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病——周玉朱教授
周玉朱,男,汉族,江苏省宝应人。主任医师,教授。1964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现就职于安徽省中医院。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
诊治范围
擅长中西医结合以中医药为首选治疗乳腺病(乳腺增生、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乳汁积滞症、产后少乳、乳癌术后患肢水肿、乳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消化道病(肠粘连、部分性肠梗阻、慢性肠、胃炎、硬化性胆管炎、胆囊炎及结石),皮肤病(局限性硬皮病、粉刺、面部色素沉着、疖病、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及周围血管病。
教育经历
1964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系。
工作经历
毕业后在安徽省中医院工作,曾担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外科主任。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医外科。
学术思想
周老平素治学严谨,诚实待人,淡名利,专心医事,他主张当今中医应博览群书,广采众家之长,汲取前人经验,不但要精通中医,也要兼懂西医,力求达到中西贯通,西为中用,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他所推崇的历代医家如张仲景、巢元方、陈实功、吴鞠通、叶天士等及其著作,对其本人的学术思想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现就其学术思想的主要方面作一简介:
1、认为“不通”是外科疾病的共同病机基础
周老认为外科疾病虽成因多端,临床症状各异,阴阳虚实有别,但其病机均可归结为“不通”,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外科领域中的许多病症,无不与“不通”有关。《素问·举痛论》谓:“寒气人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灵枢·痈疽篇》曰:“夫血脉荣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营卫稽留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疡科心得集·疡症总论》指出:“而外科之证,何独不然,有由脏者,有由腑者,存在皮肤肌骨者,无非气血壅滞,营卫稽留之所致。”《外科启玄》则更加阐明:“凡生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壅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由此可见,引起“不通”的原因可有表邪、里实、热结、寒气凝、痰浊、湿阻、气滞、血瘀等。“不通”发生的部位可为内在脏腑,也可为经络肌肤,“不通”所致的病症除上述的“痛”、“痈”、“肿”、“热”等表现外,周老认为,外科疾病中的呕吐、腹胀、肛门排气排便停止、指(趾)或肢(体)酸胀麻木、瘙痒、凹陷、变硬、变细或紫黑、坏死、脱落,脉沉涩或绝、或其皮肤损害(原发性如丘疹、斑疹、疱疹等;继发性如鳞屑、糜烂、溃疡等),无不与“不通”有关,根据此共同病机,对指导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重视外科疾病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外科疾病多以体表和局部表瑰为先或为主,但人体某一局部区域内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周老在外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尤其重视全身整体的情况,如他对外科虚热证的阐述,认为许多外科病症虽然局部表现不一,但在某一阶段可出现虚热之证,其病机均可责之于明津不足或营血亏损。至于何谓虚热,其类型有哪几种古书虽有散在描述,但不够详尽。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周老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虚热可表现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觉五心烦热而体温正常,如风瘙痒;二是日晡潮热而体温在37.3-37.8℃,如瘰疬或消渴病继发有头疽轻证;三是朝轻暮重(上午体温正常,下午高达38.1-39.5℃)或夜热早凉,如术后发热或有头疽重证。惟其如此,从而补前人之不足,自拟“滋阴清热汤”(生地黄、生葛根各20-60g,知母、元参各10-30g,穞豆衣15-30g)加减治疗,往往收效满意,全身热推而局部症消,体现了其重视整体观念的思想。
3、运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早期诊断
周老在外科疾病的诊断上,常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早期诊断。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曰:“凡治痈肿,先辨虚实阴阳……又当辩其是疖、是痈、是疽、是发、是疔。”即强调了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重要性,因外科各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都有其不同之处。如颈部、乳房等体表肿块,仅凭辩证难以分清其性质,若不分良性恶性而擅施治法,其预后转归迥异,必须设法及早辨病分明;又如外科腹痛之症,可因肠痈、肠结、蛔厥、胆石症等多种疾病所致,更要与内科、妇科等疾病相鉴别,否则必将贻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在辨病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对总结和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指导治疗用药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疮疡各病的辩证可分为初、中、后三期,而据此立出消、托、补三大治疗原则;又如根据急腹症各病的辩证大多为瘀滞期、蕴热期、热毒期三个阶段,总结出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三个基本治疗大法;再如皮肤病名虽繁多而难辨,但中医辨证不外乎风、湿、热、虫、血瘀、血虚六类,有一定的辩证规律可循。因此,运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外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4、注重以祛邪为主的治疗原则
周老认为在外科疾病的发生中,外邪的作用往往是主要的,甚至在有些情况下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综观外科疾病的病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邪气亢盛的实证,如痈、疽、疖、疔等阳证疮疡,以及烧伤、破伤风、毒蛇咬伤、急腹症等初期,因其大多正气未伤,故治疗当以祛邪为先;另一类多表现为邪盛正虚并存的虚实夹杂证,如流痰、瘰疬、脱疽、癌等,治疗中虽需顾忌其正虚的一面,但不应忽视祛邪,即所谓“邪不去则正不安”。因此,外科病症无论新久、为实证或虚实夹杂,治疗皆不离祛邪。周老在临证用药中,善用麻黄、细辛温经散寒;三棱、莪术、水蛭活血化瘀;葶苈子、商陆逐水消肿;苦参、大黄泻热利湿等,且用量较大,皆体现了其重在祛邪的指导思想。
获奖情况
1996年,被美国CICSC提名为“国际著名民族医学外科专家”称号。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曾任:
中华医学会安徽普外科学会常委
安徽中医学会中医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应邀出席在西班牙召开的第四届塞维利亚东西方医学国际交流大会,并先后对荷兰、比利时、德国、卢森堡和法国进行了考察。
出版著作
参编《中医学多选题》、《中医临床实习手册》等。
主要论文
1.张玉虹,周玉朱.周玉朱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症验案举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7):76-78.
2.李林燕,易维真,周玉朱.周玉朱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01):36-37.
3.易维真,周玉朱.《内经》“治未病”学术思想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03):218-220.
4.周玉朱.和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2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05):12-13.
5.周玉朱.疑难病辨治四则[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03):31-32.
6.侯勇,周玉朱,樊彦.青紫散外治初期疮疡临床和抗炎实验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S1):31-32.
7.周玉朱.滋阴清热汤在外科病证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1993,(04):24-25.
8.周玉朱,侯勇.青紫散外用治疗外科疾病52例初步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02):24.
9.周玉朱,胡贵长.温通法治乳痈25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04):38-39.
10.周玉朱.辨证论治肠粘连31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03):26-28.
11.周玉朱.丹参化瘀汤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1985,(06):36-37.
12.周玉朱.谈谈中医外科的手术疗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04):44-47.
传承图谱
周玉朱→侯勇。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