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学文——治恶性肿瘤的“康泰汤”,值得重视!
医师介绍:
张学文
简介
张学文教授是首届国医大师,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长期致力于疑难杂症的研究和治疗,颇多创新,自成体系,每能立起沉疴,效如桴鼓。张老研创康泰汤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疗效甚佳。2012年,作者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习,有幸拜张老为师,侍诊左右,聆听教诲,颇受启发,受益匪浅。
张学文经验方康泰汤可治疗多种恶性肿瘤
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张老的经验方康泰汤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屡用屡验,疗效显著,现就张老对恶性肿瘤病机、治法的认识,探析康泰汤的组方思路和临床应用。
1、病机以正虚邪实及痰瘀浊毒交夹为主
张老认为,肿瘤是在阴阳气血亏损、正气虚衰的基础上发病。正如《医宗必读·积聚》载:“积之所成,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这里的“正气”不仅是指气血津液充盈,而且还包括情志的畅达,气机的调畅,脏腑功能的协调和阴阳的平衡。正气亏虚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根本,复因感受六淫邪毒、七情怫郁、饮食失调、劳倦内伤等因素,形成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寒凝等相互夹杂,日久积滞而成有形之肿块。
2、分期辨治病证相参以补虚扶正 及解毒化瘀为大法
本病的病机属本虚标实,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张老强调扶正要贯穿整个疾病治疗的始终,要渐缓图之,“屡攻屡补,以平为期”“扶正而不恋邪,攻伐而不伤正”,辨早、中、晚期正虚与邪实的主次,并结合主要病变脏腑,一般早期以邪实为主,正虚不显著,治疗以攻毒为主,稍佐补虚;中期正虚邪盛,要攻补兼施;晚期正气大伤,当以补为主,少佐攻毒之品。扶正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治法,祛邪采用理气活血、化痰除湿、清热解毒等法,遣方用药时,不仅要考虑中药的功效还应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适当配伍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在辨证的同时,要结合肿瘤所在脏腑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根据肿瘤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及肿瘤虚、毒、瘀贯穿始终的病机特点,辨证辨病结合互参。张老常言:“癌毒与血瘀不可分”,强调了瘀血致病的重要性,查舌质及舌下络脉判断瘀血的轻重。
3、康泰汤的药物组成及临床应用
张老基于对肿瘤正虚邪实,痰瘀浊毒交夹病机的认识,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以补虚扶正、解毒化瘀为法,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基本方。其药物组成:黄芪30g,西洋参6g,灵芝12g,无花果10g,白花蛇舌草15g,丹参15g,乌梢蛇10g,蜈蚣2条,生甘草10g。水煎早晚温服。
方中黄芪补脾益气为君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抗肿瘤作用显著,其所含的多糖、黄酮及皂苷等成分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以及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等生理活性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还可通过促进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西洋参益气养阴与补虚劳之灵芝相配共为臣药,加强君药扶正抗癌的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谓:“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代之。”人参大补元气且易助邪,肿瘤患者大多正气亏虚,虚不受补,故张老常用益气养阴而不留邪之西洋参。有研究报道,西洋参所含人参皂苷在抑制肿瘤生长或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逆转肿瘤多重耐药等生理活性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可以促进血清蛋白的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力。
灵芝,又称“仙草”“还魂草”,善补虚劳、强身健体。有研究指出,灵芝其所含的灵芝多糖、多肽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保肝解毒,延缓衰老等作用。无花果化痰消肿解毒,《云南中草药》记载其“健胃止泻,祛痰理气”。《滇南本草》言无花果“敷一切无名肿毒,痈疽疥癞癣疮,黄水疮,鱼口便毒,乳结,痘疮破烂”。说明无花果除有化痰理气之功还有很好的消肿解毒作用。癌毒郁而化热,常耗伤人体阳气和阴津,因此张老认为清泄热毒必须从治疗初始即进行。
有研究证实,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其可通过抑制某些癌基因及上调某些抑癌基因等机制,对癌细胞有选择性细胞毒性,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无论在临床试验阶段还是在临床使用阶段,在体内还是体外,白花蛇舌草治疗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等疾病均取得了可观的疗效。丹参、乌梢蛇、蜈蚣化瘀解毒,为方中佐助药,张老认为“癌必有瘀”,丹参活血化瘀之力可靠,推陈生新,行而不破,药力平和,达脏腑百骸,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既可活血又能养血,因此无论新病久病,无论虚实与否皆可使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中含丹参酮ⅡA等物质,具有良好的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肿瘤的效果。
《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专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张老认为癌毒伤人后,多瘀积深重,非虫类药物不能到达病所。虫类药多具有攻坚破积,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作用。以其蠕动之性,飞灵走窜,搜剔络中瘀血,推陈致新,行气和血,通络止痛。同时伍以与蜈蚣作用相似的乌梢蛇,二者相须为用,加强其搜风通络,熄风定痉,化瘀解毒,消肿缓痛之功,助药力直击瘀积较深之癌毒处。蜈蚣对多种肿瘤有效,如肺癌、肾癌、结肠癌、肝癌、卵巢癌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或者干扰细胞周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新生血管生成等作用。
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补中益气为使。诸药配伍巧妙,切中病机,共奏“补虚扶正、解毒化瘀”之功效。
临床根据病情变化,加减化裁,扶正祛邪应贯穿肿瘤治疗的全过程,肿瘤患者病机复杂,病因顽固难除,常需守方徐图,不可急于见效。扶正药物可加党参、白术、山药、熟地黄、当归、阿胶、沙参、麦冬、石斛、黄精、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补骨脂、菟丝子等;瘀血重者加桃仁、红花、川芎、三七、水蛭、三棱、莪术等;热毒重者加半枝莲、山慈菇、败酱草、黄连、黄芩等;湿毒重者加土茯苓、生薏苡仁、苦参等;痰湿甚者加半夏、贝母、胆南星等;以毒攻毒药物可加全蝎、露蜂房等;根据病位不同用药有别,如肺部肿瘤常选瓜蒌、浙贝母、胆南星;直肠癌常用地榆、槐花;肝癌用鳖甲、柴胡、郁金等;根据病情变化,补虚扶正与攻邪药物的比例常需灵活调整。
4、验案举隅
刘某,女,77岁。陕西省府谷县清水镇农民,2014年4月12日初诊,主诉下利血便、血中带脓、腹痛12 d。便血次数从每日1~2次渐增为每日8~9次,且腹痛难忍,纳差、周身酸困乏力。舌暗红燥、齿痕,脉沉细。在府谷县人民医院查肠镜示,距肛门口约10 cm处可见一不规则隆起性病变,大小约4 cm×5 cm,活检确诊为直肠癌。患者拒绝接受手术及放化疗等治疗,要求门诊口服中药治疗。四诊合参,脉证分析,证属脾气虚弱,毒瘀交阻。治以健脾益气、解毒祛瘀之法。方药如下:黄芪30g,西洋参15g(冲服),灵芝12g,无花果10g,白花蛇舌草15g,丹参15g,乌梢蛇10g,蜈蚣2条,白术15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15g,三七粉10g(冲服),地榆炭20g,白头翁15g,黄连5g,葛根15g,炮姜5g,炙甘草10g。共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时,脓血便次数和量明显减少,腹痛缓解,食量增加,精神转好,但仍便中带血,腹部隐痛,舌脉同前,前方继服2周后,脓血便、腹痛消失,大便正常。效不更方,在此方的基础上,随症加减,灵活变通,口服3个多月后,因患者不愿频繁服药,改为每2d 1剂,1年后改为每月连续服15剂后,休息半月,以后用上方加减制成散剂口服。平时偶遇症状复发,连续加减服汤剂7~15d,症状即可消失。近一年多来,由于饮食二便正常,全身无异常不适,停药未服,病情稳定。2019年4月11日因大便10余天未解就诊,腹痛,少腹硬,小便淋漓涩痛。舌红、苔白腻。在西医院查腹部B超,肝胆脾胰双肾、子宫附件、膀胱均未见转移灶,查下腹部、盆腔CT结果显示,直肠壁不均匀增厚,考虑肿瘤性病变,未见转移扩散性病灶。小便化验提示尿路感染。在西医院住院1d,经灌肠等对症治疗,大便仍未解,疑为瘤体阻塞肠道所致,办理出院,建议去上级医院就诊,无奈又来本院门诊。
辨证认为脾气虚弱,湿热瘀阻、腑气不通所致。治疗给予补脾益气,通俯泻实之法。方以四君子汤、麻子仁丸、小承气汤加减化裁。西洋参15 g,白术30 g,茯苓15 g,枳实15 g,厚朴12 g,大黄10 g(后下),黄芩12 g,白芍15 g,木通6 g,萹蓄15 g,灯心草10 g,炙甘草6 g。口服7剂后大便通畅,小便正常。随访至现在,病情稳定,生活自理,近半年未见反复。
辨治思路:源于张老治疗恶性肿瘤的理论和经验,认为“正虚邪实”是其病机所在,癌是一种毒邪,脏腑功能失调是基础,由此产生热毒、痰湿、气滞、血瘀等病理产物互结,便产生癌毒。
此例患者,放弃西医手术、放化疗等治疗,要求行中医治疗,辨病辨证分析,属脾气虚弱,毒瘀交阻证,以健脾益气,解毒祛瘀立法,方选康泰汤化裁。初诊时,患者纳差、便血量多,致体虚乏力,正气损伤较重,故加大原方中西洋参和三七的用量,加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地榆炭以增加健脾益气、理气除湿、化瘀止血之功;白头翁、黄连、葛根增加清肠解毒之作用;炮姜温阳散寒,寒热并用,以防寒凉解毒之品伤阳伤胃之弊。治疗过程体现了扶正祛邪贯穿全程的原则,应用活血、解毒、虫类药,灵活辨证,随证化裁,而获良效。
注意:文中提到的所有药方,请大家切勿随意自行服用,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