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纯医案

国医大师临证经验之李佃贵——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国医大师李佃贵认为浊毒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原因。化浊解毒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重,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黏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比低发区高。跟师国医大师李佃贵期间,遇到慢性萎缩性胃炎一例,治疗效果很好,现总结一下,与大家共勉。

国医大师临证经验之李佃贵——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
李佃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有些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后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少数胃黏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由于本病发病率高,且临床上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而慢性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容易诱发胃癌,因此,人们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越来越重视,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止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的重要举措,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常常缺乏特异性,患者常常不会第一时间想到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定期胃镜检查是早发现本病的一大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越重,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黏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比低发区高。

国医大师临证经验之李佃贵——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

该病的病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均可成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与加重因素。

遗传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第一代亲属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恶性贫血的遗传因素也很明显。有亲戚关系的发病率比对照组大20倍,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金属接触:铅作业工作者胃溃疡发病率高,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也增高。除铅外,很多重金属,如汞、碲、铜及锌等对胃黏膜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放射:放射治疗溃疡病或其他肿瘤,可使胃黏膜损伤甚至萎缩。

缺铁性贫血: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但是贫血引起胃炎的机理尚不明了。

生物性因素: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病等对胃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体质因素: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愈大,胃黏膜机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

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可反流至胃内,并破坏胃黏膜屏障,促使胃蛋白酶反散至黏膜内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免疫因素:在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黏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故认为自身免疫反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关病因。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液层及上皮细胞中首次分离出HP。此后众多学者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培养出HP,继而发现HP的感染程度与胃黏膜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此外,诸如饮食不当、长期嗜烟酒、滥用药物、上呼吸道慢性炎症、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胃黏膜受损,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分泌胃泌素的胃窦区切除,致使胃黏膜营养障碍等,均易导致胃黏膜受损而发生萎缩、炎症变化。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有很多,因此患者要在生活上多注意,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病情,才能尽早治疗。

  典型病例

姚某,男,51岁,广西柳州人。2018年7月4日初诊:诉胃脘胀满不适8月余,加重2个月。刻诊:自诉胃脘胀满不适,纳后甚,嗳气频发、纳少、寐欠佳、夜3时易醒、大便1日1行、不成形、稍黏、排便不畅感等。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滑。

诊断:浊毒内蕴,脾胃不和型胃痞病。西医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腺上皮肠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

治则:化浊解毒,和胃消痞。

处方:百合12g,乌药12g,白芍30g,白术6g,茯苓15g,豆蔻12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茵陈15g,黄连12g,绞股蓝12g,广木香9g,川朴9g,半夏9g,蜈蚣3g。日1剂,水煎服400ml,分早饭前半小时、晚睡前1小时温服,忌食辛辣、油腻、甘甜、刺激性等壅滞气机的食物。

辨治要点: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学中无系统论述,可归入“胃脘痛”“痞满”“嘈杂”“反酸”等范畴,其病机错综复杂,病程较长,发病原因主要与饮食不节、进食粗糙或刺激性食物、嗜好烟酒、情志不遂、素体虚弱、劳倦内伤、用药不当、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在胃,与肝脾有关,病机为虚实夹杂。方中与百合、乌药二药合用,以健脾和胃、清心安神;白术以健脾为主、燥湿为辅,茯苓以渗湿为主、健脾为辅,两者合用,一健一渗、一补一利,使水湿得利,脾胃得补;白芍养肝血,柔肝体,恢复肝正常的顺达之性,肝畅则胃安;豆蔻散寒燥湿、化浊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毒、利湿,半枝莲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之功效,且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二药均有抗癌之功效;茵陈、黄连二药合用,清热利湿之功效尤为显著;绞股蓝有益气健脾之功效,且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有抗癌、保肝、降血脂之功效;广木香、川朴、半夏三药合用,可用于化浊行气而治湿阻中焦、胸脘痞闷、脾虚气滞之不思饮食;蜈蚣虽有毒性,但其走窜之性可增强攻毒散结之功效,以毒攻毒,治疗癌前期病变效果明显。

2018年8月4日复诊:药后胃胀减轻,嗳气好转,眠差易醒,大便日2行、不黏等;舌红苔薄,脉弦细滑,初见成效。原方加合欢皮12g,炒枣仁15g。日1剂,水煎服400ml,分早饭前半小时、晚睡前1小时温服,

2018年9月10日复诊:饱食后胃胀明显、稍反酸、嗳气、寐欠佳、夜3时易醒、稍黏等,舌红苔薄,脉弦滑。调整处方如下:姜黄9g,清半夏12g,枳实12g,厚朴15g,绞股蓝9g,百合12g,乌药12g,白芍30g,白术6g,豆蔻12g,茵陈12g,黄连12g,白花蛇舌草12g,半枝莲12g,炒枣仁15g,广木香9g,蜈蚣3g。日1剂,水煎服400ml,分早饭前半小时、晚睡前1小时温服,

2018年10月10日复诊:过饱胃胀、嗳气、寐差、夜间2~3时易醒、梦多、大便日2行、质可、排便不尽感等,舌淡红苔薄黄腻。上方加柏子仁15g,珍珠母20g。日1剂,水煎服400ml,分早饭前半小时、晚睡前1小时温服。

2018年11月13日复诊:寐差,大便正常,舌暗苔薄黄腻,脉弦细。调整处方如下:香附15g,青皮15g,柴胡15g,甘草6g,百合12g,乌药12g,白芍30g,白术6g,豆蔻12g,茵陈12g,黄连12g,白花蛇舌草12g,炒枣仁15g,广木香9g,蜈蚣3g,柏子仁15g,珍珠母20g。日1剂,水煎服400ml,分早饭前半小时、晚睡前1小时温服。

2018年12月18日复诊:症状明显好转,舌淡红苔薄黄。调整处方如下:姜黄9g,清半夏12g,枳实12g,厚朴15g,绞股蓝9g,百合12g,乌药12g,白芍30g,白术6g,豆蔻12g,黄连12g,炒枣仁15g,丹参12g。日1剂,水煎服400ml,分早饭前半小时、晚睡前1小时温服。

按语: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痞满”“胃脘痛”范畴。一般认为其成因多由饮食所伤、情志不舒导致脾运失常、胃纳失职,而且本病病程较长,久而形成浊毒内蕴之势。本患者初期以胃脘胀满不适、嗳气频频为主要表现。因忧思过度诱发,国医大师李佃贵认为脾胃不和,浊毒内蕴是其主要原因,故治疗上以和胃消痞、化浊解毒的治疗大法为主。经治疗后,胃脘胀满不适,嗳气频频明显减轻,总体状况好转,患者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窦部小区腺上皮肠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为胃癌前期病变,辨证为浊毒内蕴,治疗以化浊解毒、养肝和胃为主。患者积极配合治疗6月余,胃脘无不适症状,于2019年01月20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复查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窦前壁及小弯黏膜慢性炎症。患者巩固保健性治疗半年痊愈。(李星波 安徽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贾苏杰 河北中医学院)

 

 

国医大师临证经验之李佃贵——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 国医大师临证经验之李佃贵——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