乃取茵陈60g急煎(两次煎取药液300mL),嘱病人频频温服,35分钟左右,剧痛渐止,仅右上腹隐痛。3小时后,再煎服以上方药1剂,蛔下痛止,之后使用驱虫剂而痊愈。

按:临床运用时,注意重剂量,茵陈需用60g以上,并应煎水频服,方能奏效。[徐子华,重剂一味茵陈煎治疗胆道蛔虫症.中国中医急症,1998,8(75):2231

2.袁聿文

一般资料:78例中,男42例,女36例:7岁以内者20例,7~15岁者46例,15岁以上者12例:发病最短者1小时,最长者10天,反复发病有近10年者。

治疗方法:取茵陈30~60g,加水用文火煎至200mL,1次顿服。小儿视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可分次服用或酌情减少原药。

服用此方,一般无须将患者分型。若患者经常发病,而每次间隔10~15天以内,或每次发病3天以上,可在原方基础上加金银花20g,连翘15g;若素有大便干而排便困难者,可加元明粉10q冲服。

治疗结果:服药后10~20分钟,疼痛消失者64例,占总有效率的82.05%;20分钟后消失者14例,占总有效率的17.95%。服1剂后近期不复发者56例,占71.8%;服2剂后不复发者18例,占23.5%;服3剂后不复发者4例,占4.7%。

典型病例:徐某,男,11岁。因胆道蛔虫入院,予西医常规治疗2天,疼痛仍然阵发,予茵陈45g煎服。当日下午3点顿服药液150mL,约2分钟后,上腹剧烈疼痛发作,家长以为药不对症,又来请余。余至病房后,患儿已安然无恙,触上腹部亦无疼痛感。翌日家长告之,患儿未再疼痛而要求出院。经治疗后,3年未发。尔后偶尔发作,家长便求余处方1剂,服后疼痛即止。后来患儿家长将此方介绍给他人,屡用屡效。

体会:单味茵陈煎剂治疗胆道蛔虫症,始见于江西中医学院(现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文摘》一书。余从1969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经临床观察,确有良好止痛、退蛔效果。不管患者有无大便干结现象,均可酌量加用芒硝或元明粉(冲),效果是明显的。「袁聿文,单味茵陈汤治疗胆道蛔虫78例

临床小结湖南中医杂志,1992(3):22]

(三) 笔者解读

1.徐氏言“服用此方,一般无须将患者分型”“每能获得满意效果”;袁氏言“经临床观察,确有良好止痛、退蛔效果”颇能说明茵陈蒿是胆道蛔虫病的高效专药。

2.单味茵陈蒿之奏功,除与其味苦,蛔虫“得苦则下”外,或与其“有利胆汁排泄,舒张胆道括约肌,麻痹蛔虫使蛔虫排出作用”有关,其确切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3.袁氏言“用此方时不管患者有无大便干结现象,均可酌量加用芒硝或元明粉(冲),效果是明显的”,可资借鉴。

4.笔者是2000年以后才见到上述二文,要是及早获知,可以减少患者多少经济负担!

六、生大黄粉

(一)概述

1.组成与用法

生大黄粉,每天0.5g/kg,分3次口服,3天为1个疗程。

2.方解

生大黄之治胆道蛔虫病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各家经验举隅

陈毓秀

以生大黄研末,每天0.5g/kg,分3次口服,3天为1个疗程。治疗48例,显效35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均无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陈某,男,9岁。因阵发性右上腹剧痛3天,校医用654-2、复方新诺明口服治疗,效果欠佳而来院就诊。B超检查:胆道有蛔虫影。用生大黄粉末4.5g口服,1日3次。同时以小诺霉素抗感染,输液纠正水电失衡。1天后,腹痛缓解:2天后,右上腹剑突旁压痛消失:3天后,给服16%驱蛔灵糖浆,连服2天,排出蛔虫11条。第5天痊愈出院。

讨论:通过临床观察,生大黄确能显著解除胆道括约肌、十二指肠的痉挛,使其松弛,并促进胆汁分泌、胆囊收缩,使蛔虫退出胆道,从而使腹痛缓解、消失。[陈毓秀。生大黄治疗胆蛔疼痛临床观察.江苏中医,1996,17(10):25]

(三) 笔者解读

1.上面的临床报道显效率72.9%,总有效率97.9%,生大黄粉确有显著的“解痉止痛作用”。

2.胆道蛔虫病因于蛔虫钻胆,以剑突下或右上腹疼痛为主症,存在较甚的气血不通,胆腑失运。而生大黄是寒下法的代表药物,具有泻下大便、行气行血、通运胆腑作用,遂能奏功,至于其药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小结】

1.胆道蛔虫病高效普适六方简介

(1)乌梅丸集聚酸辛苦甘,攻补兼施,普适性较强,凡胆道蛔虫病者概可选用,或径用原方,或酌减药味。

(2)乌梅丸简化方非只一种,但都保留了乌梅丸的主干–乌梅、川椒,又随证酌减药味,普适性亦强,凡胆道蛔虫病胆道感染不重者概可选用。

(3)椒梅四逆散有疏肝理气、缓急解痉、安蛔止痛之功,但其清利湿热较逊,颇宜于单纯性胆道蛔虫病。若伴有胆道感染者,则需酌情加味。

(4)椒梅排蛔汤“量大药猛”,兼能泻下,主要适用于体实之胆道蛔虫病者。若年老体弱者,则当慎用或忌用。

(5)单味茵陈煎剂的药性平和,又是高效专药,凡胆道蛔虫病者概可选用,尤以少量多次频服为宜。

(6)生大黄粉易于伤正,主要适用于体实之胆道蛔虫病者。凡年老体弱者,则当忌用。

2.注意事项

(1)凡疼痛较剧或病情严重者,需配合西医治疗。

(2)有手术指征者,须行手术治疗。

 

乌梅丸——胆道蛔虫病的克星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