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可用甘草附子汤,祛风散寒除湿~ 新雨淘中医笙境 • 2023年7月31日 am10:47 • • 阅读 216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和骶髂关节炎症为主的慢性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和脊柱或下肢酸痛、脊柱活动范围减小、脊柱僵硬等,多发于男性。目前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阳气亏虚、寒湿痹阻,故主张采用温阳补肾、祛风散寒除湿的治疗原则,本期介绍的这首经方正中病机,故多被用于本病治疗。 甘草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第175条:“风湿相搏,骨节烦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现代临床多将本方用于骨关节病的治疗,在CNKI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甘草附子汤相关病种中研究最多的是强直性脊柱炎。 甘草附子汤 《伤寒论》第175条:风湿相搏,骨节烦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组成:甘草(炙)二两,白术二两,附子(炮,去皮)二枚,桂枝(去皮)四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取六七合为妙。 辨证要点:表虚寒证见关节疼痛、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者。 胡希恕先生注:“掣痛不得屈伸”指牵掣痛、拘挛痛,影响活动不但不可转侧,且畏触碰;水饮冲逆则短气、小便不利;表虚入阴则汗出恶风,不欲去衣;湿重则身微肿,甘草附子汤主之。本方由桂枝甘草汤加减而来,主要治其气上冲,使水下行另加术、附以祛湿解痹。 冯世纶教授解读:胡老指出,本方为桂枝甘草汤加减而来,又讲过本方是由桂枝附子汤去生姜、大枣,加白术而成,没有了生姜则不治呕,无大枣则缓中力差,但白术和附子同用,则温中利湿作用强,故本方用于寒湿痹痛疗效佳。本方证属太阴少阴合病证。 按:马家驹老师在讲解少阴风湿三方证时,将本方与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比较分析:“三方都不用芍药,保留甘草,纯粹的辛甘化阳治法,说明三方以阳虚、湿重为主要矛盾,所以不用芍药。基础方是桂枝附子汤,若见到大便硬、小便自利,津液不足,则去桂枝,保留生姜解表、再加白术,就是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若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津液与心阳都受损,则以桂枝甘草汤为底,辛甘化阳,加白术、附子,就是甘草附子汤。可以和苓桂术甘汤对应来看。” 临床应用:临床常用于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老年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现代临床研究表明:甘草附子汤能够有效的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胸廓舒张作用比、晨僵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含量,以及冷凝集素的降低程度等,消除病人临床表现,改善滑膜关节的功能。 强直性脊柱炎医案: 姚某,男,33岁。4年前因腰部沉重疼痛渐渐加重,经CT检查,提示双侧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变窄并见部分融合,检查 ESR 29m/h,CRP 89mg/L,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1年来腰部疼痛明显加重。刻诊:腰部双髋关节、脚跟疼痛,胸胁不舒,受凉加重,行走不便,困倦乏力,手足不温,舌淡红,苔薄略黄,脉沉。辨为阳虚骨痹证。方用甘草附子汤加味:附子10g,白术6g,桂枝12g,炙甘草6g,麻黄10g,生川乌6g,生草乌6g,黄芪24g,白芍24g,地龙12g。6剂,1日1剂,水煎服。 二诊:腰髋诸疼痛减轻,手足转温。续服前方40余剂,病情趋于稳定。复查 ESR 14mm/h,CRP 6.0mg/L。后将前方改汤剂为散剂,每日服3次,每次6g,以巩固治疗效果。 注意:文中方子,非专业请在中医指导下使用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昵称: *邮箱: 网址: 记住昵称、邮箱和网址,下次评论免输入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