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纯医案

科普:失眠的自然疗法

失眠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大多病程较长,难以速愈,易反复发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功能,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中风等病证。在失眠的治疗上,现代医学仍以传统镇静安眠药为主,其产生的依赖性、成瘾性等不良反应,成为严重的医疗和社会问题。而应用中国传统医学诊疗技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及医源性疾患,减少引发精神疾病的诱因。对于失眠,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自然疗法来帮助我们改善睡眠质量。

科普:失眠的自然疗法

一、传统养生功法

中医养生功法是以阴阳五行、经络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种传统疗法,具有调畅气息、疏通气血、平衡阴阳、改善睡眠的作用。中医功法包括太极拳、五禽戏和八段锦等。太极拳虚实、开合、动静结合,调和阴阳;五禽戏效仿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训练时应当“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八段锦分为坐式、立式2种,亦为动静结合之法,既能体现动作舒展优美,又能祛病健身,休养生息。

科普:失眠的自然疗法

二、食养药膳

失眠者应以清淡饮食为宜,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证获得足够的营养。可食用新鲜蔬菜瓜果(白菜、番茄、土豆、芋头、黄瓜、菜花、苹果等)、优质高蛋白(如豆制品、鸡蛋、瘦肉等)食品。晚餐安排也要合理。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佳,不宜吃得过饱。

忌食具有刺激性、易引起人体兴奋的饮品,如咖啡、酒、浓茶及含咖啡因的饮料。因这些饮品能兴奋大脑皮层,不利于睡眠。同时不随意服用镇静剂,必须服用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下推荐几款食疗方:

01

酸枣麦仁粥:宁心除烦、养肝安神

酸枣仁6克,麦仁20克,粳米30克。酸枣仁清水洗净,浸泡30分钟,沸水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500毫升;麦仁、粳米清水洗净,加入酸枣仁汁中,煮至米熟粥成即可。

适宜:心胆气虚证,表现为失眠伴有胆怯心悸,触事易惊,终日惕惕,或容易疲劳、乏力。

02

龙眼莲子煲猪肉:补气健脾、养心安神

白莲子(去心)10克,龙眼肉5克,猪瘦肉100克,生姜、大葱、食盐、生粉、料酒适量。莲子温水洗净,浸泡30分钟;龙眼肉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生姜切片,大葱切段。莲子、龙眼肉、猪瘦肉入砂锅内,加清水300毫升,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加入姜片、葱白段、食盐、料酒,文火煲至肉烂,调味勾薄芡即可。

适宜:心脾两虚证,表现为不易入睡,多梦易醒,乏力伴有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脘腹胀满,大便稀溏。

03

百合竹叶汤:清心安神、养阴润燥

干百合6克,淡竹叶3克,大枣6克,白莲子(去心)20克,干银耳10克,冰糖屑或木糖醇适量。干百合、大枣、莲子洗净,浸泡30分钟;银耳泡开去根部杂质,撕片洗净;竹叶洗净,浸泡10分钟,清水300毫升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在淡竹叶水中加入莲子、银耳、百合、红枣,放炖盅隔水炖约1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屑或木糖醇即可。

适宜:心火炽盛证,表现为心烦失眠,易口舌生疮,小便黄赤,大便干结难解。

04

薏苡仁橘皮粥:健脾理气、清热化痰

薏苡仁6克,白莲子(去心)6克,橘皮3克,粳米50克,桂花3克,冰糖屑或木糖醇适量。薏苡仁、莲子洗净,温水浸泡30分钟;橘皮洗净备用。清水300毫升,加入橘皮,武火煮沸文火煎煮5分钟,捞出橘皮,加入薏苡仁、莲子、粳米,待粥熟成,加入桂花再煮沸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屑或木糖醇即可。

适宜:痰热内扰证,表现为心烦失眠、胸闷、脘腹胀满、头身困重。

05

豆豉冬瓜羹:和胃降逆、宣郁除烦

淡豆豉6克,刀豆3克,冬瓜50克,猪瘦肉20克,食盐、生姜、香葱、生粉、胡椒粉、白糖、生抽适量。淡豆豉、刀豆洗净,浸泡30分钟,隔水蒸软;冬瓜去皮洗净、切块;生姜、香葱切粒;猪瘦肉切丝,加白糖、生粉、生抽腌制10分钟;清水500毫升,加入冬瓜,武火煮沸文火煎煮;冬瓜将熟时加入瘦肉丝、淡豆豉、刀豆,煮熟后加胡椒粉、食盐调味,生粉勾芡,撒入姜、葱。

适宜:胃失和降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三、芳香疗法

中医芳香疗法指的是将芳香中药制成烟熏、香囊、喷雾等合适的剂型,药物通过鼻腔、口腔或皮肤渗透入体内,以发挥药效的治疗方法。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属于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常见的应用剂型包括植物精油、熏香制品、香包等,通过按摩、沐浴、呼吸、敷涂、室内设香、闻香等多种方式,促使人体神经系统受良性激发,诱导人体身心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实现调节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毒素排除、消炎杀菌、保养皮肤等保健和祛病功能。

01

香佩法

亦称闻香法,是指将芳香药物适当研磨、粉碎后装入锦囊并随身佩戴,以达到防治疾病、驱虫辟邪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研究发现,中药特色香囊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02

香枕法

香枕法是将芳香类药物加工成粉末或细小块状、片状物,并将其置于枕芯内或浸在枕套中,在患者睡眠过程中即可产生治病祛邪、平衡气血、调节阴阳等作用。

03

香薰法

香薰法是指用芳香类药物制作药香,使用时点燃药香并吸闻香气的治疗 方法。香薰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代,通常是将香料制成饼块,放置于香炉内焚烧。“口鼻之气,通乎天气”,人们在享受药物的芳香气味之时,药物的有效成分可经过肺脏输布全身,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

四、中药足浴

科普:失眠的自然疗法
足底为三阴、三阳交汇之处,足浴及泡澡可调和阴阳,调节全身气血,从而促进睡眠。药物经足浴方式刺激涌泉穴与足三阴经发挥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气血脏腑、宁心安神作用,同时中医足浴可明显增加足部皮肤通透性,加快足部循环,加速药物吸收,还可有效扩张足部毛细血管,促使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与睡眠质量改善。

五、五音调神

中国古代的音乐疗疾思想在《黄帝内经》中体现得最为丰富,其开启了音乐疗法的新纪元。音乐疗法的基本原则是运用不同类型的音乐来调节机体的情志,改善睡眠质量。

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脏分属五行,乐器的角、徵、宫、商、羽,亦分属五行,故“五音”对应“五脏”。用乐如用药,也要辨证论治。五音疗法根据不同的证型对失眠疾病进行辨证治疗:心脾两虚型可选用宫调式音乐,以调节脾胃的升降功能,促进全身气机的稳定;心胆气虚型选用徵调式乐曲以助养心气,促进心血管功能;心肾不交型可选用羽调式音乐,以助养肾气,促进人体气机的下调。肝郁化火和痰热内扰型为实证,实则泻之,用所克之音治之:故肝郁化火型用商调式乐曲疏肝解郁泻火;痰热内扰型用角调式乐曲除忧解思,止痛安神。

科普:失眠的自然疗法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