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一个很流行的医学名词,叫做“湿气”。看中医时,不光医生经常会说病人“湿重”,病人自己也常常会主动询问:“医生,我是不是湿气很重?”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中医认为,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属于正常现象;而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可以成为致病因素,则称为“六淫”或“六邪”。
由此可见,规范说来,“湿气”本是自然界的一种正常气候变化,但当湿气太过即所谓的“湿气重”时,“湿”就会作为一种致病因素而导致人体发病,故而此时更准确的叫法应该叫做“湿邪”。
具体而言,“湿邪”又有“外湿”与“内湿”之分。
“外湿”即是自然界六淫邪气当中的一种。农历六月(又称长夏),时值夏秋之交,此时不止气温高,而且雨水还多,热蒸水腾,人们往往会形容说“热得像蒸笼”。所以湿邪为病以长夏居多,但其实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凡是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都易令人感受湿邪而致病。
大家一定想问: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甭说冒雨、住湿处、水中作业这些情况并不常见了,长夏季节我们在家、在办公室、甚至出门开车时都经常开空调,甭说不湿了,连热都不热了,那为什么现在“湿气重”的人却越来越多呢?
这就涉及到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个重点了,——就是“内湿”。“内湿”属于人体内部产生的一种湿邪。导致内湿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先天体弱、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在当今社会,后两个因素非常常见,也正是“湿气重的人越来越多”的根源所在。
中医讲:“脾主运化水湿”。饮食不当、过度劳累都会导致脾虚运化无权,从而引发“内湿”。
湿邪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的特性,所以感受湿邪后,人体多易出现头身困重、肢体酸沉、痰多、流口水、白带多、关节疼痛重着、湿疹浸淫流水、口粘、舌苔腻、大便粘等现象。
体内的各种“痰浊垃圾”也属于中医所讲的“湿邪”的一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肝细胞里过多的脂肪(即脂肪肝)、血液里过多的脂肪(即高脂血症)等也都属于体内有“湿邪”。
通常,“湿邪”可以通过饮食、运动、中医治疗等方式尽量予以祛除。
饮食调理: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果,如冬瓜、苦瓜、丝瓜、萝卜、山药等,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排出多余的湿气。
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帮助排出体内湿气。适宜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游泳、八段锦等。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对祛湿也很有效,但须在正规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相对于“祛湿”,其实“防湿”更为重要:
预防外湿需要避免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不利的环境因素。预防内湿则需要从饮食、运动、作息、情绪等多方面入手,其中“饮食”二字最为重要。
湿气重的患者一般既往胃口都很好,都爱吃肥甘厚味,还爱吃饱吃撑,但这样非常容易影响消化而导致脾胃壅滞,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脾虚,进而产生“内湿”。
所以,通俗来讲,避免“湿邪”的关键点不在于“特意更多地吃什么去祛湿”,甚至也不在于“特意怎样用药去治疗”,而是在于“少吃”——要少吃不该吃的、不宜多吃的东西。
那什么是不该吃、不宜多吃的食物呢?主要包括“甜、粘、凉、油、辣、酒”六类饮食。
“甜”:饮料、奶茶、点心蛋糕面包、巧克力、做菜放过多的糖等。
“凉”:冰镇水、饮料加冰、冰啤酒、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等。
“油”:油炸食品、点心蛋糕面包、食堂饭馆外卖、干果、过多的肥肉、做菜放过多的油等。
“辣”、“酒”:过多食辣、过度饮酒,也都是产生“内湿”的重要原因。
总之,大家的饮食宜相对清淡,烹饪方式宜相对简单(宜多用蒸、煮法,少用煎烤烹炸)。还要一日三餐定时适量,并严格控制晚餐的热量和晚餐后进食行为。
中医认为:湿为重浊之邪,其性属阴,以黏腻、停滞、弥漫为特点,伤人多隐缓不觉,但却会导致多种病变的发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晓厉害,加强自律,从根源上防范“湿邪”的发生。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