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干、失明、青光眼都可用这个方——炙甘草汤
姚芳蔚(1921年-2004年 ),男,汉族,浙江宁波人。主任医师,中国共产党党员。出身于中医眼科世家,父亲 姚和清是姚氏眼科开创人,姚芳蔚为姚氏眼科传人。1946年,通过医学执业考试,悬壶沪上,1952年加入上海市眼科防治所。并被列为上海市首批名老中医。
炙甘草汤
【方药】
甘草炙四两(12克) 生姜切三两(9克) 人参二两(6克) 生地黄一斤(30克) 桂枝去皮三两(9克) 阿胶二两(6克) 麦门冬去心半斤(10克) 麻仁半升(10克) 大枣擘三十枚(5~10枚)
【煎服】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解说】
本证为心之阴阳俱虚之候。心阴不足,则心失所养;心阳不足,则鼓动无力。多见于心血管之疾,如心动悸、脉结代云云。本方阴阳并调,气血双补。并以炙甘草为君,“通经脉,利血气”(《名医别录》);更以清酒调服,和气血,通经隧。临床凡心血管疾病之属阴阳两虚者,皆为本方所宜。
运用
姚芳蔚医案:张某某,女,57岁,1953年9月9日初诊。早岁右眼病青盲失明,近年左眼亦感昏蒙,视物如在云雾,眼前萤星满目,时而白光发如电闪,红光发如火焰,红白相衬,飞舞眩惑,因致头目眩晕,睛痛眉骨酸楚,心烦不安。病名神光自现,阳光越散,亦青盲之象也。脉象沉细,舌中光绛,责之阴精亏损,虚阳上潜,心神不宁,孤阳飞越,故而光发乱散,不得内敛。治宜补阴益血,宁神潜阳。处炙甘草汤加龙骨、牡蛎。数服之,病情大见好转,红、白二光几乎消失。但云雾尚见,当再予补益收功,服原方。
按语:《灵枢·大惑论》云:“目者,心之使也”,言目睛得心血灌注以养。故心血不足,心气亏耗,目失所滋,而病视惑,以炙甘草汤补益心之气血,目得濡灌而愈。
二、失明
姚芳蔚医案:沈某某,女,47岁,1957年10月22日初诊。左眼突然失明,一月于兹。当初先见黑丝垂下,以后逐渐加多,最近卒物不清,一片漆黑,眼酸痛干涩,头亦晕眩,证类目衄,舌淡脉细。良由血瘀睛中,光华无法发越。治宜滋阴养血,佐以固涩。方用炙甘草汤去桂姜加黄芩、地榆。仅服5剂,疼痛缓解,目视亦见。改用杞菊地黄丸加黄芩、阿胶、地榆治之,视物渐清晰,后以一甲复脉汤巩固之。
按语:本案失明由目之血络不固,血溢络外,瘀于睛中所致。盖目之血络,由心所主,心阴不足,虚火上炎,扰于血络,可致目衄。当以温养心之阴血为主,佐以固涩。用炙甘草汤去桂、姜之温,则专事滋补;加黄芩、地榆,以增清热凉血化瘀之功。
三、眼干(干燥综合征)
刘莹医案:李某,女,55岁,家属。素有眼干、口干、阴部干燥、畏光等症状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双手关节变形,西医诊断“干燥综合征”。对此病尚无有效疗法。此患者眼睑结膜充血,睑缘红肿。泪液分泌试验:零。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上皮点状剥脱。病人有心悸、失眠,十分痛苦,频频滴用人工泪液,服用各种汤药及中成药疗效不佳。病人舌淡红少苔,脉细弱,始以养阴清热方治疗无效,偶得启示用炙甘草汤,眼部症状及黏膜干燥减轻,心悸、失眠减轻,现继续服药,观察疗效,以便进一步研究。
按语: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心之精气不足,同样会致目疾。炙甘草汤用于眼科的指征是:(1)证状:外障见红肿痛,羞明流泪,病势缓,病程长;内障见视物模糊,酸楚疼痛,不能久视,伴头晕目眩、乏力、心悸、畏寒、失眠多梦;(2)舌象:舌淡苔白而润,或淡红少苔,或光绛无苔;(3)脉象:沉细、沉迟、细弱或结代。
注意:文中方剂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用!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