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方解(附医案)
《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旋覆代赭用人参,半夏姜甘大枣临,重以镇逆咸软痞,痞硬噫气力能禁。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代赭石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二枚(擘)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一日三次。
真武汤汤医案:
张某,男,11岁。因反复呕吐伴腹痛半年于2002年4月25日入院。缘患儿平素饮食不节,近半年来每于食后10多分钟,或1个小时后发生呕吐,为胃内容物,每日少则4~5次,多则十余次,伴上腹部疼痛,或隐痛或剧烈作痛,呈阵发性,时嗳气,反酸。曾在广州市儿童医院行胃镜示:1.食道炎Ⅱ°;2.慢性浅表性胃炎;3.十二指肠球炎。予西药治疗3个月后症状缓解不明显,遂求治于中医。
诊见:神疲,面白少华,呕吐日十余次,多于餐后半小时发作,阵发性上腹部隐痛,心情烦闷,间或嗳气,反酸,口干,无口苦,纳寐可,二便调,舌淡苔白稍厚,脉弦。中医诊断:呕吐(肝郁脾虚)。西医诊断:1.食道炎Ⅱ°;2.慢性浅表性胃炎;3.十二指肠球炎。
治疗以重镇降逆,益气和胃为法,方选旋覆代赭汤,并辅以健脾疏肝之品,拟方如下:旋覆花(包煎)6克,代赭石(先煎)30克,法夏10克,生姜3片,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大枣3枚,竹茹10克,川连3克,广木香(后下)6克,素馨花10克,田七片6克。
服用2剂后,患儿呕吐次数减少,每晚平卧时呕吐1~2次,时伴胃脘部隐痛,舌淡苔薄黄,脉沉。胃镜复查示:轻度红斑渗出性胃窦炎,贲门口—食管末端呈炎症改变。去白术、法夏,加柴胡8克、黄芩8克,白芍12克。
服用4剂后,患儿已无呕吐,仅偶有恶心感,上腹部仍隐隐作痛,继服5剂后无呕吐及腹痛,5月5日出院。随访至今4个月,患儿饮食正常,无呕吐及腹痛。
本例属胃虚肝乘而致呕吐,故治疗以重镇降逆,益气和胃为法,方选旋覆代赭汤,并辅以健脾疏肝之品。方中旋覆花苦辛,降逆下气;代赭石甘寒质重,平肝镇逆;法夏、生姜降气和胃化痰,增强降逆止呕之功;太子参、白术、云苓、大枣健脾和中;广木香、素馨花、田七片行气止痛,疏肝解郁;竹茹、川连以清热止呕。服后患儿呕吐明显减少,但仍伴胃脘部隐痛。邓教授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现肝木横逆,郁久化热,遂去白术、法夏等温燥之品,加柴胡、黄芩泄肝胃之热,白芍缓急止痛,柔肝和胃。药证相合,故收效而愈。
韩某,女,41岁,诊于8月29日。
证候:患慢性气管炎多年,近期喘咳加重,常感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倚息不得卧,喉有哮鸣,咳吐白色黏痰有咸味,时欲呕吐,头晕心悸,腰酸乏力,夜尿频多。听诊两肺呼吸音粗,有干鸣音,心率104次/分,律整无杂音。血压154/104毫米汞柱。胸透肺纹理粗乱,肋间隙增宽。舌质淡暗,苔白腻,脉虚弦而滑。
辨证:肺肾气虚,摄纳失职,气逆痰浊,上泛于肺。
治法:镇逆化痰,纳气平喘。
处方:旋覆花9克(包煎),赭石15克(先煎),党参12克,半夏8克,生姜6克,杏仁10克,紫苏子12克,沉香10克,五味子8克,细辛3克,地龙15克,甘草5克。水煎服。
按语:慢性喘咳多年,肺气已虚可知。此案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是肾虚摄纳无权,气逆上冲于肺,挟痰上泛所致。何老认为:“此刻若单单宣肺平喘,恐效不及,因非痰热壅盛之候。故必用镇逆肃降法,而喘息可平”。宗仲景义,投旋覆代赭汤加地龙、细辛、紫苏子、沉香,3剂,喘促平息大半。因呼多吸少尚存,原方去半夏、生姜,加熟地黄、白芍、麦冬、核桃仁、山茱萸培肾纳气,连服12剂,诸症缓解。后配制丸剂,以资巩固。
冲气上逆案:
杨某,男,46岁,4月5日诊。
证候:自觉气逆攻窜两胁及背部胀痛,偶尔咳嗽,动则气促。腰腿酸软,四肢乏力,脘满嗳气,大便不畅,小便如常,饮食尚可。起病之始,无怒气之因,操劳过度者多犯及。舌淡苔白,脉弦滑,右三部为著。
辨证:肾不纳气,冲气上逆。
治法:平冲降逆,纳气归肾。
处方:旋覆花10克(包煎),赭石15克(先煎),党参12克,半夏8克,生姜5克,甘草6克,山药18克,杭白芍15克,肉桂8克,沉香10克,生牡蛎30克。水煎服。
服3剂,背胁攻窜感减轻,气不短促,嗳气除,唯有右肋角不舒。续服上方加川楝子15克,郁金12克。5剂愈。
按语:冲脉起于胞宫,上行并肾挟脐散布胸中,受肾中先天之精气所滋,与足阳明胃经会于气冲,得后天精气满养,维持全身气血运行之要冲。此案冲气上逆,乃属肾虚摄纳失职,阴阳失却相互维系,致使气机失调而攻窜两胁。形似肝郁气窜,实则有别。理气疏肝非但无效,且其气愈攻愈甚。因此立降逆气一法,气复原位而安其宅,何逆乱之有。故与旋覆代赭汤加山药、杭白芍、肉桂、沉香、生牡蛎,温肾制肝,降逆安冲。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