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本草堂:中医浅谈痔疮
中医浅谈痔疮
经历了一个超长假期的我们,不少人的老毛病“痔疮”又犯了。俗话说“十人九痔”,作为国人发病率极高的肛肠疾病,“痔疮”您又了解多少呢?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
千百年来,历代医家对痔的病因病机不断总结和完善,认为主要与风、湿、燥、热、气虚、血虚等有关。如《医宗金鉴》言:“痔疮形名也多般,不外风温燥热源”。
风致痔
《症治要诀》云:“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见闻录》说:“纯下清血者,风也。”风多挟热,热伤肠络,血不循经而下溢,风又善行而数变,故由风邪引起的便血,下血暴急呈喷射状。
燥致痔
燥有内燥、外燥之分,引起痔多为内燥。《医宗金鉴》说:“肛门围折纹破裂便结者,火燥也。”指出了该病的发生常因饮食不节,恣饮醇酒,过食辛辣等物。以致燥热内结,燥邪易耗伤津液,不能下润大肠。则大便干结,加之排便努挣,常擦伤痔核而致便血等症状。
湿致痔
《见闻录》曰:“色如烟尘者,湿也……”指出了湿分内外,外湿多因坐卧湿地,久居雾露潮湿之处而发;内湿多因饮食不节,态食生冷、肥甘,损伤脾胃而生。湿性重着,常先伤于下,故痔疮因湿而发病者较多,湿与热结,致肛门部气血纵横,经络交错而发为内痔。
热致痔
《丹溪心法》云:“痔者皆因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更明确指出了火热伤津、热毒内蕴可诱发痔疮。热积肠道,易耗伤津液,则大便秘结不通,久之可致气血不畅,瘀滞不散,结而为痔。
气虚致痔
《黄帝内经》则更早指出:“又有妇人生育过多,力尽血枯,气虚下陷,及小儿久痢,皆能使肛门脱出。”说明了气虚,无力收敛摄纳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妇人生育过多,小儿久泻久痢,老人气血衰退,以及某些慢性疾病等,均可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无力摄纳,导致内痔脱出。
血虚致痔
《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说明脾胃功能差,可致生血功能低下,血虚不能濡养肛门,则会出现痔疮,便血,反之,痔疮便血日久,可致血虚加重。在痔疮患者中,常因长期便血而致血虚,血虚生燥,无以润滑肠道,则大便燥结,诱发和加重痔疮。
综上所述,中医学认为,痔疮发病的原因,不外这几种,可单独致病,也可同时存在,因而为中医治痔奠定了理论基础。痔疮虽不是疑难杂症,但身体器官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生活、卫生、情绪等各个方面的调养,积极面对。
特别声明:本文取材于网络公开信息,如有错失或侵权,请即告知我们。欢迎携手进步,谢绝无理求删。