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这样选药 新雨淘中医笙境 • 2023年6月7日 am10:06 • • 阅读 85 夏季来临,暑湿、湿温之证多发,常表现为身体重着、乏力、烦渴等。有些患者不甚在意,认为只是天气太热导致的,若不及时治疗,后期有可能化燥化火,引起更严重的后果。治暑湿、湿温,以下这些治疗要点和常用方药需要了解。 暑湿、湿温初起,虽有恶寒、身重、头痛之象,但不可即用麻黄、葛根之属辛温发汗,以防引起湿邪上蒙清窍。且湿温身本多汗,再汗恐有亡阳之变。但若触冒风寒,恣食生冷,遏抑其阳,不发汗则邪不易解。此时宜微微发汗,使表里通达。 故湿温或暑温夹湿,初起见有恶寒的,笔者每以银、翘、鲜藿香、佩兰、青蒿、葛根等加清豆卷、荆芥,芳香宣透。如兼咽痛,宜加牛蒡子、杏仁、桔梗。 温邪夹湿内停,交阻肺胃三焦,气机升降失司,症见寒热起伏,胸满腹胀,咳嗽,溲赤苔腻,如叶桂《温热论》所说“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在治则上则“分消上下之势”,笔者每以三仁汤加陈皮、枳壳、桔梗、清半夏、茯苓、青蒿、黄芩、荷叶等属,辛淡宣气化湿,舒展气机,轻以取胜。热重的加金银花、石膏辛凉芳透。不可见热而骤用芩、柏、连等苦寒之品。因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且湿温患者,脾胃功能多弱,苦寒易损伤脾阳,且寒凉冰伏其热,邪反不易透发。 湿温之邪,最易稽留中焦脾胃,弥漫三焦,常见胸闷身热、脘痞便溏、苔腻或面色污垢淡黄等症,当分辨湿重于热、热重于湿,还是湿热并重,权衡用药。 要充分重视祛湿,因湿去则表气易于透达,里气亦易通畅,并可使湿、热分离,湿渗则热下,则热势孤立易撤。祛湿之法,当以芳化为主,兼以淡渗,或参以苦温燥湿。或侧重一法,需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例如淡渗一法,并非每个湿温症均能适用,还要参究体质阴阳。如阳虚湿重,湿困脾阳,只宜苦温燥湿,佐以甘辛理脾,而不可恣用淡渗,而使真阳无水维附;湿温化燥伤阴,更不可渗利过度,耗伤阴津。这些病证,用药宜轻灵,不可见症重而以重剂治之,否则欲速不达。湿去六七,方可议理脾之法以善后。 厚朴花 气分湿热,若症见胸口满闷,可用藿香、佩兰、厚朴花、广郁金;中焦湿重,宜清半夏、茵陈、厚朴、薏苡仁、茯苓、神曲,并加枳壳、竹茹、陈皮、大腹皮等属以流畅气机;淡渗多用茯苓、通草、块滑石、车前子;恶心呕吐则加玉枢丹、清半夏;有热象的可用马尾连、竹茹;便溏则加白扁豆、怀山药、炮姜炭、生薏苡仁;湿浊入里,与胃中宿滞兼夹,浊秽郁伏,闭结中焦,当用制大黄、槟榔、枳实、厚朴等开泄,配合藿、佩、茵陈、白豆蔻等芳香逐秽。 湿温出汗,可能属表里通达之象,也可由于表虚,但切忌轻易进补,防止甘腻气机,助湿恋热,湿热不化以延误病程。湿滞经络,多见身体困重乏力,不能误认为气虚而进补,而宜适当参用桑枝、萆薢、晚蚕砂等祛湿通络。 湿温中、后期,要慎防化燥伤阴,耗血动血。若便黑腹胀,属血分瘀热的,则用金银花炭、炒牡丹皮、黄芩炭、侧柏炭、仙鹤草、地榆、白茅根等清热行瘀、凉血止血。 若热逼营血而湿邪未化,苔仍腻者,勿轻用生地黄、阿胶之类。也有素禀阳虚,湿温从阴化寒的,此时出血每多兼见阳虚有寒之症,我常用伏龙肝、炮姜炭、人参粉、三七粉,益气温阳摄血。 伏龙肝 湿温化燥入营,与其他温病治法相同。惟其苔腻者,即使有入营动血之象,不可轻用滋腻,以防恋邪,使病情反复。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昵称: *邮箱: 网址: 记住昵称、邮箱和网址,下次评论免输入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