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耳鸣、耳聋,绝活大全(上)
历代医家论耳鸣
《医贯》卷五说:“耳鸣以手按之而不鸣或少减者,虚也;手按之而愈鸣者,实也。”
《景岳全书》指出:“凡暴鸣而声大者多实,渐鸣而声细者多虚,少壮热盛者多实,中衰无火者多虚,饮酒味厚,素多痰火者多实,质清脉细,素多劳倦者多虚。”
《素问·脉解》说:“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
《素问·脉解》载:“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
《灵枢·口问》说:“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
《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精脱者耳聋……液脱者,筋骨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
《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主病·火类》说:“水虚火实,而热气上甚,客其经络,冲于耳中,则鼓其听户,随其脉气微甚而作诸音声也。”
《医林绳墨·耳》卷七亦说:“气虚耳聋,火聚耳鸣……火者,少阳三焦有余之火也……火当宜泻。”《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厥阴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目不聪。”
《神农本草经》称,石菖蒲“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类证治裁》说:“由痰火者其鸣甚,由肾虚者其鸣微。”《景岳全书》说:“凡暴鸣而声大者多实,渐鸣而声细者多虚。”
唐宗海说:“耳虽肾窍辨声音,绕耳游行是胆经,时辈不知清木火,漫将滋肾诩高明。”
东垣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孙一奎:“肠胃不足,故气弱不充。伤寒及大病之后多有此症,以补中益气汤治之。”
明代医家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肯定地说“耳鸣必用当归龙荟丸”。这句话给难治性耳鸣提供了“一根稻草”,笔者在临床上用过多次,确有良效。
耳鸣特效药骨碎补
张至顺先生说,《医林改错》三十六个方子,里面每一个方子按照用法去用,不要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能好。通气散是治疗耳朵缺气缺血引起的耳鸣奇方,对于经脉郁滞,清气不升引起的耳鸣耳聋有奇效,由三味药柴胡、香附、川芎组成。
《病因赋》上说:“耳鸣者,肾虚之故。”还可在辨证论治凭脉用药的基础上再加上特效药骨碎补,单味药重用40克。骨碎补苦温入心肾经,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骨碎补治疗肾虚耳鸣有奇验,但要重用。
刘强重用防风治耳鸣
天津名医刘强临床重用防风治疗耳鸣,每用多获佳效。刘氏认为耳鸣之作,多责之于肝肾,因肝经循行于耳,肾开窍于耳。故治耳病多以清肝泻火或滋阴补肾。耳鸣虽为肝肾之病,但因脾虚而浊阴上逆蒙蔽清窍而致者亦属多见。
刘氏认为其治用防风乃为理想之品,因防风味甘,入足厥阴肝经,燥己土而泄湿,达乙木而息风。故防风实为治疗浊阴上逆、蒙蔽耳窍所致耳病之妙品。刘氏临证多重用防风(30~40g)治耳鸣,其效甚捷。
耳鸣医案:
如治一刘姓男子,年30余岁。患耳鸣近3月余,无有休止。经西医检查,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服西药培他定、谷维素,并注射B族维生素及ATP等药未能缓解。后延中医诊治。初以龙胆泻肝汤不效,继用杞菊地黄汤治疗月余罔效。刘氏应邀为其诊治。
患者除诉其耳鸣隆隆不休以外,尚有头部昏沉且重如裹,时眩晕泛恶,胸胁满闷,食少,便溏,舌质胖淡苔白,脉沉弦滑。证属浊阴上逆蒙蔽清窍,刘氏初以苓桂术甘汤2剂,其眩晕、泛恶略除,但耳鸣不减。后刘氏前方基础上加防风30g,患者服药1剂耳鸣减轻,2剂后耳鸣诸证皆除。
提示:本文原创作者不详,文中处方,仅供临床中医参考,非专业人士,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