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病下治”——脑瘤的施治参考
脑瘤,即发生于颅内的肿瘤。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癫痫等。因在颅内,手术处理困难。且癌细胞增殖迅猛,较一般癌症更恶性。
【脑瘤之癌毒如何形成?】
癌症的始动因素称之为癌毒。
脑之功用依赖脾胃之气机。脾胃力主一气周流,气机运转正常,则脑健神明。
反之,脾胃肠脏腑阴阳失调,则邪气停聚、日久成积。所谓邪气“留而不去,其病则实。”迁延日久,以至于里热炽盛。
而胃、肠与脑关系紧密。胃肠有热,则火热上炎犯脑,炼液为痰。脏腑气机逆乱,火热、痰浊、毒邪聚脑髓,而成癌毒。大脑与胃肠道的密切关系,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证明。
可见,脑瘤的主要病理因素为:痰、热、风、瘀、毒、虚。
【何谓上病下治?】
脑为髓海,其位最高。诸多阳经过脑,脑瘤与肾、肠等脏腑密切相关。脾肾阳虚,久病入络,则痰阻闭窍、终发为瘤病。
《黄帝内经》载:“气反者,病在上,下取之。”人体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脑瘤虽病在脑,却与其他脏腑脱不了干系:
如膀胱足太阳之脉“从巅入络脑”,督脉“上额交巅,上入络脑,上至风府,入于脑,上巅”。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而肝经“与督脉会于巅”。
另一方面,脑作为奇恒之腑,宜通宜降。下焦腑气不通,必然导致气机升降失常,表现为脑内气机逆乱,则易蕴结成癌毒。
故,通过“上病下治”治疗脑瘤是有依据的。
【如何下治?】
脑瘤患者的头痛、恶心呕吐、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耳聋耳鸣、双目红赤诸象;舌质多红、舌苔厚等舌象;及右脉多见弦滑数等脉象,皆属于阳明火热上炎之象。
肠胃者,阳明也,六腑也,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若阳明热盛,热邪与糟粕充斥肠道,腑气不通,则泻热浊邪必下行受阻、必转而上行,上逆犯脑,则头痛眩晕,九窍不利,神志失常,久成癌毒。
而火热邪气具有炎上的特点,所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火热上冲于脑,故见头晕、头痛。
【医案】
田某,男,64岁,无明显诱因出现流涎,易忘事,头部昏沉,白天精神不振,嗜睡。于当地三甲医院做头颅核磁检查,提示:右颞叶、右脑岛及右底节区占位,病理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随后进行了放、化疗治疗,但患者流涎、头部昏沉等不适症状改善不明显。患者一直流涎,头部昏沉,嗜睡,健忘,乏力,大便干。舌质偏红,苔厚腻,脉滑。
辨证:痰湿壅塞,蒙蔽清窍,腑气不通。
治则:燥湿化痰、醒脑开窍、通腑降浊。
处以定痫丸合大承气汤加减:
陈皮12g | 半夏12g | 茯苓15g | 炙甘草6g | 天麻15g | 川贝母12g |
茯神15g | 胆南星12g | 石菖蒲30g | 远志15g | 全蝎5g | 琥珀3g |
僵蚕10g | 大黄3g | 芒硝3g | 枳实9g | 厚朴12g |
脑瘤患者以流涎,头部昏沉,嗜睡,健忘,乏力,大便干为主要不适症状。乏力、嗜睡看似精气不足,但结合舌质偏红,苔厚腻,脉滑来看,痰浊、湿热内蕴之象明显,痰湿易于阻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腑气不通则便秘,浊阴不降流涎,痰浊蒙蔽清窍,则头部昏沉,嗜睡;清阳之气不升,则健忘、乏力。故治以定痫丸清热化痰,配合大承气汤通腑泄浊。
【组方分析】
君药:
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润燥软坚。二者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共为君药,对治患者阳明热燥、火热上炎。釜底抽薪,除上扰脑之邪热,则头痛可期减轻。以通为用,此为下治之要。
臣药:
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君臣推涤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如此,则胃气得以顺降。胆南星、天麻化痰息风。半夏、陈皮、贝母、茯苓、麦冬祛痰降逆,兼防伤阴。使肺气得肃降、脾气得以上升。诸药行气、燥湿、化痰,对治患者流涎病机。邪热得以降、清阳得以升,使一身气机得以升降循环。气血贯通,则脑窍痰热可消、阻塞可通。
佐药:
菖蒲醒脑利窍,全蝎、僵蚕熄风止痉,是肝气之逆行得以休止。琥珀、远志、茯神镇惊安神。在君臣药贯通周身气血基础上,力佐臣药,使醒脑开窍效力更强,则脑之痰热阻塞可解。
使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炙后更甘、缓急止痛。且本身化痰止咳。
经上述方案治疗,患者大便畅通。此时浊气得降,则流涎减轻。浊邪得去,气机流畅,则清阳自升,其他症状减轻。可辨证加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
【脑瘤治法之“上病下治”总结】
脑瘤,其病变部位在脑,确处理棘手。但可参考“上病下治”之法调治。具体地,以清热解毒、通腑泻浊、降逆导滞之法,应对风、热、痰、瘀、癌毒引起的脑窍痰热阻塞之证。
此法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肿瘤恶化。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之目的。
注意:文中药方仅供参考,实际应用需辨证施治。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