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汤,一个治燥热的经方
中医方子的名字,是很有讲究的,前面我们已经详细了解“小青龙汤”,它是一首治寒水的方,而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白虎汤”。左青龙右白虎,青龙在东边,多水患;白虎在西边,多燥热。
从这里来推断,白虎汤是一首治“燥热”的方子,事实上也是如此,后世医家常用白虎汤来治中暑,现代很多中医用“白虎汤”来治糖尿病,疗效也非常可观。为什么可以呢?我们今天来详细聊聊。
先看白虎汤成分,白虎汤其实非常简单,只有4味药。
白虎汤:生石膏30g,知母9g,粳米15g,炙甘草3g。
(剂量仅供参考,生石膏可适当调大,热重煎煮100g为安全用量)
白虎汤的方子虽然简单,但是它背后有着深奥的医理,《伤寒论》原文是这么说的:“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从这段话来看,白虎汤是一个清热的方子,而且是表里同热的时候,白虎汤最适合。我们来看看白虎汤是如何清热的:
第一梯队,用生石膏来清阳明气分之热。在白虎汤这个方子里,生石膏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一味药,生石膏煮出来的水,无色无味,但是里面会透出一股微寒感,用中医专业术语来说,石膏是“辛寒”之品,最擅长清阳明的气分之热。
当然,肺里有热,也是可以用石膏来清的。比如“麻杏石甘汤”里,就是用石膏来清肺热,再简单一点的方子——“石膏粳米汤”,也是用石膏来清里热。
第二梯队,用知母来协助石膏清热。知母是一个寒润之品,在这里主要用来协助石膏清热的。我打个比方,空气中很燥热,我们希望它能凉爽下来,石膏就好比是一阵凉风吹过来,但是光吹风还不够,得配合下点雨才行,这个知母就是雨水,有了知母,整个空气就能很快凉爽下来了。
第三梯队,用粳米来补充津液。粳米是大米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津液足,能够快速补充身体里的津液。在高热期间,我最推荐的就是大家多喝粳米汤,为什么?因为这时身体高热消耗大量津液,不论采取哪种退烧方法,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保津液,所以,喝粳米汤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梯队,用炙甘草来保护脾胃。医圣张仲景是非常强调保护脾胃的,在他的方子里,只要用到寒凉药的地方,绝大多数都会用到炙甘草,炙甘草在这里主要就是保护脾胃。
纵观整个方子,就是以清热为主要思路,原本身体是一个燥热的环境,脏腑在这种燥热的环境下,非常难受,出现了“渴”“热”“烦”“大汗”等症状,而中暑时出现的症状,刚好就是这样,后世很多医家见到“中暑(阳暑)”,首先考虑的便是“白虎汤”。
有朋友可能要问:用白虎汤治糖尿病,又是什么道理呢?中医没有糖尿病,中医看的是“证”,也就是身体的能量状态。有一种糖尿病人,他们表现出来“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但是体重减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局面呢?是因为身体里过亢了。因为亢奋,消化能力强,所以吃得多喝得多;因为热亢,膀胱气化很足,导致小便多;因为亢奋,身体能量被过度消耗,导致身体消瘦。
说到底,这种“三多一少”型糖尿病,中医看到的是一个过亢的能量状态。所以,要想办法把“热亢”的状态调下去,把内热清掉,身体就不会那么亢奋了。
既然说到白虎汤,就一定要提一下“白虎加人参汤”,这个方子在今天更加常用一些。伤寒论原文这么说的:“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医圣的这段话里面,出现了“四大”:大汗、大渴、大烦、脉洪大。这4大是典型症,只要看到有这4大症状,用“白虎加人参汤”就不会出错。
来看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四大”呢?
大汗,为什么会大汗?说明身体里面的势能比较高,逼迫津液外出。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当身体里面的势能比体表势能高,津液就会往外面跑。大汗,就说明身体里面过于亢奋,能量势能高。
大渴,为什么会大渴?一方面是出了很多汗,丧失了很多的津液,当然就会渴;还有一个原因,因为里面有热,把津液都熬干了,当然会渴。而且这种渴是喝水不解渴的,这种渴需要滋阴,需要用到粳米汤,百合银耳汤之类。
大烦,为什么会烦?因为心区有热,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会烦躁不安。
脉洪大,进一步说明了,身体里的能量过于亢奋,气血异常活跃,脉象如同洪水一样流过来。
身体在这种情况下,最适合用“白虎加人参汤”。为什么要加人参?张仲景那个时代的人参,今天已经见不到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个人参不是今天的东北人参,咱们可以用党参或者西洋参来代替。
张仲景加人参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滋补津液的作用,从伤寒论条文来看,已经出现大渴,说明身体津液大虚,此时非常需要大补津液,虽然已经有粳米来滋补津液,但是力量仍然远远不够,需要加“党参”或者“西洋参”,来大补身体津液。
总得来说,“白虎汤”是一个调整“热亢”的方子,在“表里俱热”的情况下,白虎汤可以清掉身体里的热,同时补充身体里的津液,把“热亢”拉下来,让身体回到一个正常状态。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