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纯医案

一个中成药,横扫体内潜伏的恶寒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中成药,古人对它的评价很高,说它“能治一切沉寒痼冷。”

它是谁呢?附子理中丸。

是从宋代流传下来的,宋代有本医书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子理中丸就收录其中。

时间再往前推,早在汉代,汉代大医张仲景也有一方叫理中丸,理中丸温中散寒,中指的是中焦脾胃,专门散脾胃之寒。宋人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做了些调整,把附子加进去了,这样,它就从理中丸变成了附子理中丸。

我们今天见到的附子理中丸在它的功能主治一栏里虽然写的是温中健脾,但实际上它的作用范围还要更广。

一个中成药,横扫体内潜伏的恶寒

附子理中丸: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

这里头散寒最厉害的当属附子,在古代,古人用的一般是野生附子,古代的郎中不光要给人看病,闲暇之余还要进山采药,有诗曰: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要采野生的附子,一般要到背阴的地方。

我们现在用的附子大多是人工种植的,什么时候种呢?冬至前后。冬至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你看附子,阴冷的环境里它可以生长,天寒地冻,其他植物都凋零了,它也能生长,说明什么?说明附子体内蓄积的能量是非常足的,足以对抗严寒。附子去到体内以后把自身的能量释放出来,那么,古人就说附子可以温阳,吃了以后能让人感到温暖,这种感觉就像太阳照在身上一样。

还有比附子更厉害的吗?

有的,乌头。

乌头和附子本是同根生,乌头是主根,附子是侧根,因为依附于主根,所以取了这么个名字,附子。

干姜辛热,擅长温脾胃,散脾胃之寒。寒有凝滞收引的特点,寒邪去到体内以后,首先会把气给“冻”住,然后是血,为什么受寒了以后会胃痛胃胀,气血像冰块一样聚在一起了,不流通了,不通则痛。干姜可以把寒气散出去,它有一股外散的力量,强大而且持久。为什么不用生姜呢?生姜是快速的把寒气散出去,像风寒感冒以后赶紧喝姜汤,喝完以后发点汗,寒气就被打出去了,不让它继续往里走。假如说寒气已经走得很深了,走到脾胃了,并且在脾胃里头盘踞已久,那就是干姜的主场了。

如果把人体比作是火炉,炉火快要熄灭了,附子干姜投一把火进去,甘草紧随其后,再添点柴。点了火,又添了柴,这火就能一直烧一直烧,就能把热气一直留在体内,直到把寒气彻底驱散。

到这里还剩下两味药,党参、白术,主要是健脾益气,确保这个火炉能正常运转。

关于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文载:治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并皆治之。

有的人怕冷,一年到头手脚冰凉。有的人腹泻,拉清水一样的便便。有的人总是腰酸,感觉后腰那里好像有漏洞一样,冷风一个劲儿地往里吹。有的人口水很多,口水清清冷冷。有的人吃点生冷的水果就要拉肚子。有的人呕吐,吐的大多也是清水。有的人尿频,一喝水就想上厕所。有的人便秘,这叫寒性便秘,不是上火引起的。有的人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跑厕所,中医叫五更泻。这些都在附子理中丸的治疗范围内。

最后,大家比较关心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附子理中丸吃了上火怎么办?可以用淡盐水或者冷水送服。

一个是吃到什么程度呢?到虚寒的症状消除,或者说感觉肚子里头暖暖的,这就意味着寒邪在一点点散去,身体在一点点暖起来了。

一个中成药,横扫体内潜伏的恶寒 一个中成药,横扫体内潜伏的恶寒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