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雨淘中医-让老百姓都看上好中医首页
  2. 纯医案

每1分钟约1人发生!请注意猝死前的求救信号!

近期在2024年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17岁的国羽小将张志杰在比赛中突然倒地、抽搐,经过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年轻且充满潜力的花季少年不幸离世,令人深感痛心,此事件警示我们:即便平日身体看似健康无恙,亦应高度重视健康管理,以防不测,避免悲剧重演。

每1分钟约1人发生!请注意猝死前的求救信号!
80%的猝死为心源性猝死

在猝死的多种场景中,运动中发生意外的事件并不罕见,这类猝死也叫做运动性猝死,指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

根据病因,猝死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其中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约占80%。

心源性猝死:当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心脏骤停以及大面积心梗,使心脏的松弛和收缩失去效用,引发死亡。

非心源性猝死:由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或毒物中毒、过敏、精神应激、水电解质和代谢紊乱、严重感染等引发。

每1分钟约1人发生!请注意猝死前的求救信号!

临床发现,男性、冠心病、扩张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及有遗传性心律失常等疾病患者都属于心源性猝死的高风险人群。

此外,发生过心脏停跳被抢救过来的人,猝死风险也比普通人要高得多。

哪些原因会导致猝死?

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异常以及电解质紊乱是心脏性猝死发生的三大因素。患者存在一种因素时则为高危患者,存在因素越多,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可能性越大。

每1分钟约1人发生!请注意猝死前的求救信号!

心脏性猝死三大因素

其中,首要因素是器质性心脏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等。

冠心病患者血管容易堵塞造成心肌缺血,会使得心功能受损、心脏电传导系统紊乱,从而导致心脏停跳、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症状,最终就会导致猝死。也就是说,冠心病患者是造成猝死的“主力军”。

每1分钟约1人发生!请注意猝死前的求救信号!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心外因素,比如过度运动、吸烟、过度肥胖、情绪暴躁、惊吓、应激状态、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也会增加心脏猝死的概率。

每1分钟约1人发生!请注意猝死前的求救信号!

常见猝死的原因

请注意猝死前的求救信号!

猝死的症状通常较为突然且严重,但部分患者在猝死前可能会出现一些前驱症状。

1

前驱症状

前驱症状可能出现在猝死前的数天至数月内,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些症状可能包括:

胸痛: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可能伴有透不过气的感觉。这是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

胸闷:近期突然出现胸闷,或者胸闷加重的情况。运动后出现的胸闷,即使经过休息有所缓解,也可能预示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心慌:不定期或频繁地感到心慌,表明心率加快或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容易引起室颤,增加猝死的风险。

心跳过缓:过于缓慢的心脏跳动可能引起心脏骤停,导致猝死。特别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心跳过缓应引起高度重视。

晕厥:不明原因的晕厥可能是心跳减缓或骤停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黑矇、头晕:视力模糊、眼前发黑以及头晕也可能是猝死的前兆之一。

气短、乏力:呼吸困难、气短以及全身乏力等症状也可能在猝死前出现。

2

终末事件期症状

终末事件期是指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到心搏骤停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可能瞬间至持续1小时。此期间的症状包括:

严重胸痛:可能伴随急性呼吸困难,是心脏疾病急性发作的典型表现。

急性呼吸困难:由于心脏功能急剧下降,导致肺部血液淤积,引起呼吸困难。

突发心悸或眩晕:心悸可能由心律失常引起,而眩晕则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的表现。

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

1

了解个人病史和家族病史

中老年人、尤其是明确有各种心脏疾病,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或亲属有心血管疾病甚至猝死的人,是心脏性猝死的危险人群,我们需要格外注意。

2

控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元凶之一,其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2022年8月22日,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心血管医学前沿》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纳豆激酶对1062例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脂病程的临床研究”的文章。

每1分钟约1人发生!请注意猝死前的求救信号!

图片来源:文章截图

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以每天10800FU剂量的纳豆激酶可以有效地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脂血症的进展,显著改善血脂水平。观察到颈动脉内膜的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的大小显著减少,改善率从66.5%到95.4%不等,且没有与使用纳豆激酶有关的不良反应。

研究提示,可服用纳豆激酶来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和高血脂症。

3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长时间连续工作。同时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瘦肉、鱼类等健康食物。坚持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同时应避免过度运动或长时间不运动,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4

管理压力与情绪

通过适当运动、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期精神紧张。

对于猝死的高危人群来说,要做到早期筛查,以早期识别、早期预警、早期防范至关重要;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治疗可减少猝死的发生,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每1分钟约1人发生!请注意猝死前的求救信号!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1538004297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724648565@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