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纯医案

陈瑞春《论伤寒方剂量的若干问题》

《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抓住“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固然十分重要。然而,如果说真正要提高临床疗效,对论中药用剂量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认真的钻研也是十分要的。

(一)古代衡量略考

为了搞清《伤寒论》中的方药用量,对历代的衡量作一些考证,是关系到论中方药用量精确度的问题。为便于勘对,兹列举有关年代的度量衡制如下:

唐·李淳风《隋书律历志》:“隋以古秤三斤为一斤。”

杜估《通典》:“六朝量三升当今一升,秤三两当今一两。”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依四分之-

两秤是定。”唐·苏敬《新修本草》:“古秤皆复,今南秤是也,后汉以来,分一斤为二斤,一两为二两。”

宋·林亿等校《千金方》:“今之用药,定以三两为今一两,三升为今一升。”

宋·沈括《梦溪笔谈》:“求秦汉以前度量斗升,讲六斗当今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当今十三两,一斤当今四两三分。”

金·李杲《用药法象》:“古云三两即今之一两,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古一两为六钱,古一升为三合三勺。”

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汉晋升斗数衡,以今较之,不过十之二。”

清·王朴庄《考证古方数量论》:“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古一长,今六勺七抄也。”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汉之一两,当今之三钱四分,汉之一斗,当今之一升六合。”(陆氏系参考章太炎先生之说)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宋1斗当养(即汉代的王莽)1斗之1.79之6倍,即3.352 倍,较唐之3倍于大者,又大0.352 倍。又宋1斤当莽|斤之0.8125 之3倍,即3.692 倍,较唐之3倍于古者,又大0.692倍,然考唐之1斤,已等于清库平之制……宋之斤两重量,实与唐同,亦与清同。”

杨宽《中国历代尺度考》:“东晋后魏300年间,量器增大达3倍,自唐迄明又增6/10。”

日本小岛学古《经方权量考》:“两者,三分四厘八毫也。”

日本清水藤太郎《国医药物学研究》:“1株=0.06g,1两=1.42g,1斤=22.69g。《第三改正日本准药局方》:“1两=2g。”

叶橘泉《古方临床之运用》:“旧本汉方医学会……所订之公分制,虽然就是集合了

多人口经斟酌而订出,可是我们仍然感觉到也未必完全适合应用,幸勿泥。”(以上引自朱晟先生在《中医杂志》1956年10月号的《古今汤方剂量异同的考证》一文中所载资料)

因为我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十分复杂,变化很大,甚至在同一时代与地区内所使用的度量制度都不相同,所以很难得一致。诚如朱晟先生所说:“李时珍与张介宾同为明朝人,但两位的说法差6倍,所以清代王朴庄曾辨证其误……吴承洛及杨宽的意见,大部分与古人的说法相近,即我国古代重量的变化,唐秤较汉秤约重3倍,唐、清之间,增重的速度较小,各种说法亦不一,其中以徐灵胎及杨宽之说较近实际,即又增约1倍弱,近因老科改新秤(0.8525:1)稍有增加,故汉秤约为新秤的1/5,或小5倍。”朱晟氏的概括,基本是以历代度量衡变化为依据。既原原本本将历代医家的看法展示出来,又实实在在地做了客观的对比分析。在没有更全面、更确切的资料印证之前,权且作为古代度量衡考证的一个依据。

(二)伤寒方药量析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其方药的用量,大体应与唐代近似,但仍有出人,比之今日的用量偏大。据《伤寒论讲义》(第五版)称:“汉时6株为1分,4分为1两,即24铢为1两。”照此说法,那今天的用量与汉制就成了10:1,即1两为1钱,现附于下表:

《古今剂量折算表》

陈瑞春《论伤寒方剂量的若干问题》

这个折算表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所载,但表中的折算数量是依据哪个样板,并没有标明出处。而从实际临床常规用量推测,还是有指导作用的。如桂枝汤中的桂枝,原书用量为三两,如以一两即一钱的折算方法,桂枝三两即为三钱,相当于今之9~10g。这样折算出来的实际用量,是符合目前临床实际的。不过,这个两是16两为1斤的两,而不是今天1斤以10进位的两。前者1两为31.25g,后者】两应为50g。笔者认为,全国统编教材是具有权威性的,不管其依据出自何处,还是应当以“教材”的有作为指导用药的法定量,这样才能使申医的用药量逐步趋向一致,使之更加规范化。如上所述,伤来方药量的分析,大体上应当统一在“教材”的指导量。但是,《论》组方严密,用量精确,零化多端,不少方都是通过药量变化面改变它的主治功用。

所以,对论中的方剂售别量,每服量,每目量,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视。

刘建南先生在《《伤寒论>的药量研究方法浅议》一文中指出:”每量是指一剂玄申某约的分量,如桂枝汤中桂枝3两,有药3两,大枣12枚等,它主要是通过调整各间的相互比例改变而影响到药物的配伍关系。因为剂方药中各药间相对药量改变往往定着整个方剂的功效,如桂村汤中桂、有等量,信芍药加糖则成小建中汤等;面小承汤与《金盟略》厚朴三物汤所用药物相同,只是相对药量的比例变化面改变了全方的败。后人在运用《伤寒论》方时,多强调按原方比例,其依据就是原著中的量。”

“每服量是指每次服用的药量,如桂枝汤每剂药分3次服,故得服量桂枝1两,芍阴,大本4枚等。源常某药的每服量,即是该药的治疗量。因此,每服量显示了药物的效美系。根据量效关系规律,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或减少,其方药效也相应增强或减器。例如四逆汤的治疗量通常是附子半枚,干姜7钱半(每剂药分温服),对于一般患者可产生回阳教逆的治疗效应;若是增加剂量,予大附子半枚,干姜两半,其治疗效亦反增强,对于体强病重者尤宜。

“每日量是指每目中某药的服药量总和,如获苓四逆汤中附子每剂量1枚;分4次服用,放们服量为1/4枚;每日2服,故每日量为1/2枚。每日量不但决定于每服量的大小,而且还决定于每目的服用次数,即药物时效关系影响。根据时效关系原理,每种药物在服川后均有相对稳定的潜伏期、高峰期、持续期及残效期等、间隔一定的时间重复给可以维持药的连续性。《伤寒论》中有顿服,日2服,日3服,日4服等不同用法,为我们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开辟了先河。”

中医用药,不传之秘在于量。刘氏将《伤寒论》的用药方法分为每剂量、每服量和每目量等三种用法来研究伤寒方的实际有效治疗量,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多数医者都是注重得剂药的川量,而忽视每服量和每日量的效应关系,这无疑是不能掌握伤寒用药的真南。举桂枝汤的服法为例:“若一服汗出病,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犴,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引自《伤寒论讲义》第五版)。如果把桂枝汤的服法分解一下:第一种服法是1次半剂(头煎)即一服汗出病,停后服,不必尽剂。第二种服法是不汗更服依前法,即再服第二煎。第三种服法是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目许令3服尽,这应是第二剂的头煎。半天(应是指12小时)之内服3次,2个头煎,1个第二煎第四种服法,是病重24小时给药,可以服2剂,6小时给药1次,亦可服3剂,4小时给药1次。究竟服多少次为宜,原则是汗出病,停后服,不必尽剂。《伤寒论》定出这个服药方法,是比较符合临床实际的。其科学性有二:一是保持了药物有效量的持续性,二是中病即止,可以进一步现察药物的治疗量。如果能将论中几大类的主方(如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白虎汤、承气汤、理中汤、四逆汤等)进行用药量的效应关系、服药时间、有效成分煎出率等,从临床和实验室作微观研究,势必对中医的临床用药带来一次重大的改革。

(三)几个影响剂量的问题

1.用水多少的问题

煎药用水是直接溶解药物的溶剂,1剂药的剂是是严密计算得出来的。但用多少水才能有效地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这个问题关系甚大。如论中麻黄汤“以水九升,先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如以《讲义》1升即1两的折算方法,那用9两水煎麻黄,去掉2两,实际上只是7两水,再煎成两半。如果说7两水麻黄、桂枝各3两(折为各10g),甘草1两,杏仁70个,这些药中否仁70个用水浸透也许要吸去1~2两,其他药吸水就相当少,这能否达到有效的药效,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煎药时间的问题

煎药的时间长短,用火大小,还有药物成分煎出的难易程度,如麻黄与附子,前者质轻味薄宜少煎;后者质重味厚宜久煎,但究竟煎多久,用多大的火,都没有精确地计算又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3.药物质量问题

由于中药大多都是生药入煎,如杏仁、桃仁、瓜蒌仁等,这三种果实本身质地不一致,再加上我国幅员广大,南北方空间湿度大不一样,如上药同是一个时间,它们的重量是有很大差异的。同样,厚朴以尺寸计算,也存在干湿的问题。他如生地、大枣、当归芍药等的质地都会影响药量,如何准确地计算有效治疗量,仍是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4.服药方法问题

目前中药的服法,除急诊之外,多数是每日服1剂,分两次水煎服。这种服药方法存在不少问题。即每日服两次的药量和间隔时间,应当如何计算,饭前、饭后的吸入量又有什么区别,1次顿服和少少呷服,其间的效应关系等。一句话,服药方法是关系药物效应的重要问题,至今尚无定论,且又多不为人重视,认为中药1剂分两次服是传统的、法定的。其实,这中间药量、效价、效应关系都是未知数,无疑也是值得重视的。《伤寒论》的剂量问题,一直都被医家高度重视。然而,它不只是理论上去考证,而要付诸实践去精确地研究。应当借助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论中的药用剂量,乃至整个中药的剂量问题。从这样一个看似极小的问题入手,或许能在中医药领域引起一场大的革命,把中医药推向新的境界。

附:《康治本伤寒论》

陈瑞春《论伤寒方剂量的若干问题》
《康治本伤寒论》据说是日本僧人在中国修禅,归国时带回日本的抄本(805年)。“康治”是平安后期的年号,大约为1142年《康治本伤寒论》抄本最后署名为沙门了纯,年号为康治二年(1143年)。

一、太阳病上:第1-11条中:第12-31条下:第32-43条
1(宋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宋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宋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4(宋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恶寒,恶风,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5(宋13)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6(宋14)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7(宋20)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8(宋21)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9(宋28) 服桂枝汤,或下之后,仍头项强痛,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枝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10(宋26)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1(宋29)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服桂枝汤。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若厥愈者,与芍药甘草汤,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zhān语者,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者,四逆汤主之。
12(宋31)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13(宋32)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14(宋33)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15(宋3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6(宋38)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青龙汤主之。
17(宋39)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青龙汤发之。
18(宋61) 发汗,若下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19(宋63) 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甘草杏仁石膏汤主之。
20(宋65) 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21(宋67) 发汗,若下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者,茯苓桂枝甘草白术汤主之。
22(宋69) 发汗,若下之后,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23(宋70) 发汗,若下之后,反恶寒者,虚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但热者,实也,与调胃承气汤
24(宋76) 发汗,若下之后,虚烦不得眠。若实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àonáo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25(宋82) 太阳病发汗,汗出后,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shùn动,振振欲地,脉沉紧者,真武汤主之。
26(宋96) 伤寒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27(宋99) 伤寒,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28(宋100)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建中汤。不愈者,小柴胡汤主之。
29(宋102) 伤寒,心中悸而烦者,建中汤主之。
30(宋103) 太阳病,反二三下之,后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大柴胡汤主之。
31(宋106) 太阳病,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但少腹急结者,与桃仁承气汤。
32(宋135) 伤寒,结胸热实,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陷胸汤主之。
33(宋137) 太阳病,发汗而复下之后,舌上燥、渴,日哺所有潮热,从心下至小腹硬满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34(宋147) 伤寒,发汗而复下之后,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35(宋149) 太阳病,发汗而复下之后,心下满硬痛者,为结胸。但满而不痛者,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
36(宋152)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37(宋157)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yi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38(宋158) 伤寒中风,反二三下之后,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者,甘草泻心汤主之。
39(宋173)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40(宋172)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芩汤主之;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41(宋176) 伤寒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白虎汤主之。
42(宋168) 伤寒下后,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43(宋169)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二、阳明病

第44-47条

44(宋180) 阳明之为病,胃实也。

45(宋217) 阳明病,发热汗出,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46(宋236) 阳明病,发热,但头汗出,渴,小便不利者,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47(宋219)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于转侧,口不仁,面垢,遗尿。发汗谵语,下之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三、少阳病

第48条

48(宋263)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四、太阴病

第49-50条

49(宋273)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自利也。

50(宋279) 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芍药大黄汤主之。

五、少阴病

第51-62条

51(宋281)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52(宋303) 少阴病,心中烦,不得眠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53(宋304) 少阴病,口中和,其背恶寒者,附子汤主之。

54(宋305)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55(宋306)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56(宋309)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57(宋311) 少阴病,咽痛者,甘草汤主之。

58(宋314) 少阴病,下利者,白通汤主之。

59(宋316) 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或咳,或小便利,或不下利,呕者,真武汤主之。

60(宋317)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61(宋319) 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62(宋323) 少阴病,脉沉者,宜四逆汤。

陈瑞春《论伤寒方剂量的若干问题》

六、厥阴病

第63-65条

63(宋326)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

64(宋77) 发汗,若下之后,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65(宋350) 伤寒,脉滑,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陈瑞春《论伤寒方剂量的若干问题》 陈瑞春《论伤寒方剂量的若干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