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步教你读懂女性白带“晴雨表”
白带是女性自青春期开始,因肾气充盛,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出现的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分泌物,能够润泽阴道(阴户),防御外邪。白带就像妇科“晴雨表”,能够提前打响预备铃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妇科疾病。此文从中医角度阐释这张“晴雨表”,带大家看懂它。
识别白带警示钟
就像自然界中的风云变幻能够提示天象变化一样,白带异常也是妇科疾病“来袭”的征兆,如果白带出现这些变化,就要警惕了!
1.量多浑浊,伴有腰酸
如果既往白带正常,但近期突然量多,质地有点像鸡蛋清,或略浑浊,伴有腰酸、下腹部坠胀等不适,多见于慢性宫颈炎。
2.灰白稀薄,伴有腥味
如果白带性状呈灰白色、均质稀薄,伴有鱼腥味,则可能是感染所导致的细菌性阴道炎。
3.豆腐渣样,痒不可耐
如果白带量多、色白,呈豆腐渣样,常伴有阴道重度瘙痒,如累及外阴,外阴皮肤黏膜也会奇痒难忍,而且发红、有灼烧感,患者常不由自主地搔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此种白带多与霉菌性阴道炎有关。
4.黄绿异色,浓腥臭味
如果白带呈黄色或黄绿色、脓性,有臭味,伴有下腹部坠痛、腰酸、周身无力、低热等症状,多是感染所致。若患者近期有妇科手术史,如清宫术等,需警惕急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甚至宫腔积脓等。
总之,白带量增多、颜色变化、气味异常及局部瘙痒,是女性朋友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有些患者,特别是性生活之后出现或加重者、以往有严重的子宫糜烂者,则应警惕宫颈病变,应及时做病理切片,以明确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带下异常的中医分型
白带是生理性的阴道分泌物,在排卵期、孕期时,白带量增多的现象是正常的,属于生理性现象。但是,当机体受到寒热暑湿等外邪侵袭时生理性的白带会转化为病理性的,中医称之为带下病,临床表现除白带的色、质、量、性的改变外,常还伴随阴痒、阴痛、腹痛、腰痛、乏力、口干、口苦等。
清代傅山在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已阐明带下异常的原因为“夫带下俱是湿证”,认为湿邪是致使女子带下异常的主邪。根据湿的程度和侵入经脉部位及白带颜色的不同,带下异常大致分为四型,不同分型治疗原则不同,但调护方法大同小异。
▶肝脾气虚型
白带量多,色清白,质稀,淋漓不尽,气味微酸甚至臭秽。多因脾阳不足,水湿内停或是肝气郁结乘脾,肝木克制脾土使脾的升举功能受抑制,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反而随水湿下注变为白带流出。
治则以补脾胃为主,佐以疏肝解郁,脾气健旺后升清功能恢复,水湿得以正常运行,自然没有白带的困扰。
▶肝经湿热型
白带色青,甚则绿如绿豆汁,稠粘不断,气味腥臭。古人认为“青带乃肝经之湿热”。肝经之所以湿热是因肝木喜肾水而恶脾湿,以脾湿来替代肾水滋养肝木则违背了肝木的生理特性,肝失条达,肝气上逆,气逆化火上炎遇重浊的湿邪下注,湿热互结停留中焦,又注于带脉从阴道流出。肝气上逆较轻则带下色青,肝气上逆较重则色绿。
二者治法上都要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使湿热之邪从膀胱随小便排出。
▶任脉湿热型
白带色黄,宛如黄茶浓汁,气味腥秽。是因任脉本不能容纳水湿,任脉向上循行至口唇,口中的津液下贯于任脉化生阴精,带脉环腰横生,通于任脉,使任脉所司的水液随带脉入肾内受肾火煎熬。湿气属水对应五色为黑,火色为赤,现在湿热相合,湿热煎熬致使白带如黄茶。
其本质上不是水火化生的而是湿性化生的,但在治法上不能单独只治脾湿,而应注重补任脉的虚损,清下焦肾火。
▶湿郁化热型
白带色红,似血非血,淋沥不断。由于忧思伤脾,情志过激,肝郁化火,肝火内炽克乏脾土,脾虚则不能正常运化水湿,使得湿热之邪侵袭带脉,湿热之邪随脾气下陷,带脉约束无力,津血同下,造成带下似血又不是血的赤带。
治法须清肝火健脾气。
守护妇科“晴雨表”
1.自我观察
白带异常患者应密切观察自身带下量、色、质、味及兼证、舌脉,尤应重点观察白带的颜色,必要时进一步结合实验室检查,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失治。
2.日常起居
白带异常者带下量多时应注意休息,节制房事;注重防寒保暖,避免外邪侵袭;注意外阴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 防止感染;日常生活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内裤;遵医嘱对症选用清洗剂清洁会阴部。正常情况下,阴道上皮细胞中含有丰富糖原,在乳杆菌作用下分解为乳酸,维持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从而抑制适应于弱碱性环境中繁殖的病原菌滋生。若经常使用碱性清洗液清洗会阴部,容易破坏阴道内的菌群平衡,增加患上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的风险。
3.饮食调护
忌食肥甘厚味,煎炸燥热之品以及海鲜、腥膻、甜腻、油腻等助长湿热之品,注意调养脾土。
4.调畅情志
“妇人忧思伤脾,又加郁怒伤肝”是造成白带异常的主要情志因素。白带异常者应学会调畅情志,转移或改变不良情绪和注意力。注重情感交流,把抑郁于胸中的不良情绪宣达发泄出去,从而尽快恢复正常情志活动,维持愉快平和心境。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